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长期被吼的孩子大脑发育受阻聪明的父母都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是什么样的人。
  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甚至厚着脸皮吼孩子必须要做到,这么做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虎妈
  ﹏
  ﹏
  ﹏
  ﹏
  文| 毛妈Carol
  来源 |毛妈Carol(ID:maomcarol)
  ◐
  最近看了真人秀节目《超级育儿师》,里面跟拍了这样一对母子。孩子蛮不讲理,爱哭;妈妈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大声责骂孩子。
  去逛超市,一路上孩子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妈妈不耐烦地对孩子大喊:不要再烦我了!不许再问我了,自己记住!
  回家路上,孩子耍小脾气,要妈妈抱抱,妈妈怒骂: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
  在家里,孩子玩小汽车发出刺耳的声音,妈妈更是歇斯底里怒吼:你不许发出声音!我最讨厌吵了!
  为了让这位妈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内心感受,节目组让她到声音体验场所,听一听自己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声音。
  昔日自己的吼叫声穿过耳膜,这位妈妈瞬间奔溃了,她蹲下来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停地和主持人说这些声音让她感到很恐惧,很害怕。
  大人尚且无法忍受,何况孩子?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大吼大叫,就和打骂、侮辱一样,会让孩子的应激素水平增高,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孩子长期生活在"吼叫"的环境下,智力、语言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引发抑郁、孤僻、焦虑等精神疾病。
  妈妈大吼大叫的模样,是孩子一生都无法磨灭的阴影。
  大吼大叫,是以教育之名行伤害之事。
  曾经看过一组调查数据,在国内,将近90%的家长都吼过孩子。
  孩子不听话、顶嘴、不好好做作业、考试成绩没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平日工作压力大,憋着各种无名之火,看到孩子犯错,"一言不合就开吼,吼完就后悔",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恶性循环。
  父母都认为自己吼叫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殊不知,这么做不仅完全没有教育意义,反而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伤害,影响亲子关系。
  密歇根大学的Ethan kross博士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受损和身体疼痛在人类大脑区域反应极为相似,如果一个人伤心到"心碎",那么他的神经系统可能真的体验到"心碎"级别的疼痛。
  在绘本《大嗓门妈妈》里,描述了里小企鹅被妈妈吼叫时的心理历程。当企鹅妈妈生气地对着小企鹅大叫时,小企鹅吓得全身都散开了。
  父母对着孩子吼叫的时候,孩子情绪经历的痛苦,和身体受伤时的疼痛程度不分上下。
  大吼大叫,就像一把尖锐的无形之剑,把孩子里里外外伤了个彻底。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不管多么愤怒,也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大吼大叫,否则,毁掉的是孩子一生的幸福。
  正如教育专家陈鹤琴所说:孩子幼小的心灵极易受到挫伤,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
  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低声教育,更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
  北师大教授钱志亮曾指出: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就越认真,教育效果也就会越好。
  要想让孩子把我们的话记到心里去,心甘情愿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就要学会低声教育,前一阵子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因为虚荣心,嫌弃自己父亲的职业,还逼着自己的父亲换工作。
  林妙妙的妈妈气急之下,扇了女儿一巴掌,大声怒骂她"没良心"。
  爸爸林大为的做法却完全相反,面对女儿刺痛人心的指责,他没有失控怒吼,而是拉住愤怒的妻子,让女儿冷静下来,再和她解释前因后果。
  冷静下来的林妙妙,和爸爸沟通过后,明白了他做这份工作的原因,并以爸爸的工作为自豪。
  这就是低声教育的魔力,它不仅可以让孩子愿意聆听你的内心,还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家庭矛盾。
  如果林大为也和妙妙妈妈一样恼羞成怒,又骂又打,女儿估计永远也无法理解,甚至心中的怨气会越积越重。
  一时的威严和怒火,对教育毫无意义,父母的低声教育,更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循循善诱,温柔以待,孩子面对过温和仁慈的模样,感受过被爱被包容,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
  低声教育,你可以这样做。
  大声指责,只能让孩子暂时改变自己,只有父母培养自己"不怒自威"的气质,才能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低声教育,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1.降低声调,注意语气和措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表达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声音越大,情绪起伏越大,降低声音,可以帮助父母控制情绪,减少给孩子的伤害,让他可以集中注意力去听。
  在大吼大叫前,先给自己20秒钟,调整下自己的语气和措辞,效果会更好。
  演员小陶虹曾在《@所有人》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对待女儿犯错的两种表现。
  女儿第一次打翻牛奶,小陶虹本能地对着她大吼:你怎么回事啊!女儿当时吓得一哆嗦,不敢哭,而是用特别害怕的眼神看着她。
  看到女儿惊恐的眼神,她很快便意识到自己吓到女儿了,于是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没过几天,女儿再一次打翻牛奶。小陶虹虽然生气但没有大骂,而是马上跑过去抱住女儿,低声安抚:没事没事,怎么这么不小心呀?
  结果,女儿很快就放松下来,还和妈妈说"是因为手滑,下次会注意"。
  父母不带愤怒情绪,用正常的语气和声调说教,孩子自然会明白你的意思。
  2.尊重孩子,耐心解释
  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当我们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定时,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的行为无法带来想要的效果。
  不要总是毫不留情地斥责、辱骂、居高临下地教导,多用平等交流的语气和孩子对话。
  女明星霍思燕曾想让儿子嗯哼参加"玩具漂流"公益活动,将自己的玩具捐给其他小朋友。一开始,嗯哼很抗拒,不愿意听妈妈的解释,大哭大闹表示抗议。
  霍思燕见状马上停了下来,告诉他,妈妈不会强迫他,他的东西有自己决定的权利。并让儿子先冷静一下。
  等哼嗯调整好情绪后,霍思燕把他拉到一旁,和他说:我们去当售货员,把玩具卖掉,收入捐给有需要的小朋友。
  嗯哼愉快地答应了。
  孩子做错事,不要急着发怒,抱抱孩子,等他冷静,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等到孩子情绪平稳下来,你再把自己的期望告诉他,他也就更容易接受。
  3.吼完孩子,要善后
  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者违背曾许下的诺言,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如果你不小心吼了孩子,记得及时安抚,给孩子道歉。父母一句及时的"对不起", 能使孩子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轨道。
  在《道歉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到了道歉的3R原则:后悔、责任和补救。
  表示后悔是最好的第一步,可以这样说:宝宝对不起,今天对你发脾气是妈妈不对,妈妈不应该这样做。
  其次,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不要推卸责任。比如,孩子没有做家务,我们对他吼叫了,可以说:我不应该冲你发火,骂你什么都不会,我感到抱歉。
  最后,补救因为我们吼叫造成的伤害,可以告诉孩子:以后我会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不再朝你大喊大叫,你原谅妈妈好么?
  父母真心实意的道歉,可以抚平因为吼叫给孩子内心留下的伤痕,下次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内心。
  孩子是这世界上唯一可以无条件原谅我们的人,即便我们什么也不说,他也会原谅我们。
  ▼
  为人父母,是一辈子的修行。
  成为合格的父母,光靠吼是不行的,父母温柔以待,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敢面对自己的坚实力量。
  沟通,是亲子教育的根本,低声教育,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好好说话,才是孩子们最期盼的礼物。
  *
  *作者:本文来自毛妈Carol(公众号:maomcarol)。她是英文绘本推广人,亲子阅读践行者。长期在公众号撰写原创文章,分享适合0-12岁孩子的亲子阅读方法和经验。
网站目录投稿:谷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