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1年,在古生物学研究中有不少新的和重大的发现,国外媒体做了一个年度总结评论,现将内容编译如下: 在2011年,包括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地区都有不少新恐龙发现,而中国也在新化石发现上贡献巨大,以下罗列了一些具代表性的新发现: 南极洲首次发现蜥脚类恐龙(sauropod)化石 南极洲首次发现蜥脚类恐龙(sauropod)化石 蜥脚类恐龙是一类大型的植食性恐龙,是恐龙家族中非常庞大的一个分支,目前已报道的就已经超过150种。此次发现表明,蜥脚类恐龙的分布范围要远远比过去所认为的广,并进一步证实了以前的猜测——在9960到655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南极洲曾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p#分页标题#e# 澳大利亚首次发现二齿兽(dicynodont)化石 澳大利亚首次发现二齿兽(dicynodont)化石 二齿兽是一类小型哺乳动物,外形有点像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2.5亿到2000万年前,体型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老鼠,大的相当于一头牛,是一类长有两支长牙的植食性动物,已知类型超过70种。此次澳大利亚发现的一具二齿兽头骨化石和牙齿,此类二齿兽在南极洲亦有发现,表明了澳大利亚大陆曾与南极洲大陆连在一起。并且二齿兽化石目前已在全世界所有大陆都有发现,它们可能是在同一个大陆起源演化的。 #p#分页标题#e# 蒙古发现15只小原角龙在同一个巢窝 蒙古发现15只小原角龙在同一个巢窝 这种恐龙被命名为安氏原角龙(protoceratops andrewsi),属于三角龙的近亲,生活在7000万年前。这是迄今发现最确凿原角龙巢窝的证据,该发现同时表明原角龙的父母已经具有养育后代子女的习惯。 阿根廷发现新种恐龙 阿根廷发现新种化石#p#分页标题#e# 该种恐龙属于阿根廷龙的基干类群,被命名为Leyesaurus marayensis,体长约2.5米,发现于阿根廷西北部上三叠-下侏罗统地层中。新种恐龙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颌骨和齿槽边缘超过50度的夹角、颌齿唇侧明显的鼓起、大大拉长的脊椎等。 霸王龙长的更重更快 霸王龙长的更重更快 研究人员通过对著名霸王龙苏(SUE)和其它四个完整霸王龙骨骼进行三维激光扫描,所得结果表明,这类史前怪兽在青少年时期的生长速度远超过前人的想象。激光扫描包括了每块化石的头部,咽喉,躯干和尾部,并通过计算机重建了其肌肉结构和皮肤。研究结果同时认为成年霸王龙平均体重大约为9吨,在其早期发育年龄以每年2吨的速度生长,这比以前解剖学和统计学数据要提高约30%。#p#分页标题#e# 三叠纪30米长巨型海怪 三叠纪30米长巨型海怪 古生物学家找到了传说中巨型章鱼在古老三叠纪存在的证据,其体型与一辆巴士相当。科研人员对九具三叠纪时期的鱼龙化石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鱼龙骸骨上的吸盘痕迹以及椎骨规则的几何形状,推测这些鱼龙可能是死于一种生活在古代海洋类似今天章鱼的巨型海怪袭击。因为它们没有能保存为化石的坚硬外壳,所以该结论也缺少一定的实物证据,但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发现和研究理论的提出。 #p#分页标题#e# 韩国最古老的恐龙足迹化石 韩国最古老的恐龙足迹化石 新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时代可追溯到距今1.3到1.6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这比韩国过去所发现最古老的恐龙足迹化石要提早了一千到两千万年。这些足迹化石是属于肉食性恐龙的,尾部可长达3.6米,这也是韩国这类恐龙遗迹的首次发现。肉食性恐龙足迹化石长约23厘米,宽约16厘米,随同一起保存并被发现的还有其它植食性恐龙足迹化石和最古老的带蹼鸟类足迹化石以及一些其它植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