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要自信,读书须晓文字。人类是有了文化才产生了文字,文化远在文字之前,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质、精神的活动都固定在口头上,也就是口头文化,是我们文化之源。因为文化就是你知晓的古今内外界事物多与寡,对周边事物是与非的阐释,无需文字的传播。在文字创造之后,除了继续口头文化外,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活动都固定在我们的文字、文化里,后来就有了书籍的面世。我们要了解先人的生产、生存状态,要了解以往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生活乃至那个时代人们的心路历程,只有在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里面去寻访。 文字是象形的产物,是远古时代语言的替代品,而今又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可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及文字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脱盲,就是说在这之前,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字好多国人都不曾理解,不相识,不知晓怎么应用。主要是我们教育的落后,导致了我们的国文滞后,国人不识自家字,何谈读自家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听祖父说过家乡一位汤姓老者,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三天学,长大后因有眼疾,参军不合格,在村里务了一辈子农。用当时的语言形容就是"斗大的字不识一麻袋"。就连找对象都要看识字多和少。因为向往识文抓字,向往有文化的人。 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兴起夜校扫盲运动,汤老者也参加了,可惜任凭他如何努力,他仍旧是左耳输入,当即右耳输出,记忆里不曾储存半个文字。后来在其相看对象的当日,为了显示汤是个识字文化人,媒人特意找来一本明朝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放在汤的身边,还故意将书中的一页折叠一下,以示其正在读此书。要知道,那个年代会写自己姓名的人都少之又少,更别谈什么名著了。果然凑效,姑娘一看汤还能看那么厚厚的一本书,当即允诺了亲事。多年后村里的老者常常提起当年《三国演义》"骗婚"一事。当然是时代造就了知识与书缘,另一个侧面看出了我们的国人对文化知识缺乏应有的自信,向往文化,渴求知识,最终对知识的认可。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有的文化氛围,时代的变革需要知识与文化去改变;同时也是文化让人民群众对社会产生了认可,更多的是信任。小的时候,父亲曾对我说过,文革时期,某村一位魏姓农民,凭三寸不烂之舌和胸前的三支钢笔,混进了村革委会副主任的宝座,后来又加了造反派。他整日里扯着沙哑的嗓子,"呼风唤雨"。许多人不解,胸前插上三支钢笔就可以当官,后来才晓得,他一个大字都不识。原来是这样,民间流传一句:一支钢笔小学生,两支钢笔中学生,三支钢笔大学生。意思是说看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只要看其胸前有几只笔,就可断定他的学识。这是无知无识者对文化的自信,也是对文化的憧憬。可能就是这一句民间的顺口溜成就了某些人的文化梦,让其蒙骗了那个时代的愚民。 (经典文章 ) 文化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文化的落后,必然招致外强的入侵,而教育是培养国民素质的主导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在滞后的社会里显得那么苍白,文革的读书无用论和白卷英雄让一代人落伍与文化,教育的盲点及经济的落后,让国人大都变得双目茫然。直到1977年恢复了高考,社会对教育事业越来高度重视,随之而来新兴的教育也在逐步成熟。任何时代都离不开教育,文化是其奠定的基础。 文化也是以个人素养的标志。在部队时,我曾与一位战友公出,这位小战士平时看上去很精灵。那天在街上他望着一块牌匾慢慢读起来"中国人民很行",他将"银行",读作了"很行"。我当即纠正其读音,而他却认真滴说:那不是写着"很行"吗,怎么是"银行"呢?我无语,不知怎么回答,真的领会了无知者无畏。时代的新青年也有知识的盲区,感觉可怜的文字也在为其的言行尴尬。 学海无涯,人生有限。文化也有其真善美,文化让生活丰富多彩,文字记录了生活的交响曲。纵观文化,每一个时代,每个一特殊时段,都有特色文化产生。不同时期都让国民由此留有某种向往文化的底蕴。以此左右那些年,那些岁月。点墨赘言,个人观点。 文/原利隆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