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排名为十四,杨志排名为十七。显而易见,在武功上,武松要比杨志略胜一筹。也有读者认为,武松和杨志在武功上不相上下,只是两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武松在陆地作战的本领要高强一些,在马背上作战对武松而言,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如果杨志和武松在马上比武的话,杨志的胜算要大一些,如果将在陆地作战,武松的胜算要大一些。但是,俩人都是梁山英雄好汉中,旗鼓相当的队友,后来一起南征北战,并立下了显赫战功。 最能表现杨志战斗力的一场武打情节便是他和索超的比武。话说,杨志到大名府之后,凭借自己出色的武艺,得到了梁中书的欣赏。梁中书见杨志是位值得提拔的人才,便有心让他当军中的副手。但是,梁中书担心军中士兵不服气,便让杨志和将士们在东郭门校场比武。杨志率先对战的便是军中副牌军周谨,俩人在枪法和箭术上都进行了比试,周谨不敌杨志而战败。梁中书便让周谨让位于杨志,梁中书这一决定让索超十分不服气,索超决定和杨志大比一场。俩人大战五十多回合,难分胜负。在杨志和索超大战中,足以看出杨志的利害之处。 在《水浒传》中,武松就是勇猛的代名词。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都可体现武松的功夫实力。他和杨志俩人同样骁勇善战,如果真要比试一场的话,俩人难分伯仲。 解读武松为什么打虎 武松,因为他勇打老虎,被人称为"行者武松"。他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虚构的人物,武松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扮演的是一个正面形象,他是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其中之一,他的形象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武松打虎"是武松第一次以勇猛、正义等姿态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他凭借自身的优势打赢了一只打老虎,赢得了威名,从此受人尊敬。武松为什么打虎,从武松个人来说,他的母亲被老虎吃了,为了报仇他必须和老虎搏斗,这样才是一个孝子的做法。从作者施耐庵的角度来说,武松打虎是作者为了刻画他的形象而设定的情节。为了使形象生动起来,武松必须打虎。只有武松打虎了,才能刻画出武松的有情有义,为后文怒杀西门庆和潘金莲做铺垫;才能刻画出武松的勇猛,为后文的大打蒋门神做铺垫;才能刻画出武松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之处,为后文武松大斗孙二娘和张青做铺垫。也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品质,武松才能成为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代表人物。倘若武松见到老虎就逃跑,全然不顾自己母亲的尸骨,一个胆小怯懦的人又怎能成为好汉的典型代表呢? 武松打虎是为了后文情节的需要,为后来的故事做准备。也是为了凸显人物勇猛机智、有情有义的形象。武松打虎是推动后文故事发展的一个不能缺少的情节。 武松断臂是怎么回事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敢作敢当,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武艺高强,是一位英雄,但是这样一位英雄命运多舛,坎坷一生,后来甚至是在战斗中失去了自己的左臂,但是武松的结果相对于后来被阴谋害死的梁山其他英雄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武松没有去汴京接受封赏,出家为僧了,据说活到了八十多岁。 武松断臂在原著中就有了,话说武松与宋江等人被朝廷招安一起去攻打方腊,在战斗之中武松一路杀来,正与郑彪交手,那包天师在马上看到了骁勇的武松,于是拿出了自己的宝剑,从空中飞下,直砍中了武松的左臂,武松被砍之后立刻晕倒了,鲁智深见了就将武松救下,武松这个时候已经昏死过去,等到武松醒来看到自己的左臂已经将要断了,还没有完全断掉,于是自己拿出戒刀将连着的左臂斩断。从此之后武松就成为了独臂武松。 在1998年拍摄的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是在乱战之中被方腊砍去了左臂的,武松在断臂之后不断的咆哮着,将一个个士兵打倒,然后冲过去用单臂擒住了方腊,可见其勇不可挡,丁海峰将武松断臂之后的疼痛、隐忍、咬牙切齿的恨意表达的淋漓尽致,并且武松在抓住方腊后才由于疼痛昏厥过去,与原著相似处比较多。 在2011年拍摄的新版《水浒传》中武松也是被方腊刺中了左臂,武松于是自己挥刀斩断了左臂,武松与方腊的大战演绎的精彩异常,陈龙将断臂后的疼痛演绎的非常到位,但是抓住方腊后露出了笑容让人有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