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公司名源自着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这是种暗示和佐证:他是一个擅长解读时代的人。 "德不孤,必有邻"。 吕良维清楚地记得,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他曾经是习酒子弟校的一位语文教师,如今是习酒最杰出的经销商之一。 借助与习酒的关联,吕良维30年间由士入商。在洞察人与人、人与时代之间关系的同时,塑造了属于自己的杯酒人生和经商之道。 贵阳三点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良维 杯中窥人 吕良维是土生土长的习水人,他与酒的关系,在没有踏入商界之前就开始了。而习酒正是解读他的一个切口。 带着士人气质的他,从教师到秘书,再从秘书到销售员,一步步成为习酒分公司经理,再到习酒经销商。在他看来,这一系列角色转变强化了他的家国情怀、形成了市场意识和拓宽了视野。 时间回到八十年代末。那时,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十年,但对广大的内陆省份而言,改革开放好比《四世同堂》的结尾:槐树叶儿拂拂地在摇曳,起风了。但还没看见雨。 由于贵州的地理位置,在当时的情况下,人员流动很小,更别说习水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习水人都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守着贫困艰辛地度过一生。而习酒,给予了吕良维一个平台。在九十年代初,吕良维先后担任了习酒华北地区营销员和中南地区负责人,这让他第一次认真地看了看这个世界,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9年,面对人生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吕良维选择了走进市场。他说这与习酒的感情无关,"习水与我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关系,而习酒与我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吕良维说。他走进市场是与时代、与选择有关,"离开习酒是因为我认为还有另外一条道路更适合自己"。 当时他有两个想法,一是开一家酒水批发部,凭他当销售员时积累的经验,站稳脚跟并赚到些钱应该不成问题;另一个想法就是开公司,不过投入的成本很大,风险自然也要大很多。想起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吕良维决定注册一家正规的公司,"以正规公司来运作酒水,起点高一点,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更快一点。"这著名的"三点思想"改变很多人,吕良维是其中之一。为鼓励和鞭策自己,他以"三点贸易"为名,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新的"征途"。 半个商人 现在我们去饭馆吃饭,桌子上贴着外卖的二维码,墙壁上贴着酒水的海报,就差天花板上没有广告宣传了。但是在十几年前,这些地方干净得犹如清水挂面似的,绝大多数商家还并没有这样的商业意识。 而吕良维除外。 吕良维十分擅长做最终端,并且与普通经销商有所不同:他认为终端销售的步骤不仅仅在于进店,而在于进店之后,利用终端达到销售的目的和提升品牌的目的。 在三点公司深度合作的酒店,都可以看到以下情境:餐桌上都有该代理产品的包装盒;餐厅里摆放了醒目的易拉宝,展示的内容是该公司代理的产品;墙上还有该公司张贴的各种促销活动的POP广告。并时常在终端消费现场开展主题推广活动…… 通过一些在终端的运作,吕良维代理的酒水往往能在核心酒店获得骄人战绩。正是凭借这一点,"三点贸易",一步一个脚印地做成了贵州地区叫得响的酒水经销商,令同行刮目相看。 对吕良维而言,这只是他商业生涯的初级阶段。2005年,他决定和习酒合作。这次合作是他的商业历程中一次标志性事件。 从那以后,他觉得自己只能算半个商人了,还有半个是一份事业。"作为一个经销商,生意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事业的方式只有一种"。这一种,就是价值观的切合以及文化的认同。 那时,吕良维已经实现个人财务自由,他想做一份事业。在他看来,经销商要做一份事业而不是一门生意,除了考虑合作方的品牌影响力之外,还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是合作方的产品质量。吕良维在习酒工作多年,对习酒的品质最了解不过。习酒的主要原材料是本地的红缨子高粱,其中支链淀粉含量远远高于普通高粱,占总淀粉的88%以上,满足了酱香型酒生产周期长,九次蒸煮、八次发酵逐步糊化的需要,也让酿造出来的基酒更加香醇。并且习酒坚守传统酿造工艺,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所有的操作都是纯手工。看似粗笨简单,却能酿造出品质上乘的美酒。 第二个方面是合作方的企业文化。习酒的文化内核是君品文化,崇道、务本、敬商、爱人是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当年吕良维在习水工作时就尤为欣赏。 他如数家珍地说到,"所谓‘崇道,是指顺应天地,道法自然。所谓‘务本,是指习酒人不功利、不浮躁、不冒进、不跟风。至于‘敬商,习酒尊重经销商,尊重他的合作伙伴。曾经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经销商。我们不仅仅是经销商,更是合作伙伴。" 而关于"爱人",吕良维更是有最本真的体验。"我在习酒做老师的时候,习酒人就非常热衷于初等教育的公益,很多员工自发捐助困难家庭的同学。"一路走来,吕良维见证了习酒从创办学校到创办"习酒·我的大学"公益品牌。在吕良维看来,这是习酒爱人文化最真实的体现:有责任心,没有功利心。 721工程与C2B解决方案 吕良维对习酒崇道悟本,敬商爱人理念的认同感奠定了他721的基础。在商业链条中,消费者也许处于弱势,但永远是决定一个品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把这条展开来谈:不认真做好消费者服务的商业模式永远没有未来。 所谓721工程是指:70%的工作精力分配到消费者身上;20%的精力组织广泛商业资源,共同推向消费者。也就是说,三点贸易用90%的精力直接或者间接地指向C端,指向消费者。还有10%的精力,用来研究大的经济发展,大的商业渠道组织,以及大的行业趋势。 721工程为三点贸易带来了沉甸甸的商业果实,那就是"一心三化"——以消费者为中心,渠道建设扁平化,市场建设标准化,客户服务个性化。 2003年,吕良维发现总代理商们所依赖的二级分销商的需求已经变化,便果断进行渠道扁平化改革,进行资源重新分配。其结果不仅没有减少销量,反而加大了对终端的控制力度,成功地扩大了利润空间。 关于市场建设标准化,是指三点贸易通过常年自身实践现在已经形成一系列标准,比如有效终端的选择标准、终端的管理标准、客户模式与管理等等,特别是三点贸易著名的5到位,产品到位-陈列到位-品牌与推广信息到位-推广到位-客情到位,这是不能混乱秩序的铁标准,这些标准都可直接用于客户操作。 而客户服务个性化。则更加带有时代的印记,吕良维选择了C2B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客户,依据其个性,个性化设计客户销售的通道和技法,形成定制化的C端销售方案。 吕良维仅在传统渠道的客户有二千多家,每一个客户在三点贸易的数据库里都有三十几个数据,比如说是否有展列柜、能放多少酒、是否有外墙、是否有厨窗、主要销售现象及营销组织、每月各种酒的销售情况等。 有了这些数据做支撑,三点贸易就有能力做C2B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不同的指标,分析他的销售形象和购买对象,甚至分析他最擅长的销售手段,再综合三点贸易的服务能力,确定以什么方式给客户配置什么样的服务资源,针对商家,确定不同的服务策略,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客户如何把酒卖出去。 自媒体的诞生和兴起,让普通个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吕良维深刻意识到了这一变化背后的意义,"所以我联合我的客户,利用自媒体进行宣传,我们做一些活动内容和宣传内容,然后以客户的名义去推送,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也是我C2B定制化服务的一种宣传方式。" 商业智慧从来不是拍脑袋诞生的,它是来自积累。而吕良维对于客户的服务,隐约地让人看见了一家贸易公司转变成服务公司的可能性,这也许能带给人们更深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