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激发办学活力政府和学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办学活力不足,是制约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近日表示,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必须处理好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明晰政府和学校的权责边界,做到应放尽放、放管结合。广大中小学校长要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不断提高办学治校的实际工作能力,着力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校内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4月27日新华社)
  推进中小学治理现代化,激活学校教育细胞,释放中小学办学活力,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有效给中小学松绑、减压,切实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增强学校办学内驱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的意见》的要求,切实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明确主体责任,坚持"能放的全部放""精准定向放",切实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
  一要主动作为。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和指导,敦促学校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要不虚为。减少"官样化"的教育检查,让学校静下心来办学。遏制文山会海、"官样化"等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检查,防止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要不滥为。杜绝泛滥的"进校园"活动,切实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让学校潜心办学,有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面对教育行政干预带来的压力,要变被动为主动,因地制宜,推动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要敢为。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科学规划并全面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确保学校教学稳定有序开展。
  二要有为。要大胆探索教育改革,科学制定教育科研规划,以改革和科研提升质量。要树立科学、长远的教育发展理念,创建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素质的教育科研团体,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成绩。
  三要不乱为。要科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倾力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全面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积极营造宽松、舒适的育人环境,让师生在团结、和谐、平安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当地政府和学校必须处理好办学主体责任和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明晰权责边界,并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做到敢作敢为但不乱为。
网站目录投稿:沛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