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给予针对性治疗,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而且,三伏天人体处于阳气最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采用穴位贴敷疗法等来预防冬病,将辛温发散的药物贴敷于穴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对冬病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tips:当然,穴位贴敷并不只限于三伏天使用。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有效果,只不过三伏天用效果更好。 三伏天冬病夏治冻疮 长冻疮的根本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冬病夏治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一般冻疮患者都是阴虚体质,遇冷气血淤阻形成冻疮。夏季天气炎热,寒邪渐衰,病情暂愈,在这种机体反应性最佳的时候治疗,非常利于促进冻疮的不再复发。 治疗手段: 冻疮的治疗应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冻疮局部治疗法有中医蜂疗、针灸、温灸、电棒和照红外线。针灸主要施针在容易长冻疮的部位;温灸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穴、关元穴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局部电棒刺激来通经络;红外线照射容易长冻疮的部位。 治疗疗程: 在头伏、中伏、末伏期间,进行治疗,三年为一个疗程。 禁忌人群: 孕妇;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破损者;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 三伏天冬病夏治虚寒性痛经 痛经是指女人在月经来之前,或月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或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痛经一般在冬天时病症明显,到了夏天有所缓解。当然,也不是所有痛经的人都适合在夏天治疗,只有虚寒性痛经才适合。因为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相一致。春夏时节,人应该保护体内阳气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则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 夏天治疗虚寒性痛经,就是为了给体内补阳气。此外,在天气最热时,人体气血旺盛,肌肤腠理开放,膏药等药物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效果明显。 治疗手段: 以穴位敷贴为主要治疗手段,可结合针灸、艾灸或穴位埋线。 治疗疗程: 在头伏、中伏、末伏期间,穴位敷贴药物各一次,同时配合针灸等,三年为一个疗程。 适宜人群: 人较瘦弱、脸色苍白、月经量少、颜色淡的人。这些人一般在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按小腹疼痛减轻,如果腹部暖和,疼痛也会减轻。 禁忌人群: 经期量很多的人,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 治疗提醒: 针灸或艾灸,要在经期前一周进行治疗。穴位埋线,也要在经前做。穴位埋线用的是手术缝合用的羊肠线,可代替针灸针在穴位内产生针刺效应。药线一般需要十天至半个月才能吸收,对穴位的针刺作用持续时间长,对患者来说治疗过程比较方便。 三伏天冬病夏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适合冬病夏治,但鼻窦炎不适合。过敏性鼻炎其实也可以算作慢性鼻炎的一种,除此之外多为鼻窦炎。如果是鼻窦炎,做冬病夏治治疗是几乎没什么效果的,因为冬病夏治适合的是虚寒体质的人。冬病夏治比较适合的是慢性鼻炎中的过敏性鼻炎,尽管它并不都在冬季发病(最常在秋入冬、冬入春时发作),但过敏性鼻炎患者体质正是以寒、虚为主,遇冷易发病,所以过敏性鼻炎也被看作是冬病。 治疗手段: 不同的医院针对过敏性鼻炎的冬病夏治手段会略有不同,但一般还是以穴位敷贴结合针灸为主,还有药物擦治、拔火罐等辅助手段。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再结合内服中药。 很多人把冬病夏治只理解为外用药,是有些局限的,利用夏天的阳气来治冬季易发的寒症,敷贴是有鼓舞作用的,吃药则能更直接地作用于脏腑,两者结合当然效果最佳。要知道,穴位敷贴的最大好处是简单便利,内服中药才是扶正固本的最佳手段。 治疗疗程: 一般来讲都是在头伏、中伏和末伏各一帖药,儿童每次贴2-4小时,成人贴6-8小时;如果结合针灸,可以每周做两次。 适宜人群: 虚寒体质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都适合做冬病夏治,如何分辨自己是否虚寒体质呢? 可以自检有否以下特征:容易疲劳,面色偏白,食量较小,消化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冬天易生冻疮;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容易生病。 禁忌人群: 有严重心肺疾病、对药物过敏、有皮肤病的人不适合冬病夏治;或如果正在发生感冒发烧或哮喘等急性病,也要等病情平缓了,症状控制住后再考虑冬病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