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追踪凤凰印


  Q:凤凰印POD连线设备的运转情况目前如何?请您介绍一下这条生产线的业务承接。
  A:凤凰印连线从2012年7月开始正式运营,经受了一轮又一轮的检测和考验。总体来说,现在运营比较稳定。平常我们的业务量每天大概在10000册左右,用纸量多的时候每天十几吨,少的时候有两三吨。如果在教材出版季,订单会有较大增长,可能一下子会有几百个品种。如果要达到理想状态,这条生产线每天的业务量最好能达到20000册。从我们承接的业务来看,凤凰集团内部出版系统的订单现在已经下降到55%左右。我们以图书印刷为主,品类繁多,人文、社科都有。一般情况下,订单印量从500本到1500本不等,如果考虑性价比最优,我们的推荐印数是2000~2500册,200册以上的订单,我们都会向客户建议采用喷墨印刷。
  Q:出版社的观念是否有所转变,对短版图书印刷的接受程度高吗?
  A:凤凰POD连线的综合优势十分明显,我们的综合印刷成本要优于传统印刷,目前合作顺畅的出版社客户都已逐步取消库存,并且在价格体系上和我们达成默契。200册以上的订单,我们的价格是统一的,这样单本书的印制成本就固定了,出版社如果需要加印,随时下单,价格也不会发生变化。明显可以感觉到,现在出版社对于按需出版、短版印刷的接受度有了非常大的转变,他们已经深切感受到短版印刷的便捷以及带来的成本可控。
  考虑到最佳服务半径,我们的业务主要来自华东出版市场。虽然是国企,我们的运营也是完全市场化的,集团内部的出版社并不会对我们有所照顾,把印刷业务向我们倾斜。
  在不断坚持完善生产流程的同时,我们未来会重点研发一些增值服务项目,希望运用可变数据(主要是个性化定制形式),利用技术手段来帮助推动出版社的图书发行。这方面可挖掘的潜力还是蛮大的,客户需求要一家一家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版社对此兴趣很高,因为大家都希望通过改变印刷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库存、节约成本,还能够带来发行量的增长。我们希望帮助出版社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图书市场的动销信息。
  在出版社,现在采用短版印刷方式的图书体量并不是很大,负责任地讲,很少有出版社能超过5%,毕竟新事物才刚刚开始发展。我们合作得很好的典型客户有十来家,他们以传统印刷方式为主,但同时也非常认可我们的服务,正在谋求转型。比如江苏文艺出版社,对库存十分敏感,希望真正实现零库存管理。他们现在的想法是把3000册以内的常销书全部转成短版印刷。
  短版印刷服务对响应速度要求很高,因为客户随时都有补单需求。凤凰POD是全连线,集成度很高,江苏省内订单的交货周期是3天,省外的话是5天。
  Q:对于按需出版,集团有没有建立相应的网络推广与营销渠道?
  A:我们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为出版业服务。我们也一直在建立一个网络服务平台,已于2013年9月上线。我们的想法是把这个平台做成一个让客户依赖使用的端口,但目前来说让出版客户习惯还有点困难。平台在不断完善中,推广方面我们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因为设备和工艺特性,我们的主要客户是出版社,但我们发现,一些商业印刷、包装配套产品印刷,也有短版的需求。像这类订单的客户,他们对成本没有出版客户那么敏感。
  Q:凤凰集团是否有开拓断版图书印刷、销售的计划?
  A:对于断版图书,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很好的推广和销售平台。如果没有这样的平台,出版社的存量资产无法发布,价值也无法实现。从目前来看,断版书的市场价值挖掘还是不够的。断版书的销售行为在印刷生产之前,必须要先卖出去。这个市场会有未来,但目前有不少问题和阻碍。首先,出版社是不会愿意把内容资产委托给印刷企业来经营的,可能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会有一些限制。对于断版书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我们一直在做准备,也在研究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但运作起来很难,尤其是与出版社沟通,让他们把内容资源放到平台上是非常难的。断版书运作成功的首要前提是尽可能多地聚集内容资源,说服出版社来共享平台效应。这是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取得突破的问题,技术手段不是问题。
  Q:集团的POD基地有扩张计划吗?
  A:从目前来看,南京POD生产基地已经成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集团确实在考虑扩建一些其他基地,具体的地点肯定要根据我们合作伙伴的位置以及市场发展情况来决定。目前我们还要集中精力把南京这个基地建立得更加完善,现在这条POD连线是黑白图书印刷,我们已经在考虑引进彩色印刷连线,因为客户已经有这方面需求。
  Q:集团如何看待这个市场中同行的参与?又如何分析我们自身的优劣势?
  A:我们集团对于出版社的库存、报废率有了新的考量要求,这会迫使出版社必须加快转型。对我们来说,这是好事情。我们是希望更多的同行参与进行,提供数字按需短版印刷服务,大家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这个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当然,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这里面硬件投入比较大,因为目前还主要依赖国外供应商,成本不能很快降下来,进入这个市场,印刷企业需要考虑自身实力。另外就是要想清楚商业模式是什么,我们经过不到两年的实践,就是坚定地要帮出版客户减少库存,降低销售成本,与客户共赢。
  Q:您对按需和短版图书印刷的未来发展有多大信心?您觉得目前最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是什么?
  A:目前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比如从技术层面来说,要覆盖更多类型的产品,另外就是在服务模式上做更深入的开发,下一步我们打算增加彩色图书、短版精装图书、可变数据的应用,并向出版社提供图书动销信息的反馈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要走到前面,去引领客户需求。关于成本的下降,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网站目录投稿: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