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他所著的《什么是教育》是一本出色的谈论教育的书,书中谈到的教育问题,同样也存在于我国。在这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基本类型有三种: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 经院式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自己毫无创新精神。人们崇拜权威作家及其书籍,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因此学生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到学校去就是学习固定的知识,学会一些现成的结论和答案。不过,学习固定的知识当然有必要,但关键是这些固定的知识是富有意义的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将它们当成了终点,他们的学习将止步于此,不再前进。而且这种照本宣科既会遮蔽教师的价值,也会让学习失掉应有的乐趣。更严重的是,它会使很多学生丧失对世界和自我本来就很强的好奇心。 师徒式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传统。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满足了人类不愿自己负责而愿依附别人的需要,并使人归属一个团休来减轻从属性、提高其自我意识,达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严格教育。然而这种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纵容人类的惰性,即"不愿自己负责而愿依附别人"。从这点来看,它与理想的教育相去甚远。 苏格拉底式教育体现的则是苏格拉底"催产士"的教育原则,强调用对话来探索真理和认识自我。在这种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人格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最终他们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愈发感到自己对真理竟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式的教育鼓励学生发问,而教师将成为学生求知的"催产士"。课堂时间很有限,在课堂上,师生应该做最重要的事。一方面是让每个学生单独阅读文本和参考资料,独立思考,并及时做好笔记,形成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师生要一起探讨文本提出的深刻而开放的大问题,将自己的思想往前推进,而不是停滞不前,原地踏步。苏格拉底式教育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致力于探究和对话的教学方式,每个教师都应该将它作为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