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不仅是活跃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其文化素质,培养文化人才的关键,而且是推动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扎实推进职工文化、企业文化乃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为了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中之重。本文按照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指出当前形势下加快文化阵地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存在问题,并对当前进行文化阵地建设应该坚持的方针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在措施方面,从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文化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文化;措施;文化阵地建设 一、当前形势下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阵地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久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上升,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提升。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随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出,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目标,也为文化阵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文化阵地可以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属文化平台可以根据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创作出多元的艺术作品,是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有效载体。 (二)文化阵地建设是缩短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 经济的差距有赖于地区长久的发展,文化作为一项有力举措,具有缩小差距的巨大潜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明确指出,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特别是以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由此可见,让更多处于欠发达地区的群众享受文化带来的成果,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三)文化阵地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的必要措施 良好的文化阵地建设,能够将党中央、国家路线政策方针进行传达,有利于群众接收、学习和领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良好的文化阵地能够让更多的群众接收到先进文化、前沿科技及最新知识补充,能够实现民主法制、理想信念等的有效传达,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文化意识,进一步提升参与建设热情,最终将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上述内容的实现是基于文化阵地建设的。 二、当前文化阵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阵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脱节,在文化阵地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的出现也与认识不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处在物质基础发展时期资金有限,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问题现实存在,资金紧张,体弱难支。 (二)陣地建设人员不足 众所周知,一项工作的进行,是需要有团队支撑的,特别是需要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文化队伍。但由于当前文化建设较之于经济发展而言,还处于弱势地位,致使文化阵地建设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专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对于文化阵地的建设也日渐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地区,文化"三馆"设施依旧陈旧且匮乏,文化阵地建设更是遥遥无期。 (三)阵地建设体制尚不完善 由于受到党组织属地管理,行政隶属政府领导,业务受主管部门指导模式的影响,致使文化阵地建设处于不愿管或是管不着的境地,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建设亟待完善。特别是受到资金、人才、设施等的影响,致使文化阵地功能不断减弱,现有阵地流失,群众热情下降。尤其是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欠发达地区,群众工作之余文化生活依然较为单一。 三、文化阵地建设对策 (一)明确专业导向,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是否能够有效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有效构建群众文化活动基础,核心之意在于人才。因此,在建设文化阵地时,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各级领导部门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专门机构主管文化阵地建设,并选配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要进一步拓宽用人范围,特别是要选派一些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文化队伍,真正使文化阵地建设在提升高度的同时接地气,顺民意。 (二)树立大众理念,有效盘活可利用资源 我们都知道,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主力机构,是文化形成的重要源头,是文化的创造者。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应当使其作为文化阵地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加以利用,不断构建丰富、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使其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三)明确针对性导向,要根据受众类别进行分类,促进文化活动特色化 要把握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分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群众普遍进城务工,已成为城镇化进程常态。在文化阵地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城镇和乡村两大块阵地建设,并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创造出适宜于两者的不同内涵、不同形式的文化内容。 (四)建立健全制度导向,不断完善阵地建设体制机制 要确保文化阵地建设常抓常新,就要有具体抓,抓具体,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好成效的精神,出台相关规章制度予以规范。要面向基层推进群众文化惠民工程,确保文化建设长效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 埃尔.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