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泰山带给我的究竟是什么?快乐?文化?或者是自然?在我看来,应该是偏向后两者的结合吧。 很多的中外名人都有来过泰山,但却鲜有的是来细细研磨那些似懂非懂的石刻与玄乎其玄的古老文化,更多的则是来追寻在许多地方早已经无迹可寻的自然。 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曾有十二位皇帝亲临泰山举办封禅大典。从表面上,他们似乎是为了一国的风调雨顺来祈祷祭祀东岳大帝,可在我看来应该是祭祀代表着位于皇帝之上的自然,即所谓的"皇天后土"。 从古至今,无人不向往自然。 与季节同步的树叶在石青板路的两旁簌簌作响,一缕缕柔和、明亮而亘古的阳光似精灵般,在树尖跳跃,又似一层层薄薄的纱,给清新自然的空气披上一件件耀眼夺目的彩衣,还如同一条条光柱,撑起这片绿意盎然的天空。远处,一处处若有如无的鸟鸣缓缓传来……我渐渐不再说话,心中多了一丝明悟,不愿打扰这片刻的宁静。我从来没有在层层钢铁与鲜艳浓郁现代时尚文化所筑成的城市中看到过,以至于我忘记了这里是泰山,一处矗立在东方脚下的巨人,同样,在痴迷中也忘记了拍 照。而这,我并没有后悔过,相片再神奇也记录不下心中的坦然与对自然的感谢。 继续缓缓迈着步伐前进。更多的绿草,白泉,黒木,青石以及明黄树木如同一幅古代山水画,渐渐浮现,走近自然的意境在不经意间更加浓厚了。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坡度也不知不觉的增加,身子也如同满弓一样弯曲,和泰山的距离更近了。细细数着每一级台阶,也一级一级移步换景。忽然,一块不起眼的碎石板块将我绊了一下,我不禁将目光转移到其上:不平整的裂缝中透不过阳光,略显阴暗的缝隙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埋在其下的花岗岩,纹路,似乎在淡化,越发不清晰,但其坚硬锋利的质地,似乎将空气都震慑开来。我不禁在脑海里闪现出"皮之不存,将焉附焉?"的感慨,这似乎就是各代帝王们久久寻找的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从自然中剥取精华,加以整合,不就是现在所谓的文明么?在山间,水间,林间都隐含着这一纹路,即使是在文化的脉络中,也有自然的影子。无自然何来文明?这才是深究的问题啊。 泰山,他只是一位经历了沧桑的老人,他深深的知道,纯粹自然与文明延伸的辩证关系。而我无权评论他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