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理阈值触发与可供性的运用及人性化思考


  1、引子——微信小红点头像
  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在大家对微信小红点头像的热情早就消退的几个月后才想起来,应该要以这个现象为切入点写一些什么了。好吧,这里简单回忆一下这个事情:在今年八月底的时候,有个1992年的江苏女生"圈圈Fancy"发布了在上角有个小圆点的一系列头像,导致无数微信好友理所应当去点击查看,结果发现被骗的很惨。
  我们暂且把微信小红点头像当做是一场好玩的恶作剧游戏——点击进去了,发现被骗了,很好玩。这里面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还是需要分享一下:心理阈值触发与设计可供性。
  2、心理阈值触发
  大部分搞互联网公司的运维人员都熟悉一款网站和服务器监控产品叫"监控宝",在这款产品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关心的指标设置告警阈值,比如如下界面中可以对某个网页的"响应时间"进行阈值设置:这个网页的响应时间大于2000ms即发送告警消息。
  实际上整个后面的过程非常简单,当网页的加载响应时间超过了2000ms时,系统会触发阈值,进而监控宝会发送邮件或者短信告警消息给接受者。
  当然我们今天聊的不是监控宝中的性能指标阈值触发,而是通过这个来引出关于"心理阈值触发"的概念。产品设计者设计一个功能入口,我们现在简单假设就是一个按钮,当然希望点击的人越多越好,这样进来的用户就更多,后续的转化率等等就自然好说。问题是,如何吸引用户来完成这次点击动作——即促成本次用户点击行为的心理阈值触发?
  Dan Saffer在《微交互:细节设计成就卓越产品》这本书提出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中一个就是"触发器",应为翻译过来叫"Trigger"。多说几句,想起以前小时候在东北老家冬天捕鸟(现在想起来挺残忍的)的鸟夹子。
  Trigger本意就是枪上的扳机,放到捕鸟夹子上也比较贴切,意味着只要触发器被触动了,就会由一个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个状态,而使整个事件的进程向设计者目标的方向发展。就互联网产品而言,人们的设计初衷是要吸引用户去点击这个按钮——不管主动为之还是被"蛊惑",如何针对用户设计有效的心理触发器,是完成目标的主要手段。
  Dan Saffer在书中提到了关于触发器的基本结构以及触发器的若干设计规则比如:每次触发器都应执行相同的动作、提前展示数据、必须要让触发器在上下文环境中让用户联想到它是触发器,如果触发器看起来像按钮,那么就应该像按钮一样可以被点击……
  后面两条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即触发器的可供性设计原则问题,所以下面讨论一下设计可供性。(关于触发器的更多设计方法,建议通读原书)
  3、设计可供性
  可供性(affordance)是设计和心理学领域非常主要的一个概念,是20世纪认知心理学家之一吉布森(James J. Gibson)造出来的一个词,他认为可供性是独立于人的物体的属性,但与每个人又密切相关。相较于吉布森,认知科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将可供性的概念引入软件交互设计,他强调可被预知的可供性(perceived affordance),这种可供性更容易受到心理的影响。为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参考日本设计师在《好设计不简单》一书中的漫画解释了一个开门的常见场景。
  人是习惯性动物,在遇到新事物时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当产品设计目标设计与习惯不一致时,很有可能造成操作上的混淆导致触发器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好的设计一定是完全遵循可用性原则的,但很多产品设计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很容易忽略。
  如上图中的一个界面设计例子,设计者为了美观的需要做了一个带有"加号"的图标,但是这个加号图标的意思 往往是"诱导用户去点击新建什么",但不幸的是,它仅仅是一个图标。通过不恰当的触发器触发了用户的点击行为但是却不是按设计者本身的预定目标指向发展,问题可想而知。
  注:关于可供性设计有一篇比较经典的文章,原作者不详,链接地址如下:Affordance(可供性)和设计
  4、人细化思考
  回到微信小红点头像,我们把这个事情当作朋友之间的玩笑,再往前追溯的话,实际上微信小红点头像是一种习惯性取巧——这是微信中小红点的惯用做法,任何新消息、新分享、新联系人、新新闻出现都会出现小红点。相信很多微信用户都已经成为了习惯或者是心理上的负担:无法忍受这些小红点—或许设计者认为有新消息提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用户需要这个。但是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轰炸时候,如此,虽然仅仅是个"小红点",却足以让强迫症患者们(尤其是处女座)抓狂。
  相对与朋友间的玩笑,对于企业行为的产品设计,关于如何运用心理阈值触发或者可供性的问题,确实需要审慎考虑。难道我们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抓狂吗?难道只是简单的增加流量与用户使用频率?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挣钱吗?
  以前觉得对这个时代有些悲观,就像为了巨大的利润而牺牲我们的环境一样,现在很多的产品只有商业利润这一个唯一指标,因为这个指标大多忽略了对于关于人性的关怀,有不少的文章鼓吹着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做产品,比如人性的虚荣心(您的排名怎样,打败了多少…)、人性的懒惰、人性的自私、人性的胆小…
  这里又想到哈里·布努反对的界面设计"黑暗模式",他一直揭露网站欺骗性的用户界面设计手段。或许我们更应该想想,我们利用了人性做的这些产品,在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我们确实帮助用户和整个社会做了些什么,对用户人性的影响是正能量的吗?还是深挖和鼓励了每个人内心更灰暗的东西?
网站目录投稿: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