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读懂咆哮式育儿家长的无奈才能对症下药


  近日,一则新闻受到关注:一名深圳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气得给了孩子一巴掌,导致孩子一侧耳朵鼓膜穿孔。医生称,每年接诊被爸妈打伤耳朵、鼓膜穿孔的小患者有好几例,导火索都是辅导作业。"打骂式"育儿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轻则吼叫、咆哮,重则动手、体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咆哮式"育儿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人们对"咆哮式"育儿违不违法、家庭教育如何立法、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等问题的大讨论。(3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咆哮式"育儿,与一些家长"严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育儿观有关,也与家长无力改变教育环境不无关联。有针对性地优化教育资源,改善教育生态,帮助家长告别"咆哮式"育儿,不断提高科学育儿水平,需要先读懂"咆哮式"育儿家长的"无奈"。
  其一,孩子家庭作业负担太重,诱发"咆哮式"育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教育顽疾,"减负"是当前教育治理的最大难点。在"唯分数""唯考试"导向下,学校教育负担成几何倍增长,教学时间捉襟见肘,负担大挪移至家庭。结束一天的工作,面对无限拉长的作业辅导、家长作业和极度疲倦、不听话的孩子,"咆哮"是"短平快"的方式,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对不健康教育生态的质问。
  其二,育儿知识碎片化,除"咆哮式"外,家庭教育没有其他抓手。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育儿知识、技能培训,来自社区、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尚未形成体系,相当数量的家长教育常识缺失,育儿方式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水平,很多家庭都在重复父辈的育儿故事。有些家长掌握了一些育儿知识、技能,但都是碎片化的,无力支持较为系统、科学的育儿实践。如此,家庭教育便只剩下简单说教与"咆哮式"两种选择,前者效果不佳,如果去"咆哮式",家庭教育就更没抓手了。
  其三,社会教育焦虑为"咆哮式"育儿火上浇油。优质的教育是教育参与方情感智慧交流、相互成全、共同成长的过程。但是,在"唯分数""唯考试""唯学历"的教育生态里,光讲"分"不讲"人",中小学生学习强度、难度、花样都在增加,课外培训过度商业化,过早教育、过急教育、过度教育成为常态,很多家庭都陷入了拔苗助长的状态和望子成龙的误区。随着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精神成本的加大,家长的教育焦虑越来越严重,使得"咆哮式"育儿愈演愈烈。
  总之,读懂"咆哮式"育儿家长的无奈,才能对症下药,精准开展教育治理,帮助家长开启科学育儿新篇章,助推家庭教育从无奈走向有为。
网站目录投稿: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