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央电视台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季国宝欣赏


  2018年元旦,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节目以翔实的历史文物资料,生动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解说征服了观众,广受好评。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文物资源作用,让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文化成果,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策划制作播出。中国文物报社参与协助拍摄。
  摄制组从国内文博单位的百万件藏品中精选100件国宝,"以中国历史纪年为顺序,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跨越八千年。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用文物讲文化,用文物梳理文明,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对中华文明再认知过程,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国宝再发现之旅。"
  按照纪录片总导演徐欢的说法,精选的"这100件文物是推进或改变文明进程的见证,更承载着古人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透过它们可以一窥古人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我们所处的文明的发展脉络"。
  第一季25集纪录片,以17家文博单位珍藏的25件国宝为主线,解读了20家博物馆的数十件重要文物,红陶人头壶、贾湖骨笛、陶鹰鼎、蛋壳黑陶杯、红山玉龙、凌家滩玉版玉龟、良渚玉琮王、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后母戊鼎、妇好玉凤、鹗尊、利簋、何尊、玉组佩、三星堆青铜人像、青铜神树、"太阳神鸟"金饰、大克鼎、牛虎铜案、莲鹤方壶、曾侯乙尊盘、越王勾践剑、金银铜版兆域图、阳陵虎符、杜虎符……无一不是中国文物中的珍罕之物,堪称一场国家级文物的视觉盛宴。
  得节目组支持,《文物天地》本期刊出第一季中的25件主要文物及部分文字,以飨读者。
  1.西安半坡博物馆藏红陶人头壶(图一)
  高22.5、腹颈13.5、底颈6.3厘米。1953年发现于陕西省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6000-6500年前,是人类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纪元的实物见证。陶壶的人像难辨男女,这件器物既是壶,也是人的身体,宽大浑圆的腹部似乎隐喻着女性的丰腴身材与生育机能。人头壶后背呈扁圆形的管道,用于向壶内注水,眼睛和嘴巴则构成出水口,窄小的出水口降低了器物的实用性,暗示了这件陶壶或许还具有其他功能。
  2.河南博物院藏贾湖骨笛(图二)
  长23.1厘米,七孔。1987年出土于距今7800-9000年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1946-2001年,此地出土了三十多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这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乐器。早期的骨笛可能只是为了模仿鸟叫,以吸引猎物,后来变成了乐器。这支"中华第一笛",器形完整,器表因石化而晶莹亮洁。骨笛从最早的五孔,到后期的七孔甚至八孔,反映着文明的进化,七孔的贾湖骨笛让很多研究者改变了对中国古音乐的看法。
  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陶鹰鼎(图三)
  高35.8、口径23.3厘米。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由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犁地时发现。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物。
  早在6000年前,中国人的生活器具中,实用性与造型性已经可以达到如此美妙的融合。陶鹰鼎的尾巴和两只前爪巧妙地构成了鼎的三足,鹰的胸部和身体占鼎身的主要部分,内容即胸怀。陶鹰鼎的造型,带着上古的气息,也带着中原质朴的民风。
  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龙山蛋壳黑陶杯(图四)
  高22.6、口径9厘米。山东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这件蛋壳黑陶杯器壁非常薄,口沿处大约只有0.2-0.5毫米,杯下腹部里面还有陶丸,器形高挑、漂亮,是出土数量极少的龙山蛋壳陶中的名品,堪称千古绝唱。
  "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是考古学界对龙山时代黑陶杯的赞誉。考古出土的蛋壳黑陶杯造型各不相同,极致的工艺使黑陶杯独步天下,现在的技术还原原始的工艺,要达到如此极致的薄度,依然难以企及。薄壁的陶胎在快速旋转中非常容易破碎,做这类小型器皿,对快轮轮盘设备的精密性与旋转时的稳定性要求严格。这类蛋壳陶使用远古时期河湖中沉积的细泥,经反复淘洗,不含任何雜质。
  5.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红山玉龙(图五)
  高26、直径2.3-2.9厘米,C形,岫玉质。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红山文化出土的大量玉器,古朴、稚拙、简约、厚重,玉猪龙也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神秘形象。比红山更早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已发现有猪龙崇拜的陶片摆放造型,仰韶文化中也有龙虎贝壳陪葬坑。龙被描绘为几种动物复合而成的神兽,海阔天空中仿佛万物同源。玉龙形象的演变,体现了历代审美风尚的继承和延续。
  6.故宫博物院藏凌家滩玉版玉龟(图六)
  长9.4、高4.6、宽7.5、厚0.3-0.6厘米,玉质。1987年6月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极可能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占卜用具。出土时,玉版夹在玉龟壳中间,应为一套组合。玉龟分背甲和腹甲两部分,上面钻有数个左右对应的圆孔。玉版中部琢有小圆圈,并以直线一,准确分割为八等份,大圆外又有四个一,指向玉版的四角。玉龟和玉版表面上呈现出来似乎就是最简单的数字和方位,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数位及宇宙系统之谜。
  两片玉龟甲上均有钻孔,龟背数八,龟腹数五。如果上下叠加,中间是五,两侧各是四,与真实乌龟背甲数是一致的。玉版上八个方向表示方位,左右各五个钻孔。玉版中心的八角星符号,中国多个民族也有此符号。这些图形符号如同暗藏的自然规律的密码,等待人们去解开。
  7.浙江省博物馆藏良渚玉琮王(图七)
  高8.9、上射径17.6厘米,重6.5千克。体积、重量及纹饰均为现存玉琮之最,被称为"玉琮王"。1986年浙江省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新石器时代。
  从1936年开始,持续80多年的考古发掘最重大的发现,就是玉琮上雕刻的眼纹。最初,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一种类似饕餮的兽面纹饰。后来发现,在眼睛两侧,纤细的几乎被人忽略的纹饰,原来是一双人类的手。手掌连接着有些不合比例的胳臂,顺势而上,是极为罕见的神人兽面像。相似的图像在良渚大墓出土的玉器中陆续被发现。人们推测,这一图像莫非就是良渚文化的神徽?良渚出土玉器的种类超过40种,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目前仅仅出现在贵族大墓出土的几件玉器上,这是否意味着,墓的主人就是良渚古国的祭司?而雕刻有完整精美的神人兽面图像的玉琮,就是良渚人与天神沟通的圣物?
  8.洛阳博物馆藏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图八)
  长约16.5、宽8-12厘米。1984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11号墓。在略微拱起的弧形铜胎上,镶嵌了300多片绿松石,如今光洁依旧,绿松石大小只有几毫米,厚度1-2毫米,镶嵌技艺高超,其出现的夏代,甚至比东亚大陆的文字还早500年。二里头时期,铜开始用来铸造较大的器物。铜牌饰上的绿松石片,打磨成山字形、钩形、梯形、长条形、圆形,拼接出奇异的造型,依稀能辨识出触角、鼻子、眼睛。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图九)
  长26.5、最宽处2.3厘米。2005年河南安阳出土。这是中国博物馆现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商晚期,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王"是甲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之一。这片兽骨记录了商王的一次田猎。壬午日,王为了田猎而进入麦山之麓,捕获了一只野牛。
  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是重要的仪式。野牛体型巨大,难于捕获。为了纪念这次田猎,王将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并嵌入象征王权礼器的绿松石,彰显权威。
  商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其中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
  10.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后母戊鼎(图十)
  口长112、口宽79.2、壁厚6、连耳高133厘米,重832.84千克。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出土,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
  据学者研究,铸造这件青铜鼎所需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必须有巨大的熔炉。根据鼎身合范后的范线推测其制作方法有几种可能性,分铸而成,地坑式浇铸鼎身,后加铸鼎耳。难度是器身各部分的厚度不同,几种合金熔液,冷却的速度不同,必须要做好协调快速浇铸才能完成。当时的欧洲还没有进入罗马时期,苏美尔人最早进入青铜时代,他们的青铜主要用于制作日常用具。
  殷商时,"国家大事,在祀与戎",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祭礼器和武器,也开启了青铜时代的中国智造。多数专家认为"戊"是商王武丁王后妇姘的号,因为武丁另一位王后,妇好墓中出土的一对"后母辛"方鼎,二者的相似度很高。"鼎"后来逐渐成为象征国家和权力的传国重器,"问鼎""鼎盛""一言九鼎"等相关词语,成为庄严尊贵的指代。
  11.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妇好玉凤(图十一)
  長13.8、宽3.2、厚0.8厘米,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武丁是商代中期勤政开明的君主,他的时代被称为"武丁中兴"。妇好是武丁时著名的女人,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内容包括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询问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
  妇好墓随葬品丰富,数量达1928件,其中铜器468件,玉器755件,499件骨笄、铜镜、骨梳,精美的象牙杯、骨刻刀,绿松石、孔雀石、玛瑙珠等各色宝石,以及众多小巧可爱的石器。这件玉凤线条流畅,侧身回首,转顾生姿。殷墟妇好墓出土多件玉龙,而玉凤仅此一件。
  妇好并不是身居后官的弱女子,她参与国家大事,生前能征善战,经常主持各种大型祭祀。拥有自己的封地,经济独立,也向商王室纳贡。妇好33岁去世,武丁将其葬在自己办公的官室附近,并在墓上建了享堂"母辛宗",仅陪葬的货币——海贝就达6800余枚。
  12.河南博物院藏鹗尊(图十二)
  通高45.9、口径16.4厘米,青铜。1976年出土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鸮,就是猫头鹰,尊是古代的盛酒器。鹗尊头微昂,面朝天,双翅并拢,尾巴垂到地面,和两只粗壮的腿,构成了三个支撑点,通体遍布十几种形状各异的动物形象。有专家说,青铜鹗尊就是妇好的"代言人",见证着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猫头鹰是古代工艺品经常采用的原形,商代及商之前的历史时代里,石器、陶器、青铜器中都能见到精美的鹗形。鹗尊被加工得格外的醒目、夸张,锐利的嘴巴,狞厉的面部,粗壮的腿足,繁缛的纹饰等强调了鹗的威慑力。
  在商代,鹗是商人喜爱和崇拜的一种神圣的鸟。有些专家认为商人把"鹗"推崇为"战神鸟",是克敌制胜的象征。也有专家认为商人把"鹗"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13.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利簋(图十三)
  通高28、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零口镇。利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是周武王赏赐给利的青铜所铸而成,故名为"利簋"。利的官职在当时叫"有司",即部门主管。
  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谷物类主食。西周等级森严,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礼制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藏礼于器"。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
  利簋珍贵之处在于底部的铭文,揭晓了武王征商的时间。"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岁鼎",即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这一历史学的著名悬案终于告破,利簋居功至伟,可以说它刻下了商周的界碑。
  14.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何尊(图十四)
  高38.8、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
  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今河南洛阳)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成王于丙戌日在京官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成王赏赐何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
  说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原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四字,是"中国"两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15.山西博物院藏玉组佩(图十五)
  长约170、最大璜长15.8厘米。1993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墓主人为晋穆侯次夫人。玉组佩由玉璜、玉管、料珠、玛瑙管等204件组成,以45件玉璜为主体,是出土玉组佩中使用玉璜最多者。有学者指出,玉组佩指周秦之时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是国君或高级贵族区别贵贱、等级的标志和象征。
  西周的人们严格遵照等级,将礼制体现在服饰上。身份越高贵,身上的玉组佩便越长越复杂,走路的步伐就越小,走得也越慢。
  16.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三星堆青铜人像(图十六)
  通宽22.4、通高45.8厘米,距今约3000-5000年。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57尊大小不一的青铜头像,分为圆顶、平顶和金面三类,普遍表情凝重,特征鲜明:眼睛突出,嘴唇薄,耳垂全都有孔。这件青铜人像圆顶金面,从铜像面部的凹线轮廓看,似面部本身已铸出蒙至头顶、仅留顶心的连体铜面罩。金面罩则系附粘在此面罩上的,极薄,仅存右额及左脸部分。人像脑后有一发笄,上下端均残缺。
  出土的圆顶头像戴着帽箍,个别脑后附带卷状物,如同盘起来的发髻。平顶头像有的脑后编发辫,大部分戴素面无纹帽。其中一尊头像的帽子上有回纹图案装饰。带盘头帽的,属于典型的川蜀特征。
  金面头像仅出土了四尊,金色大部分已脱落,只有一尊基本完整。金色是用黄金捶拓成金箔,以生漆调和石灰做黏合剂,贴附于面具表面。
  三星堆文明晚期,中原王朝正处于殷商时代。战国晚期,伴随着秦统一六国的步伐,古蜀被秦国所并。
  17.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三星堆青铜神树(图十七)
  树干残高359、通高396厘米,距今约3000-5000年。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
  青铜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撅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0"纹与云气纹。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有直接天宇之势。树分三层,每层3枝,共9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27枚果实,九只鸟。树侧有一条沿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
  器物所要表达的意图超出人们的经验。从另一株至今只修复出下半段的青铜神树底座,能看到更多隐喻和象征。它的三面各有一跪坐铜人像,前臂残缺,参照出土的其他青铜人物来推测,很可能是双臂前伸手持礼器如璋、琮等,表现祭祀仪式的情境。
  18.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太阳神鸟"金饰(图十八)
  外径12.5、内径5.29、厚0.02厘米,金箔含金量94.2%,重20克,距今约3000年。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金饰呈圆形,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鸟头、爪较大,颈、腿长且粗,身体较小,翅膀短小,啄微下钩,短尾下垂,爪有三趾。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太阳神鸟金箔"发现于专门用于祭祀的滨河场地,祭祀坑中放满了成堆的巨大象牙、鹿角、野猪獠牙、玉器、金器、石器。
  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19.上海博物馆藏大克鼎(图十九)
  高93.1、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西周中期(孝王时期)制作。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窖藏,一起出土的有小克鼎、钟等器,是举世闻名的国宝。1951年潘达于捐赠。
  又称膳夫克鼎,鼎腹内壁铸有2段28行290字的铭文,第一段为膳夫克颂扬祖父辅协周室的功绩,第二段记录克任膳夫以来受孝王的赏赐。鼎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
  鼎在周代是最重要的礼器,皇室和贵族常把重要的事件,刻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大克鼎的铭文内容,涉及西周官制、礼仪、土地制度等,除了历史价值,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
  20.云南省博物馆藏牛虎铜案(图二十)
  高43、長76厘米。1972年出土于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24号墓。
  古滇国的兴盛期在战国至汉武帝近五百年间,地处云南滇池附近。关于滇国的文字记载寥寥可数,但通过出土的青铜器,可以触摸到这个神秘的国度。牛虎铜案几近完美的造型呈现了一个血腥的瞬间:一只猛虎用力撕咬着母牛的尾部,母牛隐忍着和老虎僵持,死亡显而易见,但它要护住肚子下的小牛。这件牛虎铜案是古滇国祭祀时用于置放祭品的礼器,作为沟通神灵的神圣之物,它表达了古滇人对生死的看法:死亡中,孕育着新生,生命是在不断地代谢,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繁衍的渴望,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牛虎博弈的场景被古滇国广泛运用于青铜器上,随着时间的脉络,能清晰地解读到:古滇国青铜器从表达神性到表达人性的变化,逐渐从神坛走向了人间。铸造于西汉的贮贝器,牛与虎的故事还在上演,但结局已经完全不同。大量现实生活的场景,祭祀、战争、狩猎,不仅是古滇人生活的缩影,更是滇王和贵族们权力的表现。
  21.河南博物院藏莲鹤方壶(图二十一)
  高120、口径31厘米,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城关李家楼村郑公大墓。
  莲鹤方壶是一件盛酒器,底座是两只侧首吐舌的怪兽。壶体四面还各有一只神兽。壶颈两侧装饰龙形双耳。纹饰狰狞恐怖,令人望而生畏。
  壶体上,现实中具有攻击力的蛇、虎等,加上幻想中的翅膀,巨目,组合成当时流行的兽面纹,蟠螭纹。大睁着的兽目,彼此缠绕的无角龙,长有双角、双翼的怪兽,他们冲出了当时创作者最纯真直觉的幻想,就像模板一样,装饰在当时各类青铜器上,把青铜器"打扮"得恐怖吓人,以展示所有者的威严和地位。
  方壶顶部则展现了一幅怒放的荷花中站着一只欲飞仙鹤的场景,工匠将荷花盛开在青铜器上,凝重得以盛开成一种轻盈。
  汉代以来,青铜器逐渐为铁器、漆器和瓷器所取代。
  22.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尊盘(图二十二)
  尊高33.1、口宽62厘米,盘高24、宽57.6厘米,深12厘米。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的标志作品,被誉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铜尊上34个部件经56处铸接、焊接而成,尊体上装饰28条蟠龙、32条蟠螭,颈部刻"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从铭文可知,尊和盘是曾侯乙生前的用器,合称曾侯乙尊盘。尊盘通体以陶范浑铸而成,尊足等附件另行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与尊体焊在一起。尊颈附饰是由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样构成,属于熔模铸件。
  参与曾侯乙墓发掘工作的黄金洲,20年间用失蜡法成功铸造了一比一的复制品后,揭开了尊盘的制造之谜。
  23.湖北省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图二十三)
  长55.7、宽4.6、柄长8.4厘米,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
  剑身上镀有一层含铬的金属,千年不锈,此剑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绿松石。
  中国历史上有两把名剑,一把是越王勾践,另一把是吴王夫差剑,这两把剑和两个人,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吴越争霸。越王勾践最终吞并了吴国,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
  24.河北博物院藏错金银铜版兆域图(图二十四)
  长约94、宽约48厘米,平均厚约1厘米,战国时期中山国铜器。1983年10月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中山国古墓。
  这是一块铜板地图,地图比例为1:500,是已知最古老的建筑平面设计图,设计了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臖的陵园。"兆域"指"陵墓区"。铜版上的图文以金银镶嵌,正面为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背面中部有一对铺首。陵园包括三座大墓、两座中墓的名称、大小以及四座官室、内官垣、中官垣的尺寸、距离。铜版上记述了中山王颁布修建陵园的诏令。
  兆域图上标有"尺"和"步"两种度量单位。"尺"标示的建筑严格遵照比例尺绘制,比值为1:500。可惜的是,兆域图的愿景未能实现,只建造完臖和哀后墓,中山国便被覆灭。
  25.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阳陵虎符(图二十五)、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杜虎符(图二十六)
  "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左右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两半相合,即为凭证。古代兵符多制成虎形,出土最早的符节实物出自战国时期。虎符意味着军权,见符即见君。
  秦阳陵虎符,长8.9、宽2.1、高3.4厘米,传出土于山东临城。虎符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以青铜铸成卧虎状,一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需要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陽陵是秦时的郡名,现今陕西省高陵县,此符应是秦始皇统治时代的用品,被授予驻守阳陵的将领。
  秦杜虎符,长9.5、高4.4厘米,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南郊杜城村。杜虎符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小篆铭文9行共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
网站目录投稿: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