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三朝圣人朱熹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圣人


  一提到朱熹,是男人就不禁兴奋。
  为什么?
  一边是正经的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宗师级人物,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元、明、清三朝将他奉为圣人,作品成为科举考试指定教材,世人尊称"朱子",是除了孔子之外的第二人!
  一边又是扒灰、小寡妇、小尼姑的绯色流言。
  就好像学生在夜总会隐隐约约看见白发老教授搂着失足姑娘,不由伸直了舌头。
  刺激啊!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歪着脑袋、点着头,露出一个"大家都明白"的眼神。
  仿佛一代大儒朱熹就是这样一个人,满腹的经纶,地位无人能及,却干着与形象极为不符的事情,让人跌破了眼镜。
  《宋史》第三十七卷记载:庆元二年(1196),监察御史沈继祖上奏宋宁宗,说朱熹是个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说他"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
  意思是,朱熹诱引两名尼姑作妾,在官场上还明目张胆的一起同行;又将死了丈夫的儿媳搞怀了孕,要皇上杀朱熹的头。
  朱熹毕生的理论归结一句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你天天喊着叫大家灭了心中的欲望,自己却逆行而上,与尼姑勾肩搭背,又扒灰自己的儿媳,让别人灭欲,自己的欲咋这么强呢?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元党案"。
  这件事让朱熹颜面扫尽,几年后郁郁而终。
  到底是政治对手的栽赃嫁祸、恶意抹黑,还是朱熹本身就是个伪君子呢?
  看完此篇,你会发现,圣人的另一面。
  1:
  先上一道硬菜。   上学时,我们都读过这首诗。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在泗水之滨游玩,风景独好,别人都在看美女,我却关注这美景,一时忽略了身边来往的的美女。   东风吹起一池春水,人们都能看出春的面貌,环顾四周,视野中万紫千红的所在,不正是百花齐放的春景么?   上学时,老师一般都会告诉你,这是一首描述游玩风景的名句,把春天的景色描写的特别美,特别有诗意,辞藻华丽,景色很有画面感。   特别是末尾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天不就是万紫千红,千花争艳的季节嘛。   笔者年少不经事时也这么认为,这首诗写的多好啊,多美啊,传颂了千年。   等我逐渐长大,经历了很多事之后,才发现,老师的解读原来是:吹牛逼。   这首诗是赤裸裸的追星表白诗,是朱熹先生对偶像的崇拜、执迷而创作的诗篇,我们自作多情了。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绍兴和议》,领土以淮水为界。   泗水在淮水之北。   那个地段是不允许旅游的,容易出命案,就算你敢去,人家金国也不给你发签证啊。   就像现在,你要是去地雷丛生的阿富汗旅游看风景,人家不说你傻逼,也会说你是脑积水。   朱熹是真的想去,但是真去不了。   那个地方是孔圣人曾经讲学的地方,是偶像生活过的地方,让人向往,让人痴迷。   偶像用过的茅坑一定也是香的。   可惜,现在那个地方太危险了。   咋办呢?   神游呗。   我就像一只蝴蝶,飞到了泗水之畔,当年孔老夫子传道授业的地方。   听着孔夫子讲学,我陶醉了,这辈子要是不能将儒学发扬光大,那就白活了!   所以,人家那不是写景,是寄遇理想、发扬儒学!   朱熹很委屈,这多大的目标啊,哪来的时间小寡妇、小尼姑的?   又要考清华,又要谈恋爱,还必须脚踏两条船以上,哪来时间呢。   笔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们: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2:
  朱熹老爹进士及第,享受到了当官的好处,对儿子的教育很上心。   朱熹刚刚会讲话,老爹就指着天对他说:"儿子,这是天。"   "哦。"朱熹抬头望天,竟然发出了令人惊诧的疑问,"天上面是什么?"(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   老爹大惊,人家都是要上天,你这是要破天吗?   老爹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呢?   于是夸奖了一番,说孩子你问的很好,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转身,自己写了篇自责的文章:成年人的崩塌,就是不懂装懂。   读《孝经》的时候,朱熹感觉写得好有道理啊,忍不住题了一句:做不到我就不是人。(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小小年纪就深明孝道。还能扒灰?还能强娶小尼姑?勾引小寡妇?   看看现在的熊孩子,三岁上房揭瓦,五岁下海捉鳖,八岁离家出走,十岁谈情说爱。   这是童年人的崩塌啊。   由于朱熹聪明好学,十八岁就中了进士。   "是时候大展拳脚了!"   朱熹一当官就迫不及待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泉州同安县当主簿的时候,朱熹收了一大帮好学生,建了"教思堂"讲学。(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   在古代,讲学就相当于结党。   虽然只是一帮学生,也没什么影响力,但是架不住以后脑子一发热啊。   这要是给你弄个桃李满天下的,能行么?   好学生都被你收去了,剩下那帮遛狗提鸟的谁要啊?   为了优秀的生源,清华北大每年都是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刀光剑影。   不光收好学生,朱熹还禁止妇女随便出家当尼姑(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那种尼姑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这和现在足浴店门口坐着的小姐姐一个意思。   不过质量更好,更隐蔽。   当官的上班多累啊,休假的时候正好去放松一下。   朱熹说不行:"影响市容市貌。"   其他官员那个气啊!   你不好这口,别碍着我们行么?   有人会问不是还有合法的机构么?这也不影响。   自古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职业的哪有良家好。   做官的讲究大家都过得去,图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朱熹这么做简直旁若无人,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受到了同安县官员的排挤。   他不是一个轻易说放弃的人,但实在待不下去了,任满就不做了,还是让我打理打理祠观好了(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   好一个扫地僧!   反正不耽误教学生、发扬儒学,当官每天勾心斗角的,累得慌。   当年作为偶像的孔子不也是无官一身轻?想到偶像都是这么做的,朱熹决定效仿。   不能让当官耽误发扬儒学的大任。   此后,朝廷屡有任命,朱熹大都推辞。   朱熹的性格不适合官场,但是治学还是很给力的。   他的诗词往往能够反映做人治学的道理,比如下面三首诗:   《偶题三首》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我打开别墅的房门,外面青山上的草木青翠欲滴,很美;就是山太高了,只能看到半山腰的云。你们只晓得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知道云从哪里来的吧?   瀑布喷涌发出的声音好像打雷一样,怪吓人的。断枝枯草没办法停船,只好随着碧水独自流浪,冷啊!   我沿着小溪走,想看看源头在哪里。可是走到头我却迷惑了,原来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算了,还是欣赏景色好了。   诗的意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有根源、奋斗才能成功、寻求真理需要融会贯通。   貌似我们都知道。   不过人家那是诗,还是成串的诗,一上来就给你三首,这档次明显就上去了。   3:
  虽然不当官了,朱熹还是关心国家大事的。   宋孝宗即位的时候(1162年),下诏朝臣直言朝政得失。(孝宗即位,诏求直言)   我们有一说一,直接说我行不行吧,别藏着掖着。但如果瞎说,我非打死你不可。   朱熹想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啊,自己的思想要是被皇帝认可了,岂不是能像董仲舒一样,既能发扬儒学又能名留青史?   于是上书言事。   皇上你虽然为政没有什么过失,但是也要熟知帝王之术,更要修明朝政,外面那帮人你也要早点想办法干掉他们!(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朝政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   抵御外敌的计策之所以没有早日定下,都是那帮讲和之人耽误的。(修攘之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误之也)。   只要任用贤能的人,不把钱和地给金人,过不了几年,国富民强的我们打败他们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数年之后,国富兵强,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   皇帝下诏那是表明好好治理国家的决心,走走形式,意思意思得了。   大臣配合着尧舜禹汤,再来个《上林赋》一样的转折,把皇帝哄开心了也就差不多了。   这还来个较真的,难道我们不知道么?   这就得罪了一向在朝廷中势大的讲和派。   就这样还不算,朱熹最后补了一点建议来了个通杀。   现在当官的都狼狈为奸、贪赃枉法,主要都是宰相、台谏的亲朋好友。失势的也就算了,还在当权的那些人怎么说?您自己去看看吧!(今之监司,奸赃狼籍、肆虐以病民者,莫非宰执、台谏之亲旧宾客。其已失势者,既按见其交私之状而斥去之;尚在势者,岂无其人,顾陛下无自而知之耳。)   只要是当官的,哪一个能够一干二净?   可以说朱熹基本得罪了所有的官员。   但是朱熹不慌,稳得很。   我不在编制之内,你们还能把我发配边疆吗?   上书结果自然是一枝独秀,皇帝看了印象很深刻,隆兴元年(1163),又把朱熹喊了过来咨询一下。(隆兴元年,复召,入对)   朱熹早有准备,也不说其他有的没的,就是强调之前上书的两点。   皇上,你要好好打理朝政,不能忘记国耻,早日干掉金国。(且陈古先圣王所以强本折冲、威制远人之道)   当时宰相汤思退正商量着议和呢,你这上书什么意思,让我怎么做人?   给你个武学博士,等着上任吧。(除熹武学博士,待次)   一等就是两年,到了乾道元年(1165),宰相洪适又是主张议和的。   朱熹想这动不动就议和,和我的主张完全不一样啊!   还催我上任?拜拜了您(促就职,既至而洪适为相,复主和,论不合,归)。   乾道三年(1167),陈俊卿、刘珙推荐朱熹做枢密院编修官,等着上任呢,不巧妻子亡故,回家。   六年(1170),工部侍郎胡铨推荐,以服丧期未满为由,不去。(以未终丧辞)   七年(1171),再次被召请,以薪水太差,养不了家为由,不去。(复召,以禄不及养辞)   九年(1173),宰相梁克家亲自邀请,没什么理由,就是不想去。(梁克家相,申前命,又辞)   宋孝宗都被感动了,你也太淡泊了,不让你做其他的,整个台州崇道观的主管当当可以吧?   朱熹大概觉得人家这么热情,自己老是推辞也不好意思,终于在淳熙元年(1174)接受了任命。   皇帝和一干大臣欣喜若狂啊,这个满腹经纶的国宝终于肯做官了。   刚上任就被小人谗毁,心情郁闷不已,朱熹第二年又辞职跑武夷山去了。(乃因熹再辞,即从其请,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越有才的人越有精神洁癖,受不了别人说自己的不好。   淳熙五年(1178),宰相史浩任命朱熹担任南康知军,不去,没啥理由,反正没心情。   宋孝宗这回生气了,亲自下旨让朱熹赴任:"这么不给面子,给我马上滚去上任!"   4:
  朱熹一看老板发火了,赶紧赴任,正好那年不下雨,在朱熹的打理下救活了很多人。(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朱熹又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重新修好,再次讲学。   那时候朱熹可是大名人了,学生很多,老师不够。咋办?   此时陆九渊正好来找朱熹切磋学术。   陆九渊是"心学"开山鼻祖,崇尚宇宙即我,我即宇宙的学说,跟爱因斯坦一样,开了天眼。   这种学说一听就很玄乎,很多玄乎的人就奉他为圣明,当时名气与朱熹差不多,但二人意见不合,都是名人,争的就是粉丝,经常吵架。   明朝的王阳明后来将他的学说发扬光大。   朱熹一边沏茶一边说:"来啦老弟,我这人手不够,你来的正好,帮帮忙上上课。"   陆九渊抿了一口茶:"老哥你开口了,这忙我一定帮!"   回过头对书童抱怨:今天来的真不是时候。   朱陆两人相识于淳熙二年(1175),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辩论。   史称鹅湖之会。   据说陆九渊还略占上风,倘若当年笔者我在场的话,局势还有可能会扭转。   后来朱熹为此专门写了首诗吹了一下陆九渊。   《鹅湖寺和陆子寿》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老陆你崇高的道德修养我一向钦佩,三年了我一直很想你。我有时拄着手杖走出山谷张望,没想到你翻山越岭来看我。   我们相互讨论旧的学问,切磋新的知识。当我们讨论到非常精深的地方,我就感觉自己要超神了。   是谁说古今之人无法感应?这一点我绝不相信!   这首诗一方面赞扬了陆九渊,很明显;另一方面,我也不差,自我夸赞的比较隐晦。   淳熙六年(1179),夏天大旱,朱熹认为是皇帝管理的不好,于是上书。   朱熹:"皇上,灾祸早晚要来,只有你还不知道。"(莫大之祸,必至之忧,近在朝夕,而陛下独未之知)   "这夏天这么热不旱才怪!"宋孝宗很生气,你还给我扣个大帽子?"怪我喽?"   朱熹得知皇帝很生气,马上请辞:"皇上我错了,你让我回家吧。"   "不许,我就知道你是故意的。"宋孝宗生气归生气,知道朱熹是个有能力的倔驴,也没跟他一般见识。   此后朱熹担任赈灾大使、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解救各地灾民。   皇帝都亲自夸奖:"朱熹还是棒棒的。"(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又补了一句:就是比较倔。   朱熹视察到台州的时候,很多人控告知州唐仲友违法,调查之后发现都是真事。   当时唐仲友正收拾行李准备赴任江西提刑,联名保荐的有吏部尚书郑丙、侍御史张大经,宰相王淮还是他亲家。   那又怎样?我朱熹会怕么?   上书,撤他的官,治他的罪!   为了坐实他的罪责,还把与他相好的妓女严蕊抓来严刑拷打,把人家打得半死。(一再受杖,委顿几死)   看来斯文人下起手来也没轻没重啊!   谁知这个严蕊还挺有骨气,就是不招与唐仲友有染,意思是卖身不卖友,不能出卖了朋友。   朱熹就许以富贵,严蕊还是不从,无奈,放人。   出来后,严蕊写了首《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朱熹一看这位失足妇女如此刚烈,也没啥办法,只能继续从唐仲友身上下手,前前后后六道奏章,朱熹啥事没干,就要跟他刚到底。   宰相王淮很无奈,只能撤了唐仲友的江西提刑,你行,你上吧(淮不得已,夺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   朱熹才不想当什么江西提刑,还是照旧给我找个道观让我管管吧。(辞不拜,遂归,且乞奉祠)   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朱熹高洁的操守,真正的君子从不畏惧权势。   伪君子你让他意思意思还行,真要这么干才是傻子。   官场上少不了圆滑二字,朱熹这么倔,很快就受到了宰相王淮的反击。   先是郑丙上书诋毁程氏学说来败坏朱熹。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诋毁程学就是在影射朱熹。   被王淮提拔为监察御史的陈贾也在皇帝面前抨击伪道学。   兜了个大圈子其实都是在骂朱熹。   朱熹不带怕的,本来我就不想当官,弹劾、谗言什么的无所谓。   之前几次面圣,碍于时间关系,朱熹觉得还没有表达清楚,索性整理一下,密奏皇帝。(始,熹尝以为口陈之说有所未尽,乞具封事以闻)   洋洋洒洒一大篇,提了六点建议。   宋孝宗衣服都脱了,准备上床了都,一听到是朱熹的奏章:"快,拿过来!"   第二天皇帝就任命朱熹主管太一宫,兼任崇政殿说书,朱熹又不去。   那任命你为秘阁修撰,管理外地的宫观可以吧?(除秘阁修撰,奉外祠)   行吧。   稍微有点勉强。   宋孝宗是南宋第二任皇帝,勤政有为,被后世誉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朱熹运气挺不错的,大半辈子碰到个好皇帝,不仅胸襟宽广,能接受比较直白的建议,还能明辨是非,无视谗言。   可是,朱熹的运气不会一直这么好。   5:
  1189年,宋光宗即位,任命时年五十九岁的朱熹为江东转运副使,又不去。   宋光宗早就从老爹那里了解到这位老夫子的脾性,也不难为你,去做漳州知州吧。(除江东转运副使,以疾辞,改知漳州)   到任后,朱熹减赋,重整礼仪,大兴教育,一系列操作之后,漳州GDP瞬间飞起。   又推行经界法,就是将土地划清界限,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这不是挡了地主豪强的财路么?在他们的阻止下,朱熹只能先在漳州推行。   第二年因为痛失爱子,朱熹辞官请求看管道观,又做上了老本行。(以子丧请祠)   绍熙五年(1193),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声势估计蛮大的,朝廷马上想到任命朱熹潭洲知州,让他去治理。   本来朱熹不想去的,经界法你还没给我推行呢?还想我给你办事?   宰相都请不动他,宋光宗只得亲自下旨:"老朱啊,长沙是国家很重要的屏障,只有像你这么有贤能的人才能治理。您老还是快点去吧!"(有旨:"长沙巨屏,得贤为重。")   皇帝都下旨了,朱熹想再不去就不够意思了,上任之后派人告诉起义军:"好了好了,我来了,你们投降吧。"   朱熹采用招抚的怀柔政策,加上起义军败相已露,很快,起义军首领还真投降了。   其他人要斩杀起义军首领,朱熹顶着压力践行自己的诺言,亲自面见皇帝,要求"毋失大信"。   真是个守信用的谦谦君子。   朱熹申明朝廷法律,加强武备力量,惩治奸吏,打击地主。(申敕令,严武备,戢奸吏,抑豪民)   完事之后还是老规矩,修好岳麓书院,讲学。   1194年,宋光宗驾崩,儿子宋宁宗即位,召朱熹为焕章阁待制、侍讲。   就是皇帝的老师。   朱熹不想去啊,去了肯定讲实话,肯定都不喜欢听,说不准还要被骂一顿,再让我走人。   结果果然和朱熹想得差不多。   庆元二年(1196),监察御史沈继祖诬告朱熹十大罪状,宁宗下诏削去朱熹所有职位。(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   朱熹很委屈,早说了不想去的,我一讲实话你们就要削我。   并不是每位皇帝都如同孝宗那样明辨是非的,不然南宋也不至于此。   朱熹当焕章阁待制、侍讲的46天里,一要宋宁宗正心诚意,二要他读经穷理,三又指出韩侂胄权势滔天,让宁宗给处理一下。   学问高深的一代大儒,在官场上还是阅历太浅,你树敌太多了,这次你要搞韩侂胄,是个错上加错的举动。   韩侂胄(tuō zhòu)是谁?   韩侂胄其实是个抗战派,追封过岳飞,削过秦桧的官爵,也启用过辛弃疾、陆游等主战派北伐,因为抗金,他自己的头都被砍了送去金国。   韩侂胄为什么要干倒朱老夫子这样一个做学问的人?   韩侂胄与赵汝愚一起扶持宋宁宗上位,两人既是同谋又是对手,赵汝愚当了宰相,二人更成为政治对手,为了各自的政治势力互相争斗。   而朱老夫子就站队到了赵汝愚一方,成为赵汝愚的知己,赵汝愚也大力推行理学。   韩侂胄当然会反击,一方面禁绝朱熹理学,一方面打击以赵汝愚为代表的大臣。   不幸的是,赵汝愚被贬后先行病逝,韩侂胄为了削除赵汝愚的影响,加之朱熹老为赵汝愚讲话贬斥自己,他决定对朱熹和他的理学下手。   朱老夫子向来不畏惧权势,这辈子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到了晚年,终于被蛇咬了,晚节不保。   史称"庆元党禁"。   韩侂胄让监察御史沈继祖状告朱熹十大罪状,包括:"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纳尼为妾"、"家妇不夫而孕"等。   特别是最后两条罪名,勾引尼姑作妾,让儿媳怀孕,简直是斯文败类啊。   朱老夫子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些事呢?   6:
  朱老夫子嫉恶如仇,学问又高,社会地位又高,按说不会做这些令人不齿的事情。   毕竟人家什么都有了,是吧,没必要给自己脸上抹黑吧。   后来京东的大强子出了那"裆事",笔者才明白,我们的想法太幼稚了。   地位、钱财、形象这些并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拥有的,同样,人家背后的一面也是我们所不知的。   朱熹后来给皇上上表,承认了部分的罪状,比如纳尼为妾、私故人财等,并写下保证书:深省昨非,细寻今是。   按照之前的表现,朝廷屡次任命,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掉头走人的性格,朱熹没必要违心认罪,如果自己没做,肯定是坚持一身的傲骨才对,不至于低三下四跟皇上保证。   而且以当时的朱熹身份,皇帝的老师,儒学大师,全民偶像,没有真凭实据,谁敢信口雌黄?   只能说明,有些事包不住了。   自此,朱熹的形象一落千丈,这与他倡导的"儒学"思想大相径庭,被大家认为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皇帝宋宁宗最终也批准了弹劾,让朱熹回家,并将理学定义为"伪学",理学弟子一概不能为官,理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不过那个时候朱熹已经年近七十了,半只脚都在土里了。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把剩下的时间全部交给著书立说。   在和学生一起乘船南下回到古田时,朱熹触景生情,写下下面的诗。   《水口行舟》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漂在江上,天上下雨,我披上蓑衣。江上风急浪高,我躲在船舱里瑟瑟发抖,看不到外面的景色。   天一亮,我赶忙走出船舱仔细观看,原来山还是那山,树还是那树,一点没变。   江两岸的山峦上,树绿得要命;春天山上的景色很漂亮,就是安静的可怕,水也静静地流淌。   一只小船冲破了烟波,它要驶向何方?两岸的山中不时传来杜鹃的啼鸣。   两首都是哲理诗,寄予了朱熹的愿望:风雨过后,希望能看到彩虹。   可是,彩虹还没看到,自己就一命呜呼了。   1200年入春后,朱熹足疾复发,病情恶化,左右眼基本失明,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去世。   局势终于在朱熹死后发生了改变。   去世后,韩侂胄的学生、著名诗人将领辛弃疾跋涉千里前去祭奠,并留下祭文: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韩侂胄在众人的劝说下,也逐渐对理学解禁。   朝廷也将朱熹平反,追封信国公。   朱熹一生著述颇多,建立书院讲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纵有一些个人瑕疵也不重要了。   从元朝开始,元、明、清三朝都将朱熹的"理学"作为官方思想治理天下,朱熹被奉为"朱子"。   元朝修《宋史》时,理学弟子将韩侂胄列为"奸臣",将十大罪状定性为"诬告",朱熹被官方神化。   历史总是有个轮回。   【长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章无计的诗词江湖】   关注我 更多内容好看。
网站目录投稿: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