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财政资金监管需多效


  最近以来,从审计署到各地审计机关陆续公示了许多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财政收支审计结果表明,近年来财政资金管理虽然有所加强,节省了大量资金,资金效益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制度规定漏洞多、资金浪费现象严重,以及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现象相当普遍。
  尽管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不同,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不同,财政资金管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存在差异,但就现状分析,各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上存在着共性着力点。
  强化财政预算编制
  因为财政预算本身是财政收支的框架和依据,对财政资金的收支实务具有一定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加强财政预算编制的监控力度要把握四点:一是确保财政预算的全面性,严格要求本单位的所有财务收支列入财政预算,压缩预算外财务收支活动和"小金库"的生存空间,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现象和非法活动的滋生。二是确保财政预算项目列支的科学性,要对申报列入财政预算的项目、内容、标准、理由认真审核,对有疑点的申报依据进行科学论证,防止故意减缩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等弄虚作假行为。三是加强财政预算编制中的转移支付项目、分期支付项目、合作经营项目、预收预支项目等关联性审查,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防止产生管理盲区和漏洞,发生内外勾结的欺诈行为。四是加强对礼仪型、政绩型、运动型、展示型、评比型活动经费的审查,并严格审查"三公"经费的依据,坚决消除"四风",对不符合中央有关规定和列支标准的坚决不纳入预算范围。
  加强内部控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习惯于按预算收支、首长签字拍板定局,不重视内部控制力度的建立和实施。这种情况必须在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过程中改观,避免由于内部控制不力而产生的资金浪费、干部腐败现象的滋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应在如下五方面给力:一是强化内部控制的思想基础,动员所有工作人员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出谋献策。二是要建立并完善重大财政资金流转的内控决策程序。避免在作出重大决策前超越调查、预测、论证、复核、审查、民主决策诸环节而凭个别领导者的脑袋拍板导致决策失误。三是要建立明确而又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坚决做到按照事前的授予权限审批财政资金的收支,消除越权审批、未审先做现象。四是要落实财政资金流转各岗位的责任制。必须明确财政资金流转过程中申请人员、经办人员、审批人员、出纳人员、复核人员、保管人员的岗位职权和责任,奖惩挂勾。必须强调的是:岗位责任制也包括财政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同志应当明确归属的领导责任,以便事后问责。五是要明确特殊情况下的财政资金收支的处理程序和流转手续。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财政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合规性、有效性,防止利用特殊情况以权谋私、浪费贪腐行为的发生。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财政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审计监督的重点。它是奢靡之风的资金来源,也是贪污腐败之辈觑觑的主攻目标。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发挥"卫士"功能,防止财政资金流失。为此,在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履行自身的职能作用,利用自身所具有优势,强化内部审计的力度,提升"免疫"能力,在完善财政资金管理过程中起到确保财政资金完整性、安全性和财政收支合规性、合理性、有效性的作用。
  内部审计监督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积极参与财政资金内部控制力度的设计和查验工作,利用熟悉内部情况、了解内部控制现状的优势,出谋献策,完善财政资金收支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力求内部控制全覆盖,消灭控制盲区盲点,明确控制要求和岗位职责、审核程序和手续,提高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二是参与本单位财政预算、财政决算编制的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其整改,确保财政预决算的内容真实、合法、合理。特别是财政决算,必须如实反映实况,不能明知有问题而相互包庇,蓄意弄虚作假。三是开展财政资金流量较大的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对外投资项目、物资采购项目、抗灾救灾项目等有重点的跟踪审计,现场考量资金使用状况,现场解决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做,既强化了内部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又确保财政资金运用的合规性、有效性,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管理。
  单位内部的横向沟通
  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并确保其健康、高效运用,必须取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理解和支持,化阻力为推力,化单力为合力,集中智慧,协调协作。现实情况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许多部门并不关心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只考虑自身资金来源的充裕和使用的顺畅,不在增收节支、反腐倡廉上多动脑筋。有的甚至对监督财政资金存在对立情绪,不予支持、配合。还有不少工作人员认为财政资金源自国家财政,不存在风险问题。
  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必须在单位内部构建内部的交流服务平台,切实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单位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与财务部门的横向沟通,由财务部门主动介绍财政资金的运用情况,财政资金有关法规制度的变动情况,财政资金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完善本单位财政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提高认识、相互理解的问题等等,各部门和分支机构也可以交流财政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化单力为合力,化阻力为推力,集中智慧,共同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质量,加快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的构建进度。二是实行信息共享,由财务部门主动向有关部门提供所掌握的财政资金运用过程中的信息及其分析解读结果,各部门也可以将自身掌握的经济信息及其分析解读结果向各部门通报,共同商讨应对策略。特别是财政资金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信息,要提高风险意识,完善财政资金风险预警信息传递网络,落实财政资金风险应急预案,并争取化风险为机遇。三是促进改革创新,确保改革创新项目的资金需要。对有关部门的改革创新项目,一经评估认可,财务部门应当妥善安排,办妥相关手续,确保该项目的资金供应,并充分给予收支便利。
  建立自我评价体系
  对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开展自我评价活动,是针对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是否符合本单位财政资金运用的实际状况,是否起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是否对财政资金运用起到提升其合规性、合理性、有效性,反腐倡廉的针对性、权威性作用。开展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自查、自律、自我完善的有效措施,应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自我评价方案,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确保能够自我完善,长效不衰。
  需要把握的给力点是:其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组织发动本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参与自我评价活动,特别是与财政资金运用有关的工作人员。要使参加自我评价的工作人员了解对财政资金管理机制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感。不要讲成绩"大肆渲染",揭问题"轻描淡写"。其二,要严格实施问责制,追究违规行为的相关人员的责任,尤其要着重追究握有审批权限的领导岗位责任人的责任。如责任制与奖惩挂勾的,应如数如期兑现,不能眼睛向下,只追究一般经办人员,对领导人员只是走过场,摆形式,一笔带过。要通过问责,彻底弄清问题真相及产生根源,触犯法律的应主动移送司法机关惩处。其三是要加大整改力度,集思广益,解决存在问题,消灭屡查屡犯现象。对自我评价过程中揭露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及责任归属,立即落实整改措施,责成有关部门整改,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揭露问题涉及的其他单位人员,应按照法规要求将真实情况通报给相关单位,配合整改。其四是认真总结财政资金管理机制自我评价的成功经验,有效落实改进措施,确保财政资金管理机制通过自我评价活动站上一个新台阶,开拓一个新局面。对揭露出来的重点问题乃至重大经济案件,要责成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具有不同意见的疑难问题,可召开研讨会科学论证,找到正确的处置途径,不能知难而退,悬而不决,背离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期望值。
网站目录投稿:含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