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作者的切身体会,从管理者必备能力、实现技术走向管理、目标管理、部门例会制度、高效团队打造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目标管理 部门例会 高效团队 人才培养 很多企业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队伍也不断壮大,管理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作为中层管理者的部门负责人,如何面临管理半径和管理复核加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1.沟通能力。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与上级、下级、部门之间等,工作生活中有效的沟通致关重要。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信息在部门、员工之间得以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化解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矛盾与不和谐。 2.组织协调能力。中层管理者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调动、激励和协调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关系,从而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管理者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一般包括组织能力、授权能力、冲突处理能力、激励下属能力。作为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觉察部属的情绪,并且及时排解,切勿等到对立加深、矛盾扩大后,才着手处理与排解。 3.执行能力。部门领导的执行力往往体现的是部门的执行力,作为部门负责人一定要能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工作意图、工作目标,围绕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并能合理调配本部门的资源,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计划能力。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分配员工去实施完成。作为部门负责人要做好部门计划的策划与制定、计划的分解与安排、资源的协调与运用,不断跟踪计划的实施情况。在计划的实施及检查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重要工作。 二、实现从技术向管理转型 很多企业的中层干部大多不是科班出身,都是从技术岗位走向管理岗位,他们的业务能力很强,但管理能力相对不足,要想从一名技术型骨干转变成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成功的实现角色换位、管理技能的培养、个人修炼。 实现转型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角色转换,克服专业技术人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在工作时,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关心"事",关注工作是否顺利完成,而管理者更应该关注是否充分挖掘了每个员工的最大潜力,团队成员是否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技术人员有明确的是非观,是非权责分明,而管理者则认为在管理中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只要不违背一些特定的原则就可以;技术人员做事往往只对事不对人,无论对客户还是上司,就事论事,不会变通,更不会因人而异,而管理者则坚持对事也对人,常常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技术人员往往很重视过程,而管理者则更强调工作的结果和价值所在;技术人员在工作方式上是"算加法",通常是完成一件事再去做另外一件,而管理者则是"算乘法",所有关键要素齐头并进,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要求配合完成,讲究协同作战。 三、做好目标管理 作为部门领导首先要系统全面地分解目标责任书,把部门目标分解到个人,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定期检查各人完成的情况,保证目标顺利完成,同时,管理者根据各人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可以更客观、更合理地对员工进行评价和奖励,从而大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部门例会制度 会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工作沟通的主要形式,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会议的重要性,正确的运用会议这一手段进行管理。部门要结合公司的例会,建立了一周一次的部门例会制度,在会议中及时把公司的任务下达到各组和个人,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看看上周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本周任务有何困难,调动资源,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 五、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部门员工队伍也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增加,部门着力把年轻人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红太阳集团在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方面的主要措施有: 对见习期的新大学生,安排专人集中培训及定向培养。为他们准备部门基础资料,安排他们熟悉和掌握指定的工作规范有关章节,安排部门高级技术人员定期检查讲解,同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輔助小车间,让新来同志熟悉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见习期结束,我们根据项目,由所在项目的专业负责人和审核人员负责培训。这样,年轻人接触的项目和中高级技术人员多,能够有效地学习、领会不同技术人员的科研经验和风格,开阔设计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持续改进,做一个有能力的中层管理者是目标,为了能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中层管理者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着眼实际,提高管理能力。作为中层干部,需要不断地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尤其要重视管理科学知识、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把我们部门打造成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团体,不折不扣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