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现象,其中生态环境、贫富差距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公共利益逐渐受到侵害。经济法从诞生之初就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自身的宗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不能对公共利益进行有利维护,严重影响了经济法的权威性。文章围绕经济法下保护公共利益受到的法律限度进行叙述,希望可以不断消除这些限度,更好地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关键词】经济法;公共利益;保护;法律限度 一、前言 任何法律被设立都是有一些原因的,经济法的设立就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在经济法发挥作用的现在,却出了很多社会公共利益被侵害的现象。我们就可以认为现在的经济法其设立之本是好的,但是在维护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其的约束力降低,从而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应当做的就是认真分析这些法律限度及其产生原因,并且积极展开措施解决问题。 二、经济法的主要价值取向 经济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法相较于其他法律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上。例如,民法主要强调个人理性,其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但是经济法将社会理性作为主要的内容,强调社会公共利益的追求与维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们也应该对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不断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1]。 三、经济法视野下的公共利益 利益有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之分,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公共利益主要是指社会公共利益,在具体的市场行为中,经济法强调对经济地位上的弱者进行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是将自由竞争作为市场运行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从具体来看,经济法主要是对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利益的保护,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也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是其保护的内容[2]。 四、经济法对公共利益保护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法维护经济秩序 在市场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市场秩序是基础,而市场秩序是由市场内部自发形成的秩序和政府人为进行干预的秩序构成,共同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其中,经济法维护经济秩序就是保护公共利益的体现,市场中虽然自发形成的市场秩序,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是自发秩序难以维持的,这个时候政府干预就成为了必要手段[3]。 (二)经济法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市场竞争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竞争就会推动弱势群体产生,在法律的意义上可以被认定为弱势群体的类型主要由两种,一种是身体、生理上由于受到伤害而成为的弱势群体,另一种就是在市场运行中由于受到伤害并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经济法中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也就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其中还包括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众多类型。 (三)经济法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利益 我国的经济法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根本内容,这里的社会公共利益主要是指对生态等多方面公共利益的保护。近几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质量越来越差,甚至影响到了人们正常地生产和生活。相关人员可以从经济法入手,对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改善,这样才可以不断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利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五、经济法对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法律限度 (一)公共利益存在模糊性 经济法确实需要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但是却没有公共利益进行具体地界定,这就给实际应用的过程带来了很多麻烦,也成为难以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原因。当前经济法中缺乏对公共利益的确定,与此同时,即使在法律中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也会给实际的应用中带来很多操作上的麻烦,也难以保证公共利益是否得到切实维护。 (二)公共利益难以有效保障 在实际的生活中,公共利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原因除了难以界定之外,还有其他问题,例如没有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其中主要体现在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缺乏规范性,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甚至还存在侵害人们公共利益的现象和行为。除此之外,经济法的规制程度也较低,在缺乏流程保护的同时,还出现了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 (三)公共利益难以实现 在现代生活中,经济法对于公共利益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一些政策性规定上,法律通常是对某种利益进行确定和配置,但是经济法是对公共利益进行一些政策性的調整工作,不断协调以保持利益的平衡。与此同时,一些人寄希望于司法救济模式来维护公共利益,但是由于司法救济本身就存在缺陷,更是难以保护公共利益,并且当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可能会难以进行申诉。 六、经济法保护公共利益产生法律限度的原因 (一)经济法存在资源缺陷 经济法通常情况下需要同国家的经济制度相适应,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各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变化,在经济法的制定和维护上也存在很多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导致了经济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我国一直存在缺失,难以真正做到公共利益的保护工作。 (二)经济法存在不规范性 市场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同时市场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也需要及时进行变换,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大多希望通过一些软法来维护市场秩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些法律规范确实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经济法进行合理科学地规范。 (三)经济法缺少形式理性 法律研究会呈现出两种特性,一种是实质理性,主要是指相关人员过于重视其实质性内容,忽视了研究范式或者理论框架等多种内容的重要性;另一种则是形式理性,在我国的法律研究中,应当需要兼顾两种理性,在制定强有力法律的同时还需要使得法律规范可以被灵活运用和操作。 七、消除经济法保护公共利益法律限度的策略 (一)对公共利益进行确定 相关人员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定和规范,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其被写入法律规范中,更好地发挥保障社会共公共利益的功能。确定公共利益,相关人员可以从类型化的方式入手,立法部门可以通过普遍法律展开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工作,同时也可以与国际的立法方式相结合,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推动公共利益保护的程序化进程 相关人员需要在保护公共利益之前,对经济法的保护进行程序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流程和规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对人们的利益进行保障,人们的利益一旦受到侵害,可以及时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申诉,不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法的权威。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之中作者对其进行的分析,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启发,并且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本文之后,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反馈。文章将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的保护作为叙述的主要内容,首先对经济法的主要价值取向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其次针对公共利益展开详细描述,然后指出了经济法对于公共利益维护的重要性,之后表明当前维护公共利益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限度和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善策略。文章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问题,让经济法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石凯雁.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 纳税, 2018(4). [2]王晓燕. 从政府的企业到企业的政府——经济法框架下政府与市场的法律边际之厘定[J]. 金融经济, 2018(10). [3]钱佳琦. 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分析[J]. 法制博览, 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