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友谊医院医师柏晓利 学习压力大热点聚焦、社会竞争激烈、不会处理各种关系,许多中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困惑。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困扰明显,心理矛盾突出。为了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北京友谊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日前举办了"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带着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 问:您认为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近年在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大。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眼下教育加大了学生的身心压力,这是当前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因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临近考试就开始紧张,头痛、发烧、腹泻、胃痉挛、感冒,要么被迫中断考试,要么就是成绩不好,听见"考试"二字就恐惧不已,还有些中学生发展为不同程度的厌学。 问:您认为如何减轻中学生的这种压力? 答:我认为首先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中学教育的专门课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充分认识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重要。 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初中生存在敌对、攻击行为的占5.1%。令人惊讶的是,一些老师喜欢的乖孩子,在学校成为攻击学生的"小霸王",在家里成了攻击父母的"小暴君"。为什么? 答:从生理上来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成长,第二性征快速发育,精神上攻击性增强。"小暴君"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不正确的家教是构成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又一个直接原因。正确的家教应该是民主的、温暖的。据调查,现在有70%的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要么对子女过分保护,要么过分干涉他们。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则关心甚少,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常因家庭关系不和造成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心灵伤害。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杀或伤人的案例很多,但却很少有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这方面的知识,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问: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过分自律、内心冲动或压抑,甚至会有突发伤人或自伤行为等不健康的反应呢? 答: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和谐的生活环境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并造成心理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主流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人价值",于是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在这种每个人都在"创造"的氛围中,没有标准,没有模板,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个人的选择。于是父母就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具有理想主义、且要求甚高的父母,常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完美理想的机器,使孩子承受重负,"抹杀"了孩子的童年快乐,使孩子过着一种规律而秩序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