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器具进化史》是一本由[美] 亨利·波卓斯基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一):凡物皆有缺点 缺点为改良之母 凡物皆有缺点 缺点为改良之母 我喜欢这种从哲学角度论述的书。从根本上讲清楚一个观念。 凡物皆有缺点 缺点为改良之母 真正完美的飞机不需要维修、不耗油、寿命长。 理想的餐桌可随用餐人数调大小,小孩无须借助电话簿才能够着餐桌,非用餐时间餐桌能不占空间,不易产生刮痕及污渍,桌脚不会妨碍用餐者双脚的移动。 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我们对完美的定义也在不断改变,也因此所有事物都会随时变化。完美器具并不存在完美只是一个词,并不是真实事物。 只要我们稍微用心观察任何一种物品,都可以找出许多缺点。 器具发明的共同原则:不断寻求改进以合乎人类的需求——更方便、更经济。 器具不断变化的原因就在于:还不够令人满意。 所有器具都不断改变,以适应不断发现的缺点。 摘录: 日用品具进化史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94246/ ChangeLog: 2018-07-02 06:57 linfeng365 初稿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二):谁是发明家? 刀和叉。人们使用刀子吃饭,后来又发明了二齿叉、三齿叉和四尺叉。是伴随着对功能的追求而不断完善的。但这种完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而言,是不断地去发现不足和缺点,然后着手去改进它的一个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功能决定形式,而是缺点决定形式,发明者是批评者。缺点就并不仅仅是功能,也可能是一定文化的人认为缺乏的功能,或者外形不够美观等。 真正决定器具形式的是使用者所发现的缺点。发现缺点后不断改进功能,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观察及注重的缺点不同,改善之方法也互异。因此,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产物,即使像餐具般简单的器具也没有单一的形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器具是完美的,缺点永远都在。只有好,没有最好,"好"胜于"最好"比如,宝特瓶替代了玻璃瓶装饮料,但是它的环保亦成为问题。或者,易拉罐作为容器,本来扣子的环会被扔得到处都是,设计出不用扔的环可以减少这种情况。 在这个充满缺点的世界,这并不令人讶异 社会也在不断用流行、风尚来创造新的需求。 进步的原动力在于不满。 发明家、设计师和工程师不见得是第一个发现技术问题及目标的人,不过他们确实最先想出解决办法的人;同时,我们则倾向于接受我们生活世界的不完美,对小小的不方便能够随遇而安。甚至会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科技,知道发现另一个引起惊叹且可以替代的用品为止。 作者采取一种否定的方式来进行定义,虽然比较讨巧,但其实也就是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这种缺失只是需求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但需求是什么呢,又太宽泛了了。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作者在谈论刀叉时提出的一个东西方差异。西方人喜欢端上来大块的东西,牛排等,用刀叉切着吃;但中国人要么把东西早就切成了小块,要么煮的很烂,并不会在餐桌上使用刀,孔子:君子远庖厨。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三):以点及面的产品设计史 虽然叫做日用器具进化史,但本书对设计史的叙述却是非线性的。最核心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反驳了包豪斯时代(或者建筑领域里的芝加哥学派)一直以来的「功能决定形式」这一观点。 虽然叫做日用器具进化史,但本书对设计史的叙述却是非线性的。最核心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反驳了包豪斯时代(或者建筑领域里的芝加哥学派)一直以来的「功能决定形式」这一观点。 ----★ 摘录&感想★----: 1. 人类生存需要食物,但叉子却非必要餐具,与其说是「需要」(necessity) 为发明之母,不如说「享受」(Luxury) 为发明之母; 2. 要接受凡事皆有缺点,无论是大头针、桥梁还是电脑,每项工具多多少少有改善空间,这也正是革新的力量; 3. 3M真的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4. 很多时候,市场需求和当时的社会政策环境决定了产品设计的未来,如二战时军队采用无钩式二号拉链来达到防风同时节省材料成本的目的,才推动了如今拉链的普及; 5. 哪怕是种类繁多的产品和工具,也有限制,设计是平衡使用目的和经济成本的结果,比如维多利亚时期的100多种斧头和好几百种锤子; 6. 继续存在形式 (survival form) 的重要性:在全新且可能是重大改变的形式中,需要存在有熟悉的式样。因此设计往往需要在「创新增加购买兴趣」和「保留令人安心熟悉的要素」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 7. House Yronwood 的「迷罐」(puzzle jugs) 是众多形式决定同一功能的案例,同时也印证了「功能决定形式」是不够严谨的结论; 8. 作者认为悉尼歌剧院属于设计形式主导功能的惨案,例如众所周知的开幕时间比预计晚了9年,成本是原先的 1400% 等事实。 然而,其实世界上绝大部分赫赫有名的巨型建筑项目,从建造和维护的成本预算角度来看都是一场灾难,可那又如何呢,建筑本来又不等同于盖房子。(「然而」之后为本人观点); 9. 罐头开罐器、拉环、啤酒瓶盖都是经历漫长迭代的结果,大多数时候,解决方案总比问题来得晚,因此不要急,不要试图苛求完美; 10. 环保绝对不是个道德问题,甚至不是个制度问题,而是个复杂的经济问题。(后半句为私货) 在刚开始学习的前几年,一直觉得设计的本质无外乎「满足需要」四个字,现在觉得与其说满足需要不如说是有意识地解决在满足需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总之,对于设计来说,功能并非唯一因素,甚至并非决定性因素。 2018年4月21日,阅读时间总计3小时左右(团队 Outing 路上看完)。 翻译得挺烂。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四):日用品的进化为何是败笔? 美国科普作家路易斯·达特内尔写过一本别出心裁的小书,他假设现有的世界土崩瓦解,一切重启,幸存的人类能否利用资源,快速复原生活必需品?即使心中早有雏形,制造出我们司空见惯的日用器具亦非易事。可想而知,这些日用器具在问世之初是多么稀罕的物件。 日用器具为什么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呢?我们不必经历达特内尔式的探索。被誉为"科技的桂冠诗人"的亨利·波卓斯基创作了《日用器具进化史》一书,带我们见识日常物件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的模样:我们因何改造,又因何尘埃落定不做更大的改变。 说到日用器具的进化,很多人觉得是人类的需求决定的。但若只是为了满足需求,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先早就可以做到了:用尖锐的石头切割东西、用树枝叉起食物、用甲壳盛装物品,似乎也能满足需求,而且我们今天所谓的更"高级"的器具(像是刀、叉、碗)的造型,也是脱胎于这些原始"工具"的。如果人类的目标是制造出更好用的器具,那么事实又跟这个目标相悖,我们分明承担着更多不好用的代价,像是更难操作、容易损坏、不安全、或者更高的成本。每样器具或许还有无尽的改良余地。波卓斯基因此提出了他的观点:推动进步的力量在于人的欲望,而非需求。 所有器具——某种意义上言——都是败笔。正因使用者投射了自己的欲望,而每个人的欲望又各不相同,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所有欲望。于是,在设计中,它必然要做出取舍,向各种要求妥协,最终制造出能够使用又隐含失败的产品。以一颗小小的螺丝为例,其中也包含很多取舍:传统螺丝的沟槽只有一条对角线,优点是容易制造,缺点是螺丝刀很容易滑脱沟槽,损伤器物,而且公共场所的螺丝经常被人用硬币之类的工具轻松取走。改进的菲利普螺丝就能降低滑脱率,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当螺丝刀钝了,这种螺丝比传统螺丝难拧紧。再如,19世纪时,人们都偏爱六角螺帽,认为它象征"现代工程",甚至以螺帽的形状直接区分新旧引擎,判定高下。但不容忽视的是,六角螺帽寿命较短,盖因它很容易被磨成圆角,加上经济的考量,四角螺帽仍有用武之地。 这跟物种的进化异曲同工。每个物种都不完美,所有的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站在人类的视角,我们的进化似乎已经停止,但它仍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推进着。享受着极大资源的人,也无法取代最最原始的微生物的生存,甚或还有以器官退化和牺牲作为生存策略的物种。更多并行不辍的进化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发生,像那些普通人不会关注的器物进化一样:熟识餐桌礼仪的人应用自如的几十种叉子、专业工匠使用的500种锤子、或是快餐汉堡的包装容器的变迁(基于诉求、经济、政策、环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未必是为了常规的、大多数人的需求而存在。进化没有标准答案,支线的进化,通常都是因为发现了旧有事物的缺陷,权衡过后,为某些欲望,为特定人群,有了新的器具——当然,它依然有其他的败笔。 作为器具,我们必然会关注它跟人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已经跳脱出它原有的框架,变得日益频繁和剧烈。曾几何时,互动是单向的,是人如何去使用器具、克服器具的不足、改造器具。然而现在,器具也在改造着我们,不光是提供便利,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垃圾桶的进化便是如此。旧时的铁质垃圾桶极难清理,垃圾袋的发明看似是清洁了许多,把垃圾连同袋子一起丢弃即可。可正因它容易清理又不会渗漏,人们不再考虑扔进垃圾桶的是什么,潮湿的食物滋生着虫蚁、不更换的垃圾袋留着食物残渣,卫生反而变得糟糕了,这一定是设计者始料未及的。 如此看来,器具的进化已无关设计者的初衷,追逐着缺点去改进,总是慢于生活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多的选择,越来越吸引人的产品,不能掩盖进化的本质:夹杂着对复杂环境的反馈,渗透进我们对生活的不满足里。波卓斯基说,器具与人类共存亡,"人类的义务是领悟它们及我们自身的本质,不管会如何不完美或错误百出"。既已无法从与器具千丝万缕的纠缠中脱身,至少别让器具假欲望之手,成为人生的掣肘吧。 ——戊戌年读亨利·波卓斯基《日用器具进化史》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五):熟悉的陌生:你不知道的日用品演进史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日用品的陪伴,刀、筷子、匙、别针、拉链,如此种种,都是司空见惯的物什,我们再熟悉不过。可这些日用品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不同文化的同一功能的器具为什么有大相径庭或者细微的差别,我们却很少认真思考其中的奥妙。日用品的演进过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从未踏足的陌生领域。美国作家亨利·波卓斯基的《日用器具进化史》,从我们身边熟悉的日用品说起,一步步揭开日用品演进的奥秘。 刀叉是西方社会的必备餐具,娴熟使用刀叉是礼仪之必需。这与我们应付裕如的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徒手取食的民族毕竟少之又少。刀叉与筷子,都是人类因进食所需而逐步发明出来的。西方今日习以为常的刀叉最初是完全不同的样貌,有教养的社会上层人士为保持双手干净而开始使用刀子进食。双刀的使用,刀尖的锋利,即不便又不安全。中古时代的欧洲最讲究的餐桌礼仪,通常是一手持刀固定食物,另一手持刀切割食物,然后用刀锋将食物送入口中。这在今天可算是骇人听闻,也让人毛骨悚然了。"缺点为改良之母",正是因为有这样显而易见的缺点,刀叉的演进随着时代的推进,而缓慢地进行着,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波卓斯基通过我们身边喜闻乐见的日用品的演进,小中见大,提示器具演进的一般规律与秘密。 同样是刀叉,我们知道刀叉的功能是一日三餐进食的必用品,照常理应该有统一的形式才对。功能决定形式,是某些人根深蒂固的认识。波卓斯基通过事例,无可辩驳地推翻了这个偏见。比如叉子,随着用途的不同,出现了各种专用叉,牡蛎叉、草莓叉、贝壳叉、生菜叉、大沙拉叉、小沙拉叉、儿童专用叉,等等,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式样之精美,制作之精良,也令人叹为观止。同样是为了进食,却出现了面貌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也同时说明了"需要是发明之母"的真理,有需要就有发明,实在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功能不决定形式,单一的功能可能存在多种形式,人为决定形式是不明智的,也是无法做到的。刀叉如此,其他日用品可想而知。 小小刀叉就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看似平凡的事物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日用品的演进,是个不断改进缺点的过程。"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接近器具缺点与理想的过程。"这不仅是刀叉演进背后的驱动力,也是其他器具演进的驱动力。器具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人们思考改进的方式,并付诸实践。器具演进的本质就是不管器具有无目的的演化,都会产生改进的结果。波卓斯基通过日用品的演进,讨论器具外观和形式,力图说明生产技术沿革的本质,以及现代复杂科技的运作。 我们也应注意到,固然功能不决定形式,但通常流行要比功能更常决定器具的形式。即如厨师用刀,深受厨师本人喜爱的刀子,不管其外观如何,因为心手如一,物我两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时代亦是如此。波卓斯基以陶器为例,说明流行与形式的关系。传统粗陶器的售价低,使得陶工没有资本增加投资,从而改进陶器,制造优雅的形式。眼光独到、手法高明的陶工从新奇和特殊化两方面着手,同时也改正缺点并配合流行,在釉料、颜色和形式上尝试具体的改变以适应流行的需要。 在《日用器具进化史》这本趣味横生的书中,你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事例,更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不管什么样的器具,遵循的都是相同或相近的演进原则。因需要而发明,因缺点而改进,流行决定形式,不完美而美,完美无止境,进化无终点波卓斯基善于以小见大,从具体到抽象,由普通而推及特例,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出最多的理念,让读者愉快阅读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明晓日用品进化的奥秘,并进而思考生活中处处蕴含的道理。 碧月清风 2018.6.4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六):比较专业学术 买这本书是真的为了博物,博学,明白生活为什么这样来,我想活的透彻,活的明白,我想了解每一个简单食物后的故事,这样也能让自己变得有趣,变得令人尊敬。希望这本小小的书能满足我这些想法。 先从食物开始说,为什么会有刀子,人们发现石头能割伤自己,所以也能切割食物,到了英国的古代,有的人用手抓食物,有的人用刀,因为刀是餐具所以随身携带,后来发现刀很高雅后,人们所幸用两把刀代替两只手吃饭,而不弄脏自己,保持干净是文明的象征。当然我们也知道,两把刀肯定用起来没那么方便,所以叉子应运而生。有趣的是人们本应早点发明叉子,毕竟树枝和叉子很像,但是叉子最后在7世纪才开始被贵族使用,12世纪才传入欧洲主流,这也太慢了…毕竟咱们那时候都已经发明炒菜了,都已经大唐之后了。而英国比意大利还落后,意大利已经普及叉子后英国人还在用手。 感觉失望了,这本书没有介绍每个物件怎么演变过来的,而是在介绍道理,人类为什么会演变,这种演变发明和什么有关,和学历有关吗,和需求相关还是和挑剔相关,发明者之母是不满足,是批评。 看到中间,一直在讲办公相关的发展源头,讲的不是物件怎么演变,而是真实历史谁发明的,讲了别针,大头针,胶带等等,我突然想到一点,这些东西在民国时期中国才有,为什么中国没有,因为没有专利制度,国外专利制度建立起来后,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给了发明家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只有这样,才会鼓励人们去想办法改变生活,让生活便利,我们无法想象一群人抢着设计回形针,也无法想象有的人靠专利富有到有些东西都不申请了,怕抢了穷人的额饭碗,出于仁慈和善良,巨大的经济效应推动人们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萌芽带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其关键,还是专利。专利制度比我想象的更重要。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里说到了制作工具的工具,在古代欧洲,工人们为了保证手艺,都是把自己的工具藏起来,或者不为人说,偷偷的保密,但是到最后,大家还是为她们的工作设计出更好的工具,其实也方便了他们的制作。这时候我不仅感慨,国外人对工具的修改很是敏感,他们遇到困难就觉得是道具不好。而中国这边只会说你火候不到,中国很讲究个人的修为,旨在挑战人体的极限,相信看不见的力量,所以中国的工具道具其实发展很慢,遵循古制,但是个人技艺极其强大,高超,后人难比,比如说王羲之的字,现在社会发达了,也很难有人达到他的水平。中国人对个人极限的追求令人惊讶。 不得不感叹筷子的伟大,西方光是刀叉就有50多种,以应对不同的食材,这凸显出了两点,第一点,国外食材的匮乏和对餐具选择的不知所措,第二点,中国人讲究克服自身困难,提升自身修为,所以所有东方人在小时候就会用筷子了,不停的学习,娴熟,而西方人面对困难,更多的是想工具而不是提升自己,这就是西式思维,总想通过工具去解决困难,不会考虑自己再努力一点,所以这也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 文章开始说,一开始其实没有统一的设计行业和专业,大家各自乱改善,到了后面才出现的设计师,大家才达成默契,一个东西出品后得通过设计师改善才能卖给消费者,但是我开始疑问了,这本书说的是日用思路进化史,火车铁轨这些算哪门子日用品…… 这里说到罐头,开始有点意思了,说一开始罐头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存食物,但是那种罐头很难打开,所以就有了咱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士兵们用刺刀,用军刀开罐头的场景。后面又出现了了我所说的专利的重要性,既然全世界的罐头都不好开,那么发明家们第一反应居然是去发明开瓶器,而不是改良罐头本身,这也再次反应了为什么国外会有那么多发明家,因为一旦发明出个东西,申请了专利,他的收入可以养活这个族人100年,而在咱们国家,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你把你的发明给组织,组织最多给你1W元作为奖励,大家觉得够多了,你要为大家做奉献,久而久之,谁会去积极发明呢,评委组专利局大多数是势利眼,他们不希望你暴富,眼红,这也是咱们科技落后的原因,不高尚,贪婪在这时候促进了人们去把生活变得更好。 这里里说到了亚里士多德定义物理学和土木工程,很有意思,但是我相信哪怕是top5该专业的985高校,也不会在开课的时候对学生说这些,没有一个领域的仪式感,而只是教工程类技能,这就是中国理工科高校的特点,在快速发展的时候确实很有用,但是步子迈的大,思想和灵魂跟不上。比如说土木工程是一项艺术。 这里说到个更有意思的,就是专利的认可和存储,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存储专利很难,查找专利更难,而在有电脑,但是没有网络硬盘的情况下,专利由光盘存储,也很麻烦,但是人们坚持的在做这件事情,感谢这些人的努力,他们保护了发明家,也保护了人类进步的阶梯。 日用品的进化带来了最严重的的问题就是环保,比如说塑料袋,这种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也改变了地球,有时候觉得地球其实不容乐观,很可能就要完了,但是不会倒在我这一代,我们明知自己会死,无所畏惧,但是有地球陪着一起死,这感觉就很奇妙了。 相比于创新,人是更容易满足和接纳现有的器物,这是一个惯性,直到周围的人渐渐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个新事物推广的速度就越快,微信如此,触屏手机如此,办公软件亦是如此。不安即不满,不满即进步。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七):以小见大,有驳有立 最先读的版本被翻译成《器具的进化》,同样是丁佩芝翻译,因为版本久远,二手书需要极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器具的进化相对于日常器具进化史来说显得更加学术一些,但较之后者乏了点地气。该书是在一次会议里一位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师推荐的,对我影响较深。 作者在序言部分就开宗明义:【我着重探讨的并非器具的缺点,而是这些缺点所衍生的意义。整本书也在反驳"功能决定形式"的说法,直探创作过程的本质。】该书付梓于1992年,当时正是后现代主义当头,对于现代主义宗义的否定可见一斑。佩卓斯基用一个切中要害的例子反驳"功能决定形式":【西方的锯子靠推力切割,而东方的锯子靠拉力切割,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 第一章(从刀、叉、筷说起)提到:【乔治·巴萨拉(George Basalla)在《科技的演进》(Evolution of Technology)一书中亦开宗明义指出:"新事物的出现都是以现有事物为基础。"】佩卓斯基利用这个简单的逻辑梳理了餐具的进化历程。 第二章(缺点是改良之母)提到:【自然界的演化是随机的,但是器具的演进却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包括心理、经济及社会文化等因素。】佩卓斯基提出有没有器具设计的通用准则。"功能决定论"显然不能做出让人信服的解释。一家公司推出131种携带型小刀,难道是不断发现了新的切割方法了吗?佩卓斯基进而引入立论:缺点才是改良之母,器具的通用法则。 第三章(发明者即批评者)列举一些具体案例讲述发明家如何挑剔现有产品的缺点进而产生了伟大的创意。诸如那塔尼尔·魏斯(Nathaniel C.Wyeth)在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宝特瓶(原料是PET的瓶子)正是基于玻璃瓶沉重易碎的缺点;艾尔文·兰德(Edwin Land)发明的宝丽来拍立得相机乃是源于他3岁女儿的一句话:"为什么照相不能马上看到相片?"引用阿博特·佩森·厄舍(Abbott Payson Usher)在他的名著《机械发明史》界定发明的特点:发明的特色在于将既有的"元素"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关系",可说是既有组合的改进,或是完成尚未圆满的组合。 在第六章(拉链的故事)里讲到十四五世纪时的纽扣:【欧洲上流社会流行衣服有一排纽扣,现在男女装纽扣分缝左右侧,据推测应该是当时形成的习惯,由于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故男装纽扣缝于右侧,而女士着装有女仆侍候,故缝左侧以利女仆使用右手。】 第七章(制造工具的工具)中讲到锯子,对锯子的锯齿有比较独到的分析:【锯子切割木头的木屑会塞入切割的沟槽,阻碍切割,因此将锯齿有偏右或偏左,切割出的沟槽较宽就不易被木屑阻塞。切割不同材质所需的锯子也不同,材质较软的木头所产生的木屑较多,故锯齿齿距加宽以免木屑阻碍切割;反之,切割材质硬的木头,齿距则较密,锯齿也较小。】 第九章(流行与工业设计)里提到:【师傅们的手以一生的时间雕琢刀柄,一如河水无声无息侵蚀两侧的峡谷,刀柄因长期使用而呈现的斑驳、磨损,也只有是否的手才适合。】在中国,传统老木匠教徒弟的第一件木工技巧便是做工具,这套工具直至手艺学成一直伴随着徒弟,成为入行的第一个纪念品。 本章节谈到雷蒙的MAYA原则(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最先进但可以接受。德雷福斯强调"继续存在形式"(survive form),就是说"在全新且可能是重大改变的形式中,存在熟悉的式样。"佩卓斯基借此来强调形式的演化需要借鉴传统样式,突变式的改变可能会带来不愉快的市场反馈。 第十章(先例的力量)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有部最早的蒸汽动力牵引机真的套上了一组马匹,不过不是借用马力,而是因为当时尚未有驾驶机器的机械办法。】这种画面的产生的违和感有点象吃着火锅唱着歌那部电影里的场景。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惯性和对已有形式的墨守成规,决定了器物独特的式样和风格。 第十一章(先关再开)其实在讲镀锡铁罐到易拉罐的演化过程,因为涉及到开罐的问题,开罐器或开关装置设计也贯穿章节始末。说到铝罐:【新罐头具有革命性的原因不仅在其使用的材料,同时也包含制造技术。相当笨重的旧式镀锡罐头由三片钢片组成,而铝罐则是先将一块圆形金属压成像鲔(伟)鱼罐杯子,再延伸做出罐底较深的边。……罐壁能制成这么薄的原因在于罐内的液体受压之故,就好像松软的气球吹胀后会变硬一样,饮料罐内的碳酸作用也会使罐头变硬。只是原本平平的罐底也会像气球一样鼓起来,使得罐子在储藏架或厨房桌子上滚来滚去,所以铝制的底部必须是往内弯的碟状。……相对的,罐头顶部不能做成这样的碟形,因此必须比容器的其他部分来得厚。为节省顶部使用的金属,铝罐的上方制成直径较小的阶梯状罐顶:顶部减少1/4英寸的直径可以省下所需金属的20%。】 爱默生所写:事物当权,驾驭人类。表明技术对社会影响是无法消减的,对于负担太重或不利于人类的器具,我们既能发明也能迅速摆脱。麦丹劳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聚苯乙烯"蛤壳"包装,虽然从保温,防漏等方面有绝对优势于纸包装,但迫于环保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改换回纸包装,直至现在。 这本书以大量的案例佐证器具的演化来源于中介者或者是设计师对于缺陷的挑剔,而不是单纯的功能决定形式,旨在反驳功能决定论。我认为即使功能决定论存在也只是器具产生的伊始,而后续的演化则是在先例力量下对缺点的反思所产生的,能反应不同需求的新的样式。 《日用器具进化史》读后感(八):追求完美的历程 曾看到过一项名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发明"的投票,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最终名列榜首的是"轮子"。 其实思量一番后,这个结果也并不突兀,"高科技"的发明固然重要,但生活的发明也一样可以"伟大",甚至也是"里程碑式"的,人们此时感觉它们平常,是因为跨越这些里程碑许久后的习以为常,而前人迈向里程碑的过程则不亚于一部壮阔的进化史。 之所以用"进化"一词,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发明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它小如一枚螺丝钉,另一方面,生活的各种器具更像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它们在某些方面把人类影响继续保持下来,比如订书钉或者回形针,它们好像是"金属手指",把纸张"捏"在一起。 美国杜克大学土木工程教授、科普作家亨利·波卓斯基的《日用器具进化史》一书以科学的视角关注着这些生活中的发明,同时又以趣味的态度去追寻它们的故事。他从刀叉、螺丝钉、夹子、图钉、开罐器等的诞生谈起,把各种物件的"进化"历程生动又富有趣味地呈现出来。 "齿"从何来? 民以食为天,人类对饮食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所以,也自然不会放松对餐具的创造与改良。 餐叉是西方饮食中极为重要的器具,但一开始,它却游离于餐桌之外,人们主要用刀和手辅助取食。餐叉的走上餐桌似乎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餐桌之外走来,人们从草叉或者特别是厨房的肉叉渐渐引入餐叉的概念,先天生有叉齿;另一条则是源自"第二把刀"或者汤匙的演变,也就是后天诞生了叉齿。 无论叉齿的诞生是先天还是后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叉齿数目在最初都未形成今天的制式,并固定下来。所以,探寻这个过程也就变得很有意思了,两个叉齿一定是起点,(不然就不叫叉了,)但多少个叉齿才算合理呢? 这似乎是个习惯的问题,但同样也是个技术问题,波卓斯基擅长用分析的眼光来观察事物,解释了为何叉齿"两个太少,三个不够,四个刚好":两个叉齿已经可以固定住需要用刀切割的食物,但却不利于小块食物的取用,三个叉齿的间隙可以弥补上述缺陷,但四个叉齿显然使得餐叉与食物的接触面更大,从而也能更好的"舀"起食物碎屑来,同时效果又不亚于"五齿叉"和"六齿叉",所以后二者也就被淘汰了。 "矛与盾" 罐头无疑也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它的产生大大方便了食物储存和补给。早期的罐头不过是采用玻璃瓶装好煮熟的食物,并用沸水长时间高温杀菌。法国人尼古拉·阿贝特发现了这一方法,(其后科学地解决了灭菌问题的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也就是"巴氏消毒法"。)但这距离现代的易拉罐还有很长的进化之路要走。 由于玻璃瓶罐易碎,所以人们又逐渐采用金属容器来装食物,镀锡熟铁罐头是个不错的改良,英国商人杜兰德完成了这次跨越,成功做出了高密封度的产品。 在早期,罐头的改进者们关注的多是罐头的密封问题,而在熟铁密封技术的运用后,这已不成问题,但随着密封性的提升,罐头的重量以及开启又成了新的问题。 由于一方面重视密封,另一方面在材料上的不成熟,所以起初时罐头常被制作得壁厚而质重,给罐头的开启带来了不少麻烦,开罐者们往往刀斧锤子一齐上阵。 这似乎是一个"矛与盾"的问题,但解决之道又不并单纯是加强或削弱一方。 罐头的发明有部分原因在于对便捷的需要,所以作为"矛"的开罐器不仅要足够锋利,还要便于携带和使用,而刀斧锤子之类显然不合适。 而罐头作为"盾"的一方,在一百年多年的时间里大部分都处于守成的状态,虽然罐壁相比初期已薄了很多,但人们仍然需要开罐器来"攻破"。 人们对于方便的追求促使开罐器越来越小巧,越来越易操作,似乎已接近完美,但人类对完美的要求显然不能低估——易拉罐的诞生消灭了不便,同时也"消灭"了开罐器。 值得注意的是,叉齿的增加和开罐器的消灭似乎代表着人们解决问题、优化方案的不同方式,其他日用器具的进化道路也不尽相同,它们的进化并不像生物一样沿着遗传学的轨迹,但却也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遗传因子——追求完美。 波卓斯基把人们对于完美的追求归为发明改进的驱动力,发明或多或少都带着缺陷,永远有提升的空间,弥补缺陷的过程就是追求完美的过程。 然而,完美并不是一个实质的目标,而是一个相对的状态。此时看似完美,要么是由于知识所限未发现缺陷,要么是时代尚未推进至容忍的极限,或者更糟糕的是,可能是人类的自大蒙蔽了理性。 所幸的是,总有"不满意者",总有人去发现、弥补那些发明的缺憾,形成新的创造,而后人又在其中继续发现新的不足,推进着发明不断进化。突然间,我才恍然大悟:伟大的从来不是发明本身,也无关应用领域,而是追求完美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