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回家,走到家门口,见门上的猫眼处插一广告纸,天天如此,连点新鲜花样也没有了,心想:不知那家骗人的又上门来了,真是白费财力。进屋打开电视,铺天盖地的广告直扑过来,要吃掉你的样子,穷凶极恶极了。商品社会的广告比商品还要多还要滥还要不要脸,叫人难受。就连看黄金时间里的电视剧,也一次次被横冲直撞的广告所打断,有时简直气得咬牙切齿:我要是广电局长,一定要全国的电视台一律禁播广告。 打开报纸翻阅,报纸上整版半版的广告充斥眼前,打得你头晕目眩;上街散步去,仰头头顶上是巨幅的广告牌,斜视一瞧,路两旁的墙壁、门头、围栏上处处是广告,低头走吧,脚底的井盖上广告也见缝插针。广告真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啊。干脆合眼轻踱几步,清静一会,忽然被人碰了一下,睁眼一看,迎面一时髦女子,塞来一纸广告,伸开一看,那高兴劲顿时烟消云散:"专治阳痿早泄。"鄙人何处给人次形象,真他妈晦气。 原先也认可广告的,甚至也赞许的,那广告词含蓄、朗朗上口,又有振奋力,很修养人的,至今还记得几个。长虹现在出了些问题,经营上也有不小的困难,但它原先"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广告词至今记在心里,"天上彩虹,人间长虹",很精彩的——我可不是长虹的"托",在为他们做广告。不知什么时候起,自己开始厌烦广告了,就感觉广告都是在骗人,广告做到赤裸裸的自吹自擂的地步,真是整个广告业的可怜和失败。 无法究其广告的历史,我想最原始的广告大概就是一块门牌和街头的叫卖吆喝了,那挺好的。如今的广告形式五花八门,制作者又深谙门道,应该能做得妙语生花,可惜做得让人生厌,可能是产品太假的缘故吧。一些企业和工厂不惜重金,大肆投放广告,严重超税标,却不把心思用在产品质量的改善提高和经营的管理上,以为可以换得销售的快速增长,可惜最终经营不善,业绩平平,严重的还毁掉了整个企业,"脑黄金"就是这样的教训,"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令人惋惜。"秦池"不也风光一时吗,可后来呢?古人总结得好"夫进锐者,其退必速",做企业怕更是要讲点哲学辩证法的。 做广告的不惜重金,是为求得他人相信自己,请人做广告是最司空见惯的,但效用也最难持久,只是给广告模特和媒体创造了不少财富。百年老店几乎不用大肆做广告,它的好都在人们的心里,所以它经久不衰。用人做广告,可能效果最快,急于求成的话也可能是一个好主意,但没什么战略眼光的。请人是很容易的,便宜的花不了几个钱,请农民帮忙吆喝,特别是药品,给他一两盒药就能买得让他说啥就说啥,还"现身说法",很多厂家通常就采用这样的方式。但请老百姓做广告实在不高明,他们背后什么实话也给捅出去的,恰恰砸他们的牌子。有的请学生做广告,这不是可善之举,商品竞争不择手段到拿还未充分认识人生苦难艰险的学生开涮,也只能暂时让那些有病乱投医的人趋之若鹜。时下最滥的是名人做广告了,确切说那些都是演艺界的,名人利用其影响力做一次广告,其实是在损自己的一份名声,损自己的一份人格。有的名人根本就不可能使用过人家的化肥,也还是敢信口就说人家化肥棒棒棒,图的是什么呀,就是钱吗?真正称得上"家"的艺人没有做广告的,他们德艺双馨,不去损自己和文艺,知道什么是价值、尊严和荣誉。真正的学者、科学家也不做广告,不对,他们也做,季羡林不就做"孝敬父母"的广告吗?那广告真是光辉他老人家,光辉别人,也光辉世界啊。 为人为己,少做些垃圾广告,多做些高品位的广告吧!更要多做些公益广告。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润物细无声"的世界,需要涤荡浮躁心灵的春雨,而不是"爱你没商量"和"舍我其谁"的蛮横霸道。 不知道写这些东西是否也在给自己做了一次广告?唉------ 编辑点评: 公益广告让人喜欢,因为它能起到启发、教育、警醒作用,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真实虚假且不必细加考证,但的确扰民,让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