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触动学生心扉的感恩教育值得提倡


  5月21日,在陕西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内,数十名大学生手执毛笔用小楷书写着家书。自2016年以来,该院256名学生每逢母亲节、父亲节便用小楷书写家书一封,如今学院要求学生每月写一封。(5月22日新文化报)
  古代有个叫皋鱼的人,他说过这样的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岁月)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亲人)也"。这话的意思,在当代作家的心里,化成了"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这些年来,倡导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貌似很强,但更多时候是在应景。具体表现为"五多一少",即说的、喊的、唱高调的、开会鼓动的、写文章谈认识的多,有创意的活动的少,形式也比较单一。比如,感恩父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天学校常见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洗脚、捶背、摇扇,等等。也有的学校把写信当作感恩教育的重要形式加以倡导和实践。这种形式确有文化含量,常能触动学生心扉,教育效果相对较好。如果有所创新,效果可能会更好。
  2011年中秋节前,长沙晚报和湖南师范大学就曾共同搞过一个活动——制作"一封家书"纪念封。许多同学写着饱含感激、思念和梦想的家书,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报道说,通讯发达的时代,写信成了一种奢侈,而正因为奢侈,写信才弥足珍贵。我认为,这样的活动选择了特定的时间和有创意的方式,无疑让简单的写信感恩有了新意。
  父女母子一场,并不只是意味着目送背影,渐行渐远。其实,真正的意味在于永远不变的深情、牵挂和互动。换个角度,感恩教育也许就会生出新意。
  比如,2015年9月,华北电力大学创新迎新方式,家长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最终有2564名家长饱含深情写了信。从这些家书中,孩子们体验的不再只是感动,而是深层次的理解和信任教育,还有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热爱生命、自信、信仰、理想和抱负的教育与感召。
  通过这样的活动,父母在孩子的眼里,不再只是感恩的对象,而是巨大的精神支柱。而父母的每一次放手,实际上都在促进孩子的坚强和独立。这样的感恩教育,无疑拓展了内涵。
  今天,看到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手书娟秀小楷表达感恩,感觉一股清新扑面而来。作为专业的书法学院,还原古代文人部分日常生活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高雅的学习氛围,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一种教育体验的需要。而推出"小楷家书",则从另一角度创新了写信感恩教育的形式。
  孩子们都有一颗真真切切感恩的心,需要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写封家书表达感恩,制作一封家书纪念封表达感恩,家长给孩子写信进行感恩教育,以专业的态度写小楷家书感恩,无不说明,感恩教育盛得下多样化的创新形式。
  人生最难的事情不是成家立业,不是做官发财,而是与永不回头的时间打交道。但是,恰恰是谁都惹不起的"无情箭",伴随过往,回首之间,频频射中我们对父母的亏欠。不论一个人的旅程多么绚烂辉煌,一旦背负无法偿还的最大心债,他的旅程终将会黯然失色。那么,个人也好,学校也罢,继承优秀的孝道传统文化,立足当下,集思广益,不断创新,给感恩的心多种选择方式,就是学校感恩教育的需要。
网站目录投稿:白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