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是我的挚友武文祥80大寿。我选择叶剑英老帅晚年自喻诗作《老黄牛》的画龙点睛之笔"不待扬鞭自奋蹄"为题,写下这些文字,试图表达我对文祥同志为中国印刷工业振兴倾心服务长达65年,并将毕生"从印而终"的景仰向往之情,真诚地祈祝我尊敬的老兄弟"仁者寿"、"智者乐"! 一
我和文祥同志相识半个世纪,特别是1994年至今和他长期一起工作,相处无间,自问对他的为人处世有较深的了解,所以选择了这个包容度较大的题目。本来我想写一篇长稿,但尊重《印刷经理人》总编的字限设计,缩写两项人所共知的"大"活动中几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既向文祥同志贺寿,也让海内外业界朋友更客观地认识这匹"老黄牛"在中国印刷这片土地上日日、月月、年年"深耕细作走东西"时留下的足迹。 二
中国印刷博物馆自面世至今,经过18个春秋的用心建设,已在两岸四地和海外印刷及相关业界中间形成共识:博物馆规模之大,展品与馆藏品种之多,部分真品质量之高,在全球同类博物馆中位居前列。一位学术造诣较深的印刷史学家赞扬博物馆"有特色、有内涵、有品味,像一部立体的简明中国印刷通史。" 博物馆于1992年着手筹建,1996年6月1日落成展出,2001年5月改造、扩建、升级,2006年12月10周年馆庆时正式开设"数字印刷馆",比较系统地再现了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发展全过程;初步完成了从源头、古代、近代到现代印刷的全线对接;基本实现了筹委会1995年3月《布展总体方案》提出的展示目标。 尤其让人欣喜的,是文祥同志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在博物馆创建10周年前夕,总结提炼出布展的两个重要学术观点:一是重点突出"中国印刷技术发展史上三座里程碑——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首创、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突破"理念;二是充分体现"东法西传,西法东渐,海纳百川,和谐发展"理念。窃以为,这是文祥同志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中国印刷博物馆建设做出的一个独特贡献,有长远指导意义。近几年,北上广多家印刷及器材企业举办的各有自身特点的专题展览都积极采纳这两个富有创意的理念,作为布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遥想当年,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成立、文祥同志担任秘书长的时候,也是他刚受命调任中国印刷总公司履新不久。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三位一体的职务肩上,是下属一批跨越京鄂(三线)两地印刷及器材大型国企改革发展的重任;博物馆筹委会秘书长的职务肩上,是具体执行募集资金、征集展品、场馆基建、布展方案四项必须按期完成的任务。两副担子一肩挑,个中辛苦与不易,可想而知。 文祥同志依靠两岸四地印刷社团和筹委会上海、香港、台湾办事处在一线出色的工作;仰仗范慕韩、王益、王仿子、万启盈等几位业界前辈的威望和率先垂范;加上自己倾心发挥高人一筹的组织协调才能和亲自披挂上阵、破解难点的惯有行事风格,推动筹备工作有序开展,有效到位。距离博物馆落成时限的最后一个月,文祥同志将中印公司的日常工作委托给领导班子,他则住在博物馆办公室,带领我们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开幕前一天,文祥同志通宵达旦,逐项检查每个展馆、每个展柜、每件展品、每块展板,发现问题,立即调整。凌晨,文祥同志又带领北京印刷学院有关人员,高速布置被遗漏的贵宾接待室,亲自选择摆放家具、资料、饰品、饮料等等,直到满意为止。 6月1日清晨,文祥同志西装革履,精神焕发,迎候先期到达的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全程陪同参观。随后,他又组织举行落成典礼和剪彩仪式;陪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有关部委及北京市领导及外宾参观;中午,又安排数百名客人午宴。几小时之内,节目一个紧接一个,镜头不断切换,但富有组织才干的文祥同志成竹在胸,处理起来驾轻就熟,调度得当。我曾对在场的同事们说,组织这种头绪多、要求高的活动,"非老武莫属"。有位同志附议,"在行业里,还没有发现第二人"。当时,我们还目睹了这样一幕:文祥同志日夜兼程,连续工作40多小时不合眼,虽然偶尔打个哈欠,但仍然精力充沛,讲话中气十足,明显流露出"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喜悦,同事们无不表示敬佩。 在文祥同志和参与布展的同事们连续突击时段,我们劝他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调整节奏。他含笑答复我们:"不要紧,小车不倒尽管推!"掷地有声、充满豪情,使得在场的团队人员都敬羡他超强的毅力,更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对自己的教育与激励。这一年,文祥同志62岁。此后的15年里,我多次在类似的突击场合听他讲过同样一句话。 记忆犹新的有,2001年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的主要配套项目——中国印刷博物馆地下展厅"印刷设备馆"倒计时布展;2006年中国印刷博物馆10周年前夕"数字印刷馆"连夜布展;2007年深圳"中华商务印刷百年展"临近开幕,连续几昼夜布展与修改;2008年上海中华商务印刷公司开业典礼前夜"印刷源流展"倒计时布展。最近一次听文祥同志讲同样的话,是2011年他在深圳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中华印刷之光展览"布展工作比较紧张的时候。当时,文祥同志特意从北京邀请老部下中玄公司安装团队(他们是印刷博物馆历次安装展示设备的主力)帮助布展。他一如既往,亲自上阵。老部下亲切地劝说,"老爷子别忙活,靠边歇息去吧。"我们又一次听到他答谢老部下关爱的话,竟然还是我15年前首次听到的那句话,"不歇啰,小车不倒尽管推。"只是这一年,他已经77岁了,是个真真实实的老人了。可是第二天晚上,他又同我到设计制版第一线,编改产业园介绍图册,凌晨两点左右才回到住处。此刻我已呵欠连连,睡眼朦胧,可文祥同志仍然精神抖擞,不露倦意。两相对比,我自愧不如。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而天长日久的细微表现往往能看出人的精神真谛。文祥同志践行"小车不倒尽管推"、"不待扬鞭自奋蹄",不是一时一事,不是三年五载,而是数十年如一日,老而弥坚,矢志不渝。 三
2001年5月21日,来自中国"两岸四地"、全球五大洲近3000名印刷界领军人物和各层面、各专业的精英汇集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世界印刷论坛)。这样一次由我国政府主导、举印刷全行业之力的高层次国际盛会,在中国印刷超千年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而出席人数之多、信息含金量和业界关注度之高,都超过前六届(据跟踪了解的信息,此后各届也没有达到第七届水平)。从1998年成立本届大会组委会,到2001年5月大会圆满落幕,身为组委会副秘书长的武文祥同志,倾力协助组委会主席、副主席兼秘书长,事无巨细,既参与大事策划,又做了大量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这里写两个小细节。 开这么大的国际会议,首先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据我所知,主办方大部分会务经费都由文祥同志向各方募集而来,他给数十家企业和几个印刷社团写信、通话、面谈,一家一家落实。由于他同中外众多印刷及机材企业多年交往,积累了众多信息也建立了深厚友谊,因此他写的每一封信都是切合企业实情的、个性化的,并且是真诚而有感情的,我看换别人恐怕写不出来。5月21日开幕晚宴设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预计费用100万元左右。有国外知名机材企业愿意全额资助,唯一要求是开宴前讲话3分钟。中国东道主请客,如果由外国供应商埋单,势必带来负面影响,文祥同志机智地回避过去。随后,他带着我同京沪两家国有大型印机企业——北人集团和上海印包公司领导层商量,顺利得到支持。组委会给了两家企业适当回报:开幕式上,各家两名主要领导在主席台就座,晚宴时向宾客介绍企业情况。处理得体,皆大欢喜。 为了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千客人能分享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文祥同志同有关部门和机构策划了多项活动,参观改造扩建后的中国印刷博物馆是首要看点。在全面调整或局部更新展示内容的同时,我国政府斥巨资新建地下展厅,专门开设"印刷设备馆"。文祥同志一手全面处理组委会各项筹备工作,一手具体指挥以"印刷设备馆"为重点的博物馆改造扩建工程,为保证"印刷设备馆"按期保质到位,文祥同志还周密有序地安排了工作步骤,全部按预计落实。 第一步,重点抓基建工程。在国务院副总理、组委会名誉主席李岚清同志接见世印会指导委员会客人后,文祥同志当面请求岚清同志关心博物馆地下展示厅"印刷设备馆"基建工程的批复和资金下拨。随后,他两次带领我拜访北京市政府领导,催请基建项目批复,并不时督促我和专项经办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和建筑工人住地,了解工程进度、质量和工人师傅的食宿状况。 第二步,重点抓设备吊运。文祥同志带领北人公司机器安装团队和馆内布展团队,通力合作,连续几天将70多台(套)约100吨各类印刷设备安全吊装到地下展厅。 第三步,重点抓正确布展。他指导团队正确把握近现代设备出现时段顺序和印前、印刷、印后设备的排列顺序,按部就班地将全部设备一一就位。布展到位后,有专业人士点评,上世纪中期制造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是现存传世珍品,是近代印刷设备中的稀缺品种。他们希望作为文物好好保护传承,让后人共享。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多年来,文祥同志已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有效示范。真心实意地祝愿我的挚友老骥壮心、永葆青春,在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升级的征程中,继续余热生辉,走小步、不停步,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 心有灵犀,兄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