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康洺铟+刘海琴 摘要:本次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的方法对重庆就读的异地大学生做出调查,对数据进行横向、纵向以及交叉分析,得出异地大学生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适应度的变化和差异及其对异地认同度的变化。通过更深入地分析与推论,对外地人的适应行为做出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解释并为其外地同学如何快速融入异地生活提供了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异地;大学生;适应度;认同度 来自各方的同学孤身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四年,常常会有异乡的冲突感。针对如此巨大的改变,大学生的应对措施就会大相径庭。因此,异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许多在重庆读书的异地大学生对重庆的适应情况,以气候、饮食、语言、性格四个方面进行划分,得出适应程度数据。并分析他们对重庆的认同度与好感度的趋势变化。以此对人的适应社会行为做出一定社会心理层次上的解释,并且能针对性地帮助外地人更好更快适应异地环境,调节生活状态。 一、调查方法 1、调查被试。本次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对象是西南大学各年级本科生。调查中,共发放问卷份780份,收回753份。其中有效问卷741份,有效回收率为95%。结构式访谈的访谈时间为2016年5月27日,随机抽取的6名自习室自习的一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其中男生274人(占37%)、女生467人(占63%);大一年级24%,大二年级28%,大三年级36%,大四年级12%。均为异地大学生。 2、测验问卷。调查的主要变量是重庆异地大学生的对文化地域差异的接受程度,在重庆居住的不同时间上对重庆的认同度和好感度的上升幅度。采用的是饮食,天气,语言,性格四个指标用李克特量表对文化差异的接受程度进行综合测量,并对认同度和好感度上升幅度进行综合测量。并同时对结构式访谈作定性分析。 3、调查过程。问卷通过随机抽取自习室,在自习室发放给学生进行填写,填写后进行回收。然后对问卷进行筛选,排除不合格问卷。接着对数据进行整合后统计分析,最后小组成员总结结论,撰写报告。 二、结果与分析 1、对重庆适应程度随年级增长而增强。根据李克特量表,对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大二以后,随着异地大学生在重庆待的时间越长,其适应度就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刚来重庆对一切都由一定的新鲜感,但是在一定时间后,逐渐开始融入比较正式的重庆生活,随着新鲜度的消失,就会有一定的不适应,但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外地人会逐渐接受并被同化,适应这个地方,将其视为"第二故乡"。这种情况在外地打工的、在外求学的人群里很常见。 2、针对不同因素适应度有所差异。纵向分析数据发现重庆人的性格是最容易让人适应的。重庆人的性格特点是豪爽、泼辣、耿直,这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是来到外地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让他们融入这个群体,去很自然的与当地人打交道。接下来饮食和语言两个部分也是外地人较能接受的,重庆食物偏辣,味重,鲜香可口;重庆话属于北方语系,和普通话相比较不会觉得特别难懂。最让外地人无法适应的是重庆的气温,重庆夏季酷暑难当;冬季阴冷潮湿,且重庆没有热气,让许多北方外地人难以忍受,很早就会穿上大衣。 3、适应程度与其原本所属地域有关联。调查者勾选原本所属地区与重庆是否相似后,整理数据发现,如果其原本较为接近的外地人比不接近的外地人更能适应重庆生活。纵向相比较,饮食和性格两部分来看,其是否接近的差异度并不明显;天气方面,外地人唯一的应对方式只有加减衣物,所以在本身差异大的地区的人来说较难融入;而语言是伴随每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云贵川几地语言较为接近,彼此比较能听懂所说的话,对于江浙或广东等地,就比较难习惯其语言特色。 三、结语 总结后发现,时间能够促进适应程度的加深,而这种加深在与自己比较接近的文化或者地域方面愈显迅速。這样一来,外地人来到异地,首先寻找与自己家乡接近的地方进行优先适应,这种适应的形式能够大大增加外地人对该地的适应程度。 在理论研究中可做出社会心理学层次上的解释。人的这种适应行为可以说得上是人的社会化必要进程,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单纯曝光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外地人在异地对着异地的饮食,天气,语言和当地人,随着居住时间增长,这些就会每天反复出现,好感度就会增加,最终适应这个城市,适应这个社会。 因此,学校、家长等方面可以以此为重视点,关心异地学生切实状况并给予适宜的帮助。以重庆异地学生来说,学校可在入学通知书上对天气方面有妥善提醒,带对衣物;学校硬件设施升级首先考虑对空调的安装与维护等,这样会帮助异地学生初期更好的适应生活,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仲高.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论文,2007,12. [2] 孙德俊.人在他乡:大学生异地求学的地方认同感建构.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3] 苏运生. 大学新生异地教育探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03):107-109. [4] J Hennessy,M West.Intergroup behaviour in organizations:A field test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mall Group Research》,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