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井冈山,白玉兰朵朵绽放,馨香漫山,一树树灿烂的桃花,似一张张迎候游人的笑脸。 井冈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记载着无数悲壮惨烈的故事,也记载了发生在这里哀婉凄绝的井冈儿女情长。 为了一个花开的诺言,等老了岁月等老了容颜。她叫池育华,新婚第三天,送丈夫李长连参加红军,那年,她十八岁,花样的年华。临走前,他送她一面镜子,她送他十里村外。青山不语,流水无声,漫山红遍的杜鹃花默默相送,"等我,等我回来,少则三年,多则五载,革命成功了,我一定回来","我等你,一定等你"。 岁月在漫长的等待中流逝。想念丈夫的时候,她拿出那面小镜子仔细端详,仔细梳妆,希望丈夫能突然回来;思念丈夫的时候,她站在门槛上,向着丈夫离去的方向凝望,盼望丈夫突然出现在村口那道山梁。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一尺高的门槛踩出了一弯月牙儿。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月牙儿越弯越长,小镜子里的她,青丝中增添了白发,门前丈夫种下的果树也高大了。可是,丈夫李才连依然杳无音讯… 她也曾到丈夫战斗过的地方寻找,一个乡一个乡,一个村一个村,整整找了一年。她又担心丈夫突然回家,再次错过相会。她后悔,后悔错过那次最后的相会。红军撤离前几天,丈夫托信让她赶来相会,可是等她赶到,部队已经出发。别人劝她:别等了,再嫁了吧,你丈夫或许牺牲了。可她依然坚信丈夫还活着,一定会回来找她。她说:"长连走的时候说过了,要我等他,他一定会回来的,我答应过要等他"。等待的日子是一种煎熬,她把思念做成布鞋,一双,两双,整整做了一麻袋,75年75双! 她等啊,一直盼到1949年8月。当中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开进了县城,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冲冲来到县城,守候在部队经过的大路上,整整三天三夜。可是一次次询问,一次次失望。1950年8月池育华作为解放后第一批苏区妇女干部来到南昌"八一军大"学习。一次偶然机会,她在一份材料上看到了李才连的名字。思念和委屈顿时化作滚滚泪水奔涌而出。好心人见她茶饭不思,便给她出主意:你既然认识毛主席,何不给他老人家写封信呢?池育华收到了毛主席批转给国家妇联的一封回信。回信说:在调查李长连的事,让她耐心等待,安心工作。于是更坚定了她的信念,丈夫活着,一定活着,一定会回来的。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池育华送走了三位老人,抚养大了李才连五个弟妹。从豆蔻年华到耄耋老人,从青丝到白发,痴心不改的她依然守望者自己的丈夫。20世纪80年代末期,《长征故事》的作者,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哈里兹索里兹伯再次来到中国,老人的故事引起他的注意,经各地党史部门广泛调查,终于确认:1935年李长连在红军转移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在瑞金铜钵山。终于有消息了,70多年,两万七千个苦苦等待的日子啊,丈夫终于回来了,可是,回来的丈夫信守的却不是当初的那个承诺。革命成功了,等待的日子结束了,可心里坚强的堤岸却轰然崩塌。 老人临终前,颤巍巍地来到烈士陵园,抚摸着两万三千多个烈士的英名,仿佛抚摸着丈夫的脸,仿佛在追问丈夫的诺言,仿佛又在向丈夫无声地倾诉…杜鹃花开红艳,可是她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 今天,池育华的塑像就竖立在兴国的博物馆里,成为一座井冈红色望夫石。 我站在茨坪宾馆8楼的窗台,眺望如今高楼林立的井冈故地,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岁月带走了历史沧桑的痕迹,却带不走刻骨铭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