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初探


  摘要: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学生对其他各个学科进行学习的前提,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来讲至关重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学生对字词书写、文章谋篇、布局等浅层次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着力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探究,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早已引起广大教师同仁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从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一、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对创新教学有正确认知。创新教育不是脱离教材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是越离奇就越创新。创新教育,应该是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每一个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每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提出或者解决方式是否新颖。作为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改变师生关系。课堂学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的现象。应该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二、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的深度要适度,一定是学生想要了解的,这样才会吸引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积极的进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人人都有好胜心,小学生更是如此,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受挫,自然而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课文中有着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小说等。这些作品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吟诵课文,在入情的朗读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美,激发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文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教材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文学家的故事,既可以很好的了解教材,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创建互动合作课堂,营造探究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研讨、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小组互动合作对于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避免以自我中心、完善同学关系、发展学生道德水平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其文本选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与紧迫性。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就采取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之后,我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为:我们要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反方观点为:在地球资源被掏空后,环境被污染后,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生活。两组辩论相当激烈。这种辩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会时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大胆放手,做学生的引导者与点拨点,蹲下身来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在民主的氛围中自由驰骋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体会与文本充分展开对话。所有的创新都是伴随着想象而来的,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通过对于圆明园的描写,揭露了侵略者残忍的本質。在教学这篇课文以后,我向学生抛出问题:如果你是当时清政府的皇上,你会怎么办?是不是也像当时的皇上一样腐败无能?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大臣你将如何去做?或者你是当时的一位士兵你将如何想,如何去做呢?你是当时的一位普通百姓,你将如何看待这种侵略行径?将会做些什么事情?学生们在发言中慷慨陈词,反侵略、爱国家的言词激烈,这样,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环境,发挥合理的想象,很好地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勇敢地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意识,不是一日之功,教师要持之以恒,从自身创新意识,学生创新兴趣,互动课堂创建等多个环节,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机制,灵活处理教学中的不同问题,将学生引导到对文本价值的认知中,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蚁天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94.
  [2] 乔晓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网站目录投稿: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