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高中学生物教学一贯以"重知识轻能力"、"重老师教轻学生学能力"为中轴。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得厌倦,这就谈不上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有限的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探索精神。为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领悟了"生物教学三理念和实施生物教学四环节",通过教学,效果很好。 一、领悟和运用生物学科教学"三理念" 理念(1):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解决好为什么教,教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的问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深钻新教材和深学新课标。课标是指导性教材的文件,它具体规定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教师教学的根据。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分析研究教材,掌握知识结构及特点,深入系统的理解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内涵,才能纯熟的驾驶教材。也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和任务,才能解决好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弄清生物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国内外生物发展动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志向,从而解决学生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 理念二(2):把握指导思想和原则。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发挥创造性工作的源泉。因此教师以现代认知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理解、把握教学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坚持"两个深入研究",一是深入研究启发式与注入式的本质区别和种种表现,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这一教育指导思想;二是深入研究各项教学原则,把诸多的教学原则加以分析比较,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选取直观教学原则,适应生物课教学的特点,把直观教学原则及形式和手段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就能克服重理论,轻实践,只会谈,不会做的弊端。 理念(3):創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教和学而展开的活动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手段。先进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较高的教学技巧来实现的。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教学技艺:一是要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导入技巧:二是要有能促成教学内容交流,沟通师生情感的语言表达技巧;三是要有文字秀丽、画龙点睛的板书技巧;四是要有操作规范,动作娴熟的演示技巧;五是有要富于启发,激活思维的提问技巧;六是要有强化内容,巩固知识的反馈技巧;七是要有加强对学生方法选择的指导技巧;八是要有使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设技巧;九是要有归纳总结,概括要点的总结技巧;十是要突出指导生物实验与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技巧。 二、掌握实施生物学科教学"四环节" 1、课前预习,引导发现。预习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发现问题,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自觉能力和探索精神。有位教育家说得好:"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可见新时代的人才应是"会学"的一代。指导学生预习时,应给学生一个导读提纲,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并要求他们展开想象发现新问题。例如,在学习第六章《植物的呼吸》时,可做如下导读:(1)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场所、条件;(2)复习光合作用反应式、实质和意义;(3)比较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4)找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联系。学生针对提纲边阅读,边思考,再和周围同学讨论交流,多方寻求答案。对重难点做上标记或注解,发现新问题:如①庄稼管理中松土是否与呼吸有关?②养花时天天浇水,花反而不旺,是不是水影响了根的呼吸。这样一来,新问题多了,兴趣自然就浓了。他们查资料,问老师,获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 2、互换角色,激发探讨。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与同学老师一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大大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且让学生深入教学内容,有更多的收获。例如:第六章《动物的呼吸》,有的学生在备课时提出①草履虫和蚯蚓的呼吸都属体表呼吸,二者有区别吗?②家鸽在飞行时气囊参与呼吸,栖息时参与吗?学生的积极性、个人参与意识增强了,个个争当"慧眼",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指导观察,引发思考。观察是生物科学的基石,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基础。但观察要在有目的性,且还要注意其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例如在预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关游泳的知识,就要求学生①观察鱼的外形。②将鱼放在有石头的水中,鱼会不会碰上石头?③手搅动水,鱼会顺水游还是逆水游为什么?结果很多同学明白鳍、尾、侧线的功能,比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这种观察训练,可初步培养他们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生物学研究方法。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得出自然科学是要求实事求是结论。 4、动手实践,探究真知。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基础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生物,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实验用品就地取材,提前准备。在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兴趣,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如,在做蚯蚓的运动和呼吸实验时,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去探究刚毛的作用以及皮肤都会影响其呼吸。对于同一现象多方位去探究,找寻科学知识,可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勇于探求真知的精神。 孔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学要摒弃这种"只唯书"的陈腐教育思想,重视从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自学质疑、勇于探索、创新等精神,由教师灌输生物科学知识转向他们自己去发现、追寻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