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文功武治都堪称一流的皇帝,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积极的对外用兵很快消灭了很多的割据势力,使得国土的面积大大的提高,在进行对外用兵的时候赵匡胤统一方略到底是什么?赵匡胤的统一方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赵匡胤统一方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赵匡胤采取的策略是首先攻占荆南和湖南等地,荆南、湖南南北相邻,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所以如果占领荆、湖,就能够起到割裂江南诸国,做到各个击破。所以赵匡胤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公元963年,宋朝攻占了这一地带,为统一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964年,宋军分兵两路进攻后蜀,公元965年宋军取得大捷,分兵两路进攻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平定荆湖、后蜀后,南唐、吴越主动的表示对宋臣服,只有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公元970年,宋朝进军南汉,公元971年,采用火攻击破了南汉招讨使郭崇岳,之后又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李煜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公元974年赵匡胤对南唐用兵,不到半年就攻破了南唐都城,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对南方各国的用兵堪称是一帆风顺,可称得上是所向披靡,赵匡胤有生之年就统一了南方,在其后赵光义又很快灭掉了北汉,并且对辽国用兵,实际上也是执行的赵匡胤的统一方略。 赵匡胤武夫开文治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周朝的大将,跟随着周世宗柴荣戎马倥偬,经过的战斗不在少数,说其是武夫是完全符合当时的事实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武夫在取得天下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兵不血刃,并且在当上皇帝之后也积极用兵,但是最后多是接受这些国家的投降,可以说其统一过程中也做到了伤亡最小。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史学家称赵匡胤武夫开文治,这是对赵匡胤的真实评价,也是最高的评价。赵匡胤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说开创了五代十国之后的一代盛世,形成了历史上的"建隆之治"。 赵匡胤执政之初,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北面契丹和北汉威胁着宋的安全,南有南唐等一些小国家。宋太祖在执政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很快统一了国家,并且实施了"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革除了五代时期的弊政,国家很快出现了稳定、和平的局面。特别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更是在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通用的成语。 可以说"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武夫开文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公元961年,也就是陈桥兵变赵匡胤当上皇帝后的第二年,赵匡胤退朝后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留下饮酒,酒桌上说出了自己想要让他们解除兵权回乡养老的想法,可以说是威逼利诱,诸将官于是听从了赵匡胤的意见,第二天就纷纷辞职回乡养老了,赵匡胤赐一一准奏,并且给这些将领优厚的退休金。赵匡胤比起汉高祖和明太祖的杀功臣的方法要高明很多。 在赵匡胤的统治下,大宋经济文化等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赵匡胤武夫开文治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 柴荣 赵匡胤 柴荣他在位期间为后周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作出的事迹和功绩更是许多皇帝加起来也追赶不上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辛劳的操持国事,柴荣虽然是个千古难得的明君却早早的就去世了。在他驾崩之后,由年纪幼小的柴宗训继承了皇位,但就在这时候,赵匡胤发动了兵变,后周很快就由大宋朝取代。可以说柴荣说做出的巨大贡献最后却为赵匡胤白白做了嫁衣,那么柴荣和赵匡胤之前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渊源? 在一些野史中曾经记载过柴荣、赵匡胤是感情非常好的兄弟,但是对这一说法史书上却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也就是说这个说法极有可能是后人们杜撰的,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虽然说柴荣并没有和赵匡胤结拜为兄弟,但是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当时郭威自立称帝的时候,赵匡胤就因为拥立有功而被郭威器重,同时柴荣也非常欣赏这个稳重又非常聪慧的人的,后来柴荣登基,身边一直追随的人中也属赵匡胤最为忠诚,南北征战的过程中,赵匡胤奋勇杀敌,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和对柴荣的无比忠心,而他敢于将别人贿赂于他的金银全数交给柴荣的行为,也让后者对他更加的信赖和放心。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柴荣死后夺得了他的江山。 柴荣对于赵匡胤来说,可以认为是他的伯乐了。如果没有柴荣的信任和提拔,说不定赵匡胤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而赵匡胤夺取了柴荣的江山说到底也是因为新君年少。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之君,曾发动了陈桥兵变,随后逼迫周恭帝禅位,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与陈桥兵变在历史上留下诸多疑问,最开始人们都认为赵匡胤的部下发动兵变,自己在被黄袍加身之前完全不知情,这也是这次兵变的迥异于其他兵变的地方。但是通过后世严格考证,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赵匡胤通过自己的政治手段完全自导自演的一幕,接下来通过陈桥兵变的过程可以找出这些疑点。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的疑点之一,朝廷莫名听到的辽兵南下欲联合北汉攻打后周的消息,当赵匡胤发动完陈桥兵变坐上皇帝的位置后辽兵自行退去,也就是说辽兵南下这个消息极有可能是赵匡胤通过军中的职权杜撰而来,因为赵匡胤在军中的结拜弟兄很多,用这个消息来迫使毫无主见的太后将全国兵权赋予自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疑点之二,赵匡胤刚出城就在都城内部传出点检做天子的谣言,而这也是赵匡胤常用的伎俩,他曾用这个方式让赶走了之前的驸马,而让自己做了点检。疑点之三,发动兵变后石守信等人皆服从赵匡胤,只有三两处发动叛乱,可见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前是与军中密谋好的,否则谁人不想做天子,偏偏要顺从一人。 赵匡胤与陈桥兵变不管在历史上有多少疑点,但是就兵变而言,陈桥兵变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兵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