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专家谈考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兴起了艺术势。伴随着艺术学习的普及,社会艺术考级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火爆"的过程。
  考级一般分9个或10个等级,报名费逐级增加,一般在40元至百余元不等。从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始出现考级至今天,开展各门类社会艺术考级的单位已发展到几十家。其中,举办音乐考级的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等多家。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学院等多家单位主办的美术考级在全国也有几十个考点。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中国舞考级除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设有考点外,还在港澳台地区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设立了海外考点。芭蕾舞考级也在全国不少城市开设了考点。开办考级专业也在逐年增加,音乐考级已涉足西洋乐器、民族乐器、键盘、乐理、歌唱等领域;美术考级含有油画、书法、硬笔书法、素描、色彩、国画等内容。从开办考级的地区来看,已涉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从开办考级的部门、单位看,主要集中在中国文联下属协会及其各省市系统、艺术高校、各地少年宫、文化馆、个别艺术表演团体等不同性质的单位,也有文化公司或文化个体户承办的,有些省、市教育部门亦有涉及;从参加考级的对象来看,人员多,涉及面广,参考人员年龄层次从几岁的琴童到几十岁的各艺术门类的企业学习者均有。有的考级与特长生认定没有关系,有的则规定一定级别以上升学时给予加分照顾,照顾幅度各有不同。
  十余年来,作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社会艺术考级活动蓬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客观存在的一种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事实。通过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对社会考生的艺术水平提供规范性、权威性的鉴定,指出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其在进一步学习中加以提高。对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另一方面,考级十余年来的开展状况,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由于受艺术考级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驱动,致使长期以来多头介入,各类艺术考级泛滥,良莠不齐;同时,由于多家考级主体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缺乏规范,给管理造成较大难度。主要表现为:考级没有归口的管理部门,长期以来,群雄割据、自成体系、各自为政;一些考级主办单位不具备很必要条件,但受考级经济利益的吸引,仓促上马,滥发证书,使某些考级成了钱证交换,影响恶劣;考风不正,收费混乱,严重影响了考级的形象和荣誉;某些省市行政管理部门主办考级,使考级结果与升学考试直接挂钩,扭曲了艺术考级素质教育目的。考级的混乱状况,使人们产生了疑问,该不该开办艺术考级?
  该不该开办艺术考级 艺术考级是否利大于弊?有没有必要考级?这是个核心问题。
  几位长期从事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的资深艺术教师都有同感:学校里不少学生都参加了校外艺术考级,拿到了各种级别的证书。从效果看,艺术考级对学校艺术教育起到了补充促进作用,但客观地看考级,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书法总是练那么几个字,曲子也只反复弹那么几首。为了应付考级的规定项目,考前半年时间就易教网专心攻那么点玩艺儿,枯燥乏味得很,既违反了艺术教学的规律,助长了重技轻艺的思想,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更多专家认为,艺术考级不是哪一个人的,一个单位能把它搞起来的,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而是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自然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积极参与考级,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艺术的热情、愿望和追求。通过考级,考生的素质提高了。以专业艺术院校的招生为例,近年来,考生的水平逐年提高,以器乐演奏的表现最为明显。通过音乐考级推动了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国民艺术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于润洋认为,这些年专业音乐院校考生质量明显上升,同考级的积极作用分不开。考级对社会艺术教育中的教与学都是一种检验,这种监督和制约作用对师生都有好处,对普及社会艺术教育有益。但考级的机动要搞清楚,否则考级的目标易产生偏差。
  针对考级快速发展的情况,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杨通入发出了忧喜交加的感叹:喜者,音乐考级能获得如此浩大的规模与声势,反映出人们对艺术生活的渴望,说明包含着美育在内的全面素质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这是我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追求更高、更完善教育的反映,大好形势令人欣喜。优者,人的艺术行为是十分个性化的,本不宜以统一的级别限定、考核,艺术考级有天生的理论缺陷。再者,考级若为升学加分或经济创收等功利目的所左右,美育的目标就极易扭曲,甚至异化为应试教育的新形式,这些倾向令人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资华筠强调考级的出现有其社会选择作用,是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现象,不能简单下结论进行判定。不能因为考级出现了功利性的内容或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就进行否定,当然也不能漠视考级中不健康因素的存在,它会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我们应该使考级在社会选择中发挥优胜劣汰的自然能动作用,教育领导机构应采取措施,淡化考级中的功利性,不要把考级同加分升学联系起来,不能一面把功利化倾向"煽起来",一面又要抑制功利化的做法,那怎么能做得到呢?同时要密切注视考级中各种不健康现象的衍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
  清华大学艺术中心主任郑小筠指出,考级是在学校艺术教育薄弱的情况下出现的,对艺术教育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考级发动了家长,借用社会的力量普及艺术教育,这对学校艺术教育是一种补充。但现在考级存在很多混乱的情况,应加强管理。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照更是从战略高度谈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总体上来说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它往往通过某种物质表现出来,以文学、艺术或其他文化向人们展示富有感染力的感观形象,用以充实人们的心灵空间,丰富人们的内心生活。艺术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战略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上认识艺术教育,它不仅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业余音乐考级不仅是为了给所有业余音乐爱好者提供权威性的鉴定,更重要的是通过考级的形式,推动我国的音乐普及工作。因此从战略的高度来看业余音乐水平考级,它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工作。应该坚持不懈地把业余音乐水平考级办得越来越好。
  看来,考级对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是大家认可的,对考级持反对意见的,主要是因为在考级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把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使考级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无疑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怎样使考级依靠社会调节,克服自身缺陷,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杨通八提出建议:当前各种形式的艺术考级风靡全国,影响到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政府是不能坐视的。首先政府的各级教育机构都不要直接参与考级,让考级与升学考试脱钩,给考级降温,让它落到实处。
  考级同升学挂上钩扭曲素质教育目标
  如果说,你家有学龄儿童,你肯定不会满足于他仅仅是文化课上的双百分,在学校教育之余,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琴、棋、书、画"已经成了很多孩子必修课,钢琴、小提琴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芭蕾舞、调色板也成了很多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很多家长并未指望孩子成为艺术家,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借艺术的熏陶,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当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这一要求时,家长们纷纷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达以这一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艺术考级自然而然地被引进并被认可,继而在庞大的社会需求和可观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而遍地开花了。
  最初,家长们并不追求也不奢望孩子学习艺术有什么更深的造诣或是将艺术作为终身的职业,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会一项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但如果仅仅如此,社会艺术考级不会如此"火爆"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长们在让孩子进行某一门类艺术学习的时候,往往抱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考核教师的成效及学习达到的水平,并对今后学习加以指导;二是达到较高级别时被认定为特长生,在竞争残酷升学考试中得到照顾。
  对提高自身修养的渴望和考级给孩子升学等方面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优惠,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考级中来,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辐射面越来越广。艺术的学习成了城市中大多数孩子的要求,考级成了这些孩子必须途经。
  说到让孩子参加考级,一位家长讲了这样一番话:我花钱请老师教孩子学乐器,交报名费参加考级,孩子长了本事,升学加分当特长生,远比因分数差几分交几万无赞助费划算。在这种功利目的的诱惑下,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功利用思想的侵蚀,对艺术学习也会产生厌烦情绪。
  据清华大学艺术中心负责同志介绍说,他们在举办冬令营招收艺术特长生时,有的外地考生已在当地拿到考级9级证书,可实际水平连2级都达不到。真不知道这证书是怎么拿到的?这考级标准又是怎校掌握的?
  中国音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顾春雨说,一些家长希望考级同升学挂钩,我们不鼓励纯粹为亨受加分照顾而参加考级。因为抱着这样的学琴目的,就会有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倾向,这不利于社会音乐教育健康发展。艺术学习是遵循规律,秩序渐进,按部就班进行的。
  提高素质的愿望出发进行艺术学习,通过考级形式,由专业给考生以鉴定和指导,利用专业艺术教育机构的条件对社会艺术教育给以扶植和帮助,对提高国民素质无疑是一项大好事。但与升学挂钩后,使考级的功利目的凸现,扭曲了考级的素质教育目的,无疑是应该制止的。
  需要说明的是,"挂钩"也有一个形式问题。有些学校,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招生时,与考级的"挂钩"形式是,拿到考级的九级证书,可以参加清华大学组织的令营,这只是获得了一个被招收为艺术特长生的候选资格,之后来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实际上只是相当于免了一个"初试",最终决定是否被录取还要取决于后面的复试。这样的"挂钩"并不是真正的挂钩,而是艺术考级学校减轻了初试的劳动量,确定了一个相对较小的选拨范围。至于"艺术特长生"在入学时能够得到多少优惠,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决定的,并不是我们在讨论考级目的时的内容。上面谈到的应制止的"挂钩",应该是指那些由行政机关下文,将艺术考级的结果与在升学考试分数上优惠直接加以联系的作法。
  哪些艺术门类和专业适于开办艺术考级
  这是个争议较多的问题。有些专家反对考级,其实主要是反对某些门类的考级。艺术考级究竟什么能考?什么不能考?专家们认为,应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只有能为这个目的服务的,才适于开办考级。从技术上讲,那些技艺性较强,可以规范,能量化的学科科目可以考,而不能统一标准衡量,不易分出级别的不应该考。
  就音乐、舞蹈考级来说,音乐、舞蹈系表演性艺术,技艺性强,考级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所有音乐、舞蹈门类的专业都适合考级。如某学院的声乐考级,吸引了大量六、七岁儿童报考声乐考级中的二、三级。众所周知,声乐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要想较完美地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就必须学习歌唱的知识,扼要地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和发声的简单原理,掌握歌唱发声的运动规律,通过歌唱活动和其它一些辅助练习,来逐渐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技巧。然而,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过一次变声期,青少年在变声期之后嗓音的好坏既要取决于先天条件,又要看他今后的学习方向。这样看,童年时期的声乐考级就很不适宜了。
  美术考级能否开办是争议最多的。目前开办美术考级的基本分为绘画和书法两大类。绘画包括素描、国画、水粉画、水彩画和油画、儿童画等。和音乐、舞蹈考级的参与者以青少年为主相比,美术考级面对的对象中,成年人更多一些。
  能否开办儿童绘画考级,是争议的焦点。赞成的意见是,儿童绘画考级是以儿童自愿参与为原则,以自学为基础,以评比、认定为方式,进行启发式,诱导式和参照式的教学。通过考级能够发现某些违反儿童正确性的教学的缺陷,然后通过对业余美术教师的培训,将其引志到正确轨道上去。同时,考级对儿童是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儿童有自己的童趣、童心,充满了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往往处于原始的、朦胧的状态,需要通过考级予以鼓励、保护、引导和点拨,否则儿童的绘画会在自发的状态下慢慢失去童趣。
  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教授认为,孩子的绘画是从随意的兴趣和发挥想象力的儿童画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转向正规的绘画训练。由浅入深地学习一些绘画的基本规律,然后逐步转向成人绘画学习,这是孩子本身智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在这个过渡中,需要教师们十分精心地调理,要尽力保护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从目前状况看,在这个过渡期,往往有时孩子感到绘画规律(如形体、结构、透视等)的学习较枯燥而失去一些很有才华的孩子,考级工作直接接触喜欢绘画的孩子们,有可能在这方面为孩子们绘画学习的发展起一些推动作用,共同为有潜力的孩子们提供帮助。
  反对儿童画考级的意见也很尖锐。专家认为,儿童美术教育是启蒙教育,儿童绘画的本质,是通过美术学习和美术创作的过程,使包括审美感受、情感体验、创造才能、美学判断等在内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儿童美术教育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考级势必把儿童绘画教育导向技能教育的价值取向,当成粗浅的技能训练,而忽视儿童绘画教育中更为重要的方面,如广阔的文化视野、气质的养成、情操的陶冶,培养等。儿童绘画考级客观上是引导儿童过早地面向专业,用统一的标准,把儿童的兴趣往功利的路上赶,有违素质教育的精神。绘画不仅需要技能技七同时又是一种创造,需要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对社会的了解、思想和精神品格等,再加上对色彩和造型的敏感,才能决定他能不能成材。为此,绘画根本不需要从小培养,学得越早,就越不能成为大画家。儿童绘画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随意发挥,即兴的成分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考级拿统一的"规则"和"范画"作标准,又有统一的教材,同时用画一张画的办法去认定儿童一个阶段的绘画逼上一条"大一统"的道理,扼杀了儿童绘画的多样性与创造性,这种做法很不科学,违背了儿童心理和儿童绘画教育的规律。
  中国美术协会儿童美术委员会主任杨永青表示,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儿童画要让孩子喜欢,培养的是兴趣、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不是在技巧上追求千篇一律。用统一的标准去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去面对不好评判的个性化创作,是不好打分的。杨先生呼吁不要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只看到市场看不到孩子;不要只为赚钱而泯灭了艺术家的良知。
  针对美术考级,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杨景芝认为,对学龄前及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儿童画不适宜考。因为这阶段的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单一的美术技能、知道传授。儿童感知、表现世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统一的模式去衡量规定孩子的画作,只能是扼杀了儿童的天真想象。但对有志于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成人来说,考素描、色彩应该是可行的,这些都有具体的专业规定和技能技法要求。
  有些专家认为,在决定开办考级内容和制定考级教材与标准的时候,应尊循"重素质、轻技能"的原则。艺术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学习达到综合修养的提高。中央音乐学院在2001年的考级工作中,规定各专业3-9级和演奏级的考生在报名前需先参加"音乐基础"课程的学习并需考取"音乐基础"一级测试合格证。在这方面是一个可喜的尝试。
  究竟哪些专业适于开办考级争议很多,有待于政府部门组织专门进行论证。
  呼吁相关政策尽快出台
  为使考级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在社会艺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规范化。只有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加强对考级的宏观管理,才能使考级真正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对此,专家们一致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可以归纳为这样几条:
  一、应确定社会艺术考级的定义和宗旨,明确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任务和目的目的,杜绝考级与升学挂勾,从指志思想上纠正因利益驱动引起的当前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引导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准确定位,更好地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二、应规范了社会艺术考级开办单位的条件并限定范围;由管理部门对考级单位进行资格审核,不能让考级成为自由市场,谁想考就考,谁想考什么就考什么。同时,对考级的承办单位要进行规范。有些公司或个体户介入考级,极容易把严肃的社会艺术考级当做生意来做,只考虑赢利赚钱,并不顾及其他,应从政策上予以制止。
  三、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的考官应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及考级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遵守特定的程序要求。对考官要进行资格认定,只有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人才能任考级评委,要防止水平资历不够的人混入评委行列,特别是在杜绝在功利目标驱使下的不正之风。
  清华大学艺术中心主任郑小筠还提出,考级现场不能只有一名主考人员,这样有失公允。他稍一走神儿,在掌握标准方面就会产生偏差。考级现场最少要有两名考官,管理组织的办法应科学严谨,这样才能保证考级的客观性。
  四、主管部门将逐步统一大纲、教材等标准并制定有关教学方法和考评办法。
  五、对从事社会艺术教育的任教教师应该有资格认定。在这方面,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芭蕾舞及中国舞考级有其独到的作法。据介绍,这两种舞蹈考级在考级前都要先举办教师培养班,教师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后可取得资格证书,而只有持证上岗教师教出的学生,才能参加考级。中国舞在海外考级也是先通过培训当地教师做起来的,这样规范化的社会舞蹈教学、考级模式,证明对推动社会舞蹈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教师资格认定问题,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方堃认为,由于全国各地教师水平相差较大,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测定教师任教资格有难度,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这样厚实的社会艺术教育基础。你总不能禁止那些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教师,在专业水平尚不高的情况下不能从事艺术教学吧。
  六、涉及教师授课费、考级报名费等收费应由物价、税收部门批准,确定统一标准。
  中国音协的专家认为,为了保证考级活动的健康、蓬勃的发展,必须抓住两个方面:1、关键在于规范化。规范化包括教材、教法和考评方法的规范化。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规范化特别重要,没有规范化,就失去了考级存在的意义。2、核心在于"三性",即科学性、艺术性和公正性。没有这"三性",就失去了考级存在的基础。同时,针对考级,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规范。概括起来说,就是"五统一":1、使用统一教材。统一的级别划分标准,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这是考级规范化的根本。2、统一的报名方法。包括报名的项目、时间、报名表的格式、报名费的标准。这是实现规范化的前提。3、统一评判标准。音乐是艺术,但是音乐教育同时又是科学。音乐考级必须兼顾音乐和技术两个标准,兼顾艺术和科学两个层面,尤其困难而又重要的是要能够建立正确反映艺术水准的科学量化方法。4、统一调派评委。在同一考场中,尽可能安排本地评委和外地评委一起考评,同时,要加强评委的培训和资格审定工作,从制度上保证评委工作的质量。这是保证考级工作科学性、艺术性、公正性的根本措施。5、主办单位统一向及格的考生发放证书。
  专家们普遍认同考级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是社会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同容,对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裨益。通过有效管理对业余艺术考级进行规范,逐步减少直至杜绝阻碍考级发展的因素,可以引导考级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本文涉及专家观点系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1f54
网站目录投稿:盼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