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精神——菊与刀读书笔记感悟 纪录片《二十二》像个炸弹一样投放在朋友圈引起轰动之后,对日本的批判不绝于耳。抱着解读日本在二战后的行为表现,捧起了已经落灰的《菊与刀》,因同时看了几本书,也因看书不愿一目十行,时隔一个半月终于读完了。 读书期间也一如既往做了笔记,整理了一些战时和历史中的现象折射出来日本民族的特性。包括他们为什么侵略,意念是否高于一切,天皇是怎么样的存在,日本民族等级制度的兴衰,忠,孝,义理。在合上书的那一刻,好像什么也写不出来。 我在读书之前深深相信,想了解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一定是从集体特征去做的整理和提炼。 虽然现在也认可,但是不想那么绝对的去概括了。放大来说,普遍认为中国人都重视礼德,但是现在的社会确实有很多现象以及看法与之相偏离。人们都说美国人崇尚平等和自由,但是歧视和不公也确实广泛存在。甚至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格。这样来说怎么能给每个人烙上标签呢。 刻板印象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里。 再者说我们看到的现象真的是他的真实性格和品性么。日本人扬名天下的自杀式袭击以及剖腹自杀行为,是日本政府试图去灌输给士兵的想法,事实上每个士兵确实是不怕死么。有人类学家在研究神风特攻队时,看到士兵的书信里抱怨道"日本政府这是在逼死我们啊",这说明,日本士兵和中国士兵和你和我一样是怕死的。 我想,可能是我接触的渠道太过于狭窄了,于是翻了一些日本历史和行为解析的纪录片,看完之后,仿佛更无法写出读后感了。每每这样,我总想把它归咎于自己的词汇量和文笔实在是匮乏与粗糙,没法支撑想法乱窜的大脑。如果用浅见揣摩一下日本政府为什么是这个态度,"无论这个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多么怪异,他感知与思考的方式都是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的"。这个政府的态度和决策,也无非是历史演变沉淀出来的结果。 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而非"罪感文化",区别在于,耻感来自于外部制约,而罪感来自于内心的道德。 正如译者所说"要了解一个社会,恐怕仅凭一本书或一个结论提供的画像远远不够。而了解一个国家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