【摘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能够经受住考验的精神支柱。进入新时代,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理论基础,筑牢信仰之基,尤其领导干部要补足精神之钙,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四个自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关键词】信仰;政治灵魂;共产主义事业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一切考验,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一、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内涵 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所倡导的造福人民,为人类谋幸福等核心价值追求,就是马克思主义,可以为这样的价值追求付出生命,这就可以称得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就是共产主义之道,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价值追求,这个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只有在为人类劳动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崇高。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正是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之所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看他的理论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历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在于是真理,还在于能够前赴后继、舍生取义实践自己的信仰,才使得信仰不再只是字面上的文字,口头的声音,当革命战士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时,新中国就是他们的信仰,当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热泪盈眶时,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信仰。 领袖和人民同样的付出,同样的感情,为的是同一个信仰,那就是自强不屈的建设和保卫新中国。有人问甘祖昌有官不当,有钱不拿,到底图个啥,他说我们干革命,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不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再培植一个新的特权阶层,我们干革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有人问钱学森的人生选择时,他的回答:"我为什么选择中国,因为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还因为我热爱我的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全党同志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信仰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人要活出意义和价值来,为了人类幸福而幸福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 19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陈望道先生在简陋的屋子里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送去粽子和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一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边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沒动。原来,陈望道先生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影响至深。众所周知,毛泽东、邓小平都曾提到《共产党宣言》对他们的重大影响,他们觉得这种信仰是甜甜的,所以用了一生一世来坚守。其实,中共其他早期领导人也同样觉得信仰是甜甜的。 党的十九大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是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共产党人就是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90多年来,我们党所遇到的困难,所经历的挑战和考验,可以说不计其数,为什么在如此多的困难和考验面前,我们都能把困难踩在脚下,靠的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有强大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所以我们取得了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 (一)崇高信仰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崇高信仰会影响人民的思想,产生强大的行动力量,指引中华民族奋斗的价值导向,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产生那一刻起,就对党的目标、纲领有明确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把各个方面的人才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新形势下,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考验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信仰坚定了,才能做到在诱惑面前坚定政治立场。 (二)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90多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奋斗史。为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不管是弱小还是强大,也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三)崇高信仰是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因此,特别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命之本,并且多次对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作出重要论述。2015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三、共产党员如何坚定信仰 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样,一个民族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攻坚克难,披荆斩棘。那么,共产党员如何坚定信仰呢? (一)夯实信仰的世界观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近年来,党中央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严三实"教育活动。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关键少数",保证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我们党员干部中,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看命算相、求神拜佛;有的领导干部面对原则问题时不敢亮剑等等。所以,要把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个普遍真理,它指导实际必须跟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要解决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思想首先解决的是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是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暴动,这个问题解决了才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一整套理论。今天我们为什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呢?就是用新思想解决中国当代的问题,就是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么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二)坚定"四个自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7亿多贫困人口顺利脱离贫困,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做到的,从人均收入偏低的国家进入中等偏上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更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的发展,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是促进中国进步发展的先进制度。"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辉煌的精神动力,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动摇,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辟新天地,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信仰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刻起就是为了中国的劳苦大众得解放,为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她成立的抱负就是救国救民。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28年后就能夠夺取全国政权,因为人民的拥护,人民知道共产党是为他们谋利益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党员终身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信仰,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结底还是人民梦。在改革发展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都不能落下。真正做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 2016-7-1. [2]韩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建设[J].人民论坛, 2018(15). [3]孙凌云.理想信念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N].临沂日报,2017-12-11. [4]张金才.怎样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人民网,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