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爱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你的人格


  别让"理想样子"遮挡爱的平面镜
  文:杨莉,摘自《相信改变会发生》
  这是一位五岁女孩的妈妈,她认为女儿很内向,跟别人打交道时显得很不自信,这一点让她十分苦恼。在课堂上,我们请一位学员来扮演女儿,另一位学员扮演"理想样子",即妈妈希望女儿呈现出的样子,然后运用萨提亚雕塑技巧,看看在下面三个场景中妈妈和女儿各自的反应。
  当女儿表现出不自信时,妈妈会怎么做?
  妈妈的做法是指责女儿。她一只手指着女儿,另一只手冲着"理想样子"竖起大拇指,嘴里说着:"你要是这样就好了!"
  面对妈妈的指责,女儿会有什么反应?
  第一种反应:生气。女儿说自己很生气,生妈妈的气(一只手指着妈妈),也生那个"理想样子"的气(另一只手指着"理想样子")。
  我们肯定对这种情境不陌生。我见过很多逆反的孩子,他们叛逆父母、叛逆学校、叛逆社会,用指责的方式对待所有人。也许我们自己就有体会,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喜欢某种类型的人,回想一下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说"你要是那样就好了",从此便讨厌那一类人了。
  第二种反应:不理会。女儿背过身去,不理会妈妈,也不理会"理想样子"。
  我询问女儿感觉如何,女儿说:"轻松些,没那么大压力了,但也觉得孤单,很想回头看看妈妈,同时又很矛盾,不愿意回头。"我询问妈妈感觉如何,妈妈的表情变了,说自己感觉很难过,好像失去了孩子一样,没有联结。
  这种情境也不少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多都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对待父母的责备和要求,网瘾、早恋、离家出走,甚至吸毒其实都是在用这种打岔的方式来应对压力。
  第三种反应:认同。女儿想听妈妈的话,她走到"理想样子"的背后,努力把自己变成那样。这个时候,妈妈看不到女儿,只能看到"理想样子"。
  我询问妈妈感觉如何,刚开始,妈妈点头说"不错,愿望终于实现了,女儿变成了理想样子",但看了一会儿,就不说话了。妈妈感觉不到跟女儿的联结:"这不是我的女儿。"我询问女儿感觉如何,女儿说在这个位置上觉得"憋得慌、心里堵、不自由,感觉不到自己,很空、很孤独,也很难过"。听到女儿这么说,妈妈的眼泪掉下来了。我问女儿:"感觉不舒服,怎么不走出来?"女儿回答:"走出来妈妈会难过,不想让妈妈难过。"听到这里,妈妈的眼泪更多了,她说自己很难过,不想让女儿再待在"理想样子"后面,想让女儿做她自己。
  这种情境我们更为熟悉,很多孩子都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努力改变自己,结果却把自己给"丢"了。当成为理想样子时,也许会感到短暂的满足和自信,但不久,当真实的自我萌动时,又会变得不自信、感觉不好了。
  我请女儿从"理想样子"后面走出来,站在妈妈面前。妈妈一下子抱住女儿,两个人都哭了。妈妈说,不管那个"理想样子"了(放下期待),她要真实的女儿,也许不完美,但这才是她的女儿。妈妈哭得很厉害,说自己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结果把自己"丢"了,现在好不容易找回自己,所以一定不能让女儿也这样。
  当妈妈心里对女儿某些作为感到不满意时,可以怎么做?
  我请妈妈与女儿面对面站着,用一致性的姿态对待彼此,同时一只手伸向旁边,向女儿介绍自己的经验,提出期待。
  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妈妈不再把自己的观点和期待强加于女儿身上。即使女儿不认同,妈妈也不会逼迫女儿改变。当然,妈妈也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帮助女儿更了解自己的内心,看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做出更适合的选择。
  当妈妈和女儿体验着一致性姿态时,女儿说:"想到妈妈能接受自己的样子,就感觉很放松、很自在。听到妈妈的建议,当自己觉得很有道理时,也愿意采纳。"妈妈说:"感觉这样很轻松,不再纠缠、难受了,也能跟女儿联结上,看到女儿其实挺有力量的。"
  我询问妈妈现在怎么看待女儿"很内向"这件事,妈妈说改变自己对待女儿的方式,女儿自然就会更自信,能够做她自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尊重和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让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这些都是父母帮助孩子形成高自尊的关键。其实,当我们不能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某些部分时,基本上都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探索内心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卡在了冰山的不同层面,或是感受,或是观点,或是期待。
  比如我们被自己的担心控制,担心孩子要是像现在这样淘气,将来就糟了;担心孩子要是不学些特长,以后就没有竞争力,等等。在这份担心的控制下,我们就不能接受孩子活泼淘气、爱玩不爱学习等自然的状态,而是控制、指责孩子,让他觉得自己真的不好。其实,担心等于爱加上恐惧,当父母将自己的恐惧施加在孩子身上时,很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可能有这样的观点:乐观开朗、善于交往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在这种观点的控制下,我们出于对孩子的爱,必然会想办法让他成为具备良好社交能力的人,而如果孩子的天生气质和个性与之不匹配,就会给孩子以及我们自己带来困扰。
  我们可能还有这样的期待:孩子听老师的话、表现好,这样父母会觉得很有面子,或者才能感觉安心。在这种期待的控制下,我们必然会想办法教育孩子怎么做。如果孩子不愿意,有自己的主意,那么就会令父母很失望,继而加强对孩子的控制,结果可能使双方陷入对抗中。
  如果真的想竖立一面"爱的平面镜",让孩子自尊自信,我们就需要化解内心这些卡住的东西,看一下是孩子更重要,还是自己的感受、观点或期待更重要?而往往这些感受、观点或期待都是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从原生家庭和教育环境中习得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想一想:现在这些还适合吗?保留适合的,放下不适合的,我们就会更自由、更祥和、更有力量,而孩子也会因此更放松、更快乐、更自信。
  不局限地"修剪"孩子,我们可以在尊重、接纳孩子原本样子的基础上,帮助和支持孩子发展出更多优秀品质,鼓励他去面对这个世界。比如,通过认可和欣赏孩子身上已有的品质,来帮助他认识到并巩固这些品质:"我看到你很热心地帮老师拿东西,我感受到了你的善良和热情,真好!"或是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帮助他发展新的品质:"你想要当一个造汽车的工程师,爸爸支持你!这需要更耐心、更仔细,我们再试试好吗?"
  本文摘自杨莉著的《相信改变会发生》
网站目录投稿: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