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是蒙古族人民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人们的要求,深受蒙古族人民及草原其他民族的喜爱。我们可以将蒙古族民间游戏的内涵界定为形成于蒙古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与该民族生产生活实际相适应的独特内容与形式,并在蒙古族儿童中广为流传的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综合性娱乐活动。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分为益智游戏、文字游戏、运动类游戏、歌舞表演类游戏、生活游戏、童谣以及野趣七大方面。而本文描述了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中的益智类游戏:"宝根吉日格"的游戏规则以及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宝根吉日格;鹿棋;智力发展 一、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包根吉日格"的基本概述 1、"寶根吉日格"的玩法。宝根吉日格,《蒙汉词典》解译为"鹿连儿"(蒙古族民间的一种棋戏)。宝根吉日格亦称"鹿棋",棋盘呈方形,由五条经纬和六条斜线交叉成二十五个点,棋盘两端各有一坐乌拉,即"山",一座尖顶,一座平顶,尖顶的有四个点,平顶的有六个点。 鹿棋由两个人玩,一方执"鹿",蒙古语叫"宝格",共两个子;一方执"犬",蒙古语叫"臑亥",共二十四个子。对弈之前,两只"鹿"分别置于棋盘内的两个山鹿;八只"犬"置于棋盘内屋正方形的个点上。 对弈开始,执"鹿"的一方,设法从"犬"身上跳过,就等于赢了一只"犬",将跳赢的"犬"子 拿掉,而执"犬"的一方再忘棋盘上置一"犬"子,直至把手中的十六个子全部放完。当"鹿"跳赢"犬"时执"犬"者设法在棋盘上两只并列的"犬",提防"鹿"跳,或者向安全地方转移,或者将"鹿"围住,使"鹿"无路可走。如果"犬"将"鹿"围死,执"犬"者即胜;如果"鹿"将"犬"全部跳赢,执"鹿"者为胜。 "鹿棋"的棋路纵横交加,斜直交叉,两端有两座山,给"鹿"提供了较多的活动地域。因此,"鹿"可以在棋盘上任意奔驰;而"犬"数量多,东奔西跑,左右追逐,群起而攻之。"鹿棋"变化多端,思维独特,自古以来一直深受蒙古族人们的喜爱。 2、"包根吉日格"的历史渊源。"鹿棋",由来已久,也是北方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过去人们将"鹿棋"称之为"猎棋",所以它与游猎生产息息相关。公元七世纪,蒙古族的先民在大兴安岭游猎时民间就存在这种"鹿棋"。之后蒙古人到克鲁伦河、鄂嫩河、土拉河等三河之源的漠北草原地区进行游牧。这时,"鹿棋"随着人们的迁移来到了草原。"鹿棋"玩法简单,材料简单,老少皆知,很快在牧民娱乐生活中得到了普及。可随意将小砖头、瓦片、玻璃片、石头、草根拿来当做"鹿棋"的棋子玩儿。产地也是无限制,随便找个场地将棋盘往上一画便可开始娱乐。 "鹿棋",不仅流行于民间,它更是宫廷中的娱乐项目之一。1948年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对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右岸的哈拉和领域的遗址进行了发掘。结果在万安宫废墟中掘出了一幅"鹿棋"棋盘,棋盘的格式与现在流行的棋盘是一样的。1235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汗在在此建立了万安宫。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然而这也不是"鹿棋"的源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阴山岩画中,竟发现了公元七世纪时刻在岩石上的"鹿棋"棋盘,而且与现代的"鹿棋"棋盘基本一致,(如图所示)这说明"鹿棋"最少也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二、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宝根吉日格"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宝根吉日格"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游戏有着独特的思维,场地和材料的的无限制变化,规律的新奇,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幼儿积极的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思维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幼儿智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扩展和加深幼儿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增长幼儿的知识。通过探索不同的游戏材料,幼儿认识了许多不同的物体并了解到不同物体的不同性质及作用,比如棋子的各种变化,过去是各种小砖头、瓦片、玻璃片、石头、草根,现在人们普遍将羊骨头子尔(沙嘎)作为"鹿棋"的棋子儿。有时候幼儿也会拿一些益智玩具(雪花片等)来当作棋子来玩。通过游戏他们会了解到"上"、"下"、"左""右"等方位概念,输赢概念,幼儿正是在游戏中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操作,发展着感知器官的感受性和感知能力。 2、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语言进行协商、计划、设计,完成对游戏内容、角色、玩具或材料、规则、背景的安排。幼儿通过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调节自己的游戏行为,也以具体的感知和动作,变换自己的语言,并以语言为中介建构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发展自己的智力。 3、促进幼儿想象力及自制力的发展。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特点是由被动到主动、无意到有意、不稳定到稳定。比较一下两三岁幼儿与四五岁幼儿的游戏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中也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要使游戏进行下去,幼儿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而极富幼儿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不断更换角色,需要解决游戏中的人际矛盾问题和冲突,这都需要幼儿随时进行自我监控、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和与人协商,这有助于教育幼儿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学会与人协商,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4、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胜负概念极强,所以参与游戏的幼儿要不断地思考,思维必须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并自己解决游戏中碰到的各种障碍及问题,直到胜利为止。一步错步步错,下棋是发展幼儿思维最有效的游戏之一。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有着自己独特的棋盘以及游戏规则,幼儿先认识棋盘,接着对游戏规则进行探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借助于思维,发展游戏情节,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到游戏中,其过程始终充满了智慧活动,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 5、提供了幼儿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材料简单、不限场地,幼儿可以拎着棋盘和各自准备的棋子儿(骨头子儿)到草坪上下棋并娱乐,宽敞的场地、新鲜的空气,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心理背景下,幼儿的思维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幼儿高级神经活动不平衡,兴奋强于抑制,身体各系统的发育仍不完善,易于疲劳。他们心理过程的特点使他们对形象有趣、富于变化的东西容易接受。而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材料的变化多样,能减除幼儿身体的疲乏,适应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游戏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玩儿是小孩子的天性,想要玩儿好,就要琢磨怎么才能让气氛更活跃起来,这样他们就会自己调动脑细胞,开发脑力。并且很多游戏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比如,益智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策略性,进而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及领导才能,,动作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手脑结合能力,还有反应、速度等。本文中谈到的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宝格吉日格"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它融入蒙古族人们的生活、符合蒙古族儿童的思维模式,使幼儿易于接受,从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南刚要》[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蒙古族传统游戏》[M].民族出版社,2004. [3] 王春平.浅谈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 [4] 杜春娟.蒙古族儿童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