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半年,但凡做企业的,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传统企业,"互联网思维"已成为企业家们共同的口头禅。行业领军人物和新闻联播的连续引用,更是迅速将这个词推到风口浪尖,各类媒体摇旗呐喊,各种解读甚嚣尘上,"互联网思维"一时风光无限。 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市场对其做出标准定义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互联网思维的"前世今生"。 前世 网传,"互联网思维"一词的最早提及者是李彦宏。 2011年,李彦宏在一些演讲中就曾偶尔提到这个概念,意思是指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他的描述比较碎片化,所以并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在互联网行业的社区网站"知乎"上,最早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提问,也要追溯到2011年,但当时几乎无人应答。 2012年,雷军开始频繁提及"互联网思想"。此前他一直试图总结互联网企业的与众不同,并进行结构性分析,先后发表过《关于互联网的两次长考》和《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两篇文章。在2012年的每场公开演讲中,雷军都会使用这个词,但由于当时小米的影响力有限,除了众多米粉推崇之外,并没有引起其他人包括媒体的跟进。 2013年,随着雷军的曝光度不断提高,一些如罗振宇等自媒体人士开始频繁提及"互联网思维",一些TMT行业的记者也开始大量引用这个词。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发布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2013年11月8日,马化腾在一次发言中,以这个词作为结语:"互联网已经改变了音乐、游戏、媒体、零售和金融等行业,未来互联网精神将改变每一个行业,传统企业即使还想不出怎么去结合互联网,但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后来,就像我们看到的这样,"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成为众多企业家竞相追捧的谈资。 今生 前段时间,有人给"互联网思维"下了个定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这个人叫赵大伟,最近还出了一本书——《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他分享的三个段子,或许能让读者对"互联网思维"的现状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段子一: 有一个毫无餐饮行业经验的人,他开了一家餐馆,菜品只有12道,在北京只有两家分店;仅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所在商场餐厅坪效第一名;"绿茶"的单位坪效大约是100元,"将太无二"在60元左右,而这家餐厅是200元,VC投资6000万元,估值4亿元。 这是哪家餐厅?雕爷牛腩!它有什么特色? 只有12道菜,比麦当劳还少,花了500万元买断香港食神戴龙牛腩配方;每双筷子都是定制、全新的,吃完饭,筷子和牙签放入一个精致的纸套,还可以带回家;专用牛腩面碗,还有发明专利,上方很厚重,端着手感好,对着嘴喝汤的地方则很薄、很光滑,嘴感好;每个月都会更换菜单,如果粉丝认为某道菜不好吃,这道菜很快就会在菜单上消失;老板每天花大量时间盯着大众点评、微博、微信,针对菜品和服务不满的声音立刻回馈;开业前烧掉1000万搞了半年封测,期间邀请各路明星、达人、微博大号们免费试吃;制造话题:韩寒携老婆到店吃饭,因为没预约而被服务员婉拒;不让12岁以下儿童进入;邀请苍井空到店,恰巧被微博大号@留几手"偶遇"并发微博。 雕爷牛腩为什么这样安排?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段子二: 这是一个淘品牌,2012年6月在天猫上线,65天后成为中国网络坚果销售第一;2012年"双十一"创造了日销售额766万元的奇迹,名列中国电商食品类第一名;2013年1月单月销售额超过2200万元;至今一年多时间,累计销售过亿元,并再次获得IDG公司600万美元投资。 这是哪个品牌?三只松鼠!它为什么能够成长这么快? 从侧面看一下"三只松鼠"的货品包裹,除了坚果,不能吃的部分有哪些? 一个带有品牌卡通形象的包裹,开箱器,快递大哥寄语,坚果包装袋,封口夹,垃圾袋,传递品牌理念的微杂志,卡通钥匙链,俘虏用户的小玩具,还有湿巾。 一个淘品牌,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做这些呢?段子三: 这是一家创业仅三年的企业。2011年销售额5亿元;2012年,销售额达到126亿元;2013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32.7亿元,全年销售达到280亿元,有可能突破300亿元;在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达100亿美元,位列国内互联网公司第四名。 这家企业大家肯定能猜到,就是小米。 小米,3年时间,估值100亿美金;联想,30年时间,港股市值100亿美金;诺基亚,拥有140多年历史,目前市值146亿美金。从这个角度看,小米应该算是一个商业奇迹。 很多人认为,小米的成功是新营销的胜利,涨粉丝、做服务、社会化媒体营销等,但这都还没触及到本质。雷军说,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参与感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 以上这三家企业,虽然分属不同的行业,但又惊人地相似,都可称之为互联网品牌。 那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某位知名媒体人结合赵大伟提出的"独孤九剑"(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将"互联网思维"归纳为如下十种思维方式: 用户思维,体验至上; 简约思维,少就是多; 极致思维,用户尖叫; 迭代思维,快速创新; 流量思维,守候质变; 社会思维,众包协作; 媒体思维,口碑为王; 数据思维,精准营销; 平台思维,多方共赢; 跨界思维,建立新规。 仔细思考以上每一种思维方式,其实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传统企业要转型互联网,其核心途径不是电商,不是微博微信营销,不是大数据,不是云计算,不是粉丝,而是要像雕爷牛腩、三只松鼠、小米一样,建构起一个系统完善的互联网思维体系。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只有学会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才有可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