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便秘经验


  第 1396期
  作者/1代晋 2孙丽平 1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编辑 / 段瑞⊙ 校对/许红
  便秘亦称"便闭""秘结""大便不通",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d以上1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坚硬,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证,并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排便困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目前儿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治疗上,中医药优势较为明显,相对西药,其依赖性及毒副反应更小,且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各中医家对本病有不同认识,治法也不尽相同。但多数认为本病为津亏燥结所致,治疗以滋阴养液,润肠通便为主,辨证加减治疗。此外,尚有疏肝理气及活血行气,润肠清热者。而近年来由于绿色医疗的倡导,有越来越多的医者通过中药敷贴、推拿以及中药药浴等法治疗小儿便秘。孙丽平教授本着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强调应肺与大肠同治,故在通腑泄热同时,应用治肺之药,临床取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便秘学术思想
  经多年临床实践,孙教授认为小儿便秘以食积内热型居多。现今社会,饮食以辛、辣、炙、煿为主,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加之家长溺爱,喂养无度,导致食积内热体质小儿比例日益增长。此类小儿,因积热搏结导致气机不利,以致便秘;积热日久,伤津耗液,津液不足,肠道干涩,亦生便秘。
  孙教授认为无论何种因素所致小儿便秘,必然存在糟粕内停。而糟粕停滞日久,阴阳失衡,可变生他病。故治疗小儿便秘,消积通腑为当务之急。故自拟"枳实消积散"加减治疗。药用枳实、莱菔子、槟榔、陈皮、神曲、内金、黄芩、栀子、生石膏、藿香。枳实为君,以化积消痞;莱菔子、槟榔为臣,以助君药化积消痞之力;佐以陈皮、神曲、内金,以消食导滞通便;黄芩、栀子、生石膏清泻肺胃之热;藿香化湿清热。平素多汗者,可加麻黄根、浮小麦;如见舌苔腻,大便黏腻不爽,可加白术,薏苡仁等;积滞日久,化热伤阴,可加石斛、麦冬;大便燥结不通,可酌加枳壳、番泻叶等,其中番泻叶应根据大便情况加减用量,但不入煎剂,只泡水代茶饮,便稀减量或停用,不宜久服,以免形成药物依赖。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有热,往往下注大肠,灼伤津液,故临床治疗本病,在消积通腑泻热同时,孙教授主张应注重治肺药物的应用,如加杏仁、全瓜蒌泻肺润肠。正如《婴童百问·大便不通》言:"小儿大肠热,乃是肺家有热在里,流入大肠以致秘结不通,乃实热也"又如《幼科铁镜·大便不通》:"肺与大肠有热,热则津液少而便闭。"
  2 典型病案
  张某,女,6岁,2012-05-26初诊。主诉:大便干3年。现大便干硬,呈球状,4日1行。平素嗜好煎炸炙煿,口气臭,汗出较多,腹胀,无腹痛。查体:舌红,苔黄。心肺腹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便秘(食积内热)。治法:消食导滞,清热通便。方药:枳实、莱菔子、陈皮、神曲、黄芩、生石膏各20g,槟榔、当归、藿香各10g,内金、栀子各5g。4剂,水煎服,每日3次。
  2012-06-03二诊,前证减轻,大便2日1行,质软,仍汗多,纳可,寐安,舌红,苔薄。上方加浮小麦20g。继服4剂,煎服法同前。
  2012-06-10三诊:大便2日1行,质软,活动后汗出。舌淡红,苔薄黄。更方为枳实、菔子、牡蛎、枳壳、陈皮各20g,太子参5g,浮小麦15g,防风、当归各10g,4剂,善后。
  停药后随访6个月,诸症痊愈。嘱家长平素注意饮食调护,节制饮食,进食蔬菜,以免复发。
  3 讨论
  小儿脾常不足,过食则克伐脾运,化物无力。该患儿平日嗜食煎炸炙煿,难以运化,因而生积,积久化热,积热搏结,致腑气不通,而生便秘;胃内积热上冲,故口气臭;内有邪热,蒸津外泄,故汗出较多;积热搏结,气机不畅,则见腹胀、腹满。方以"枳实消积散"化积消痞、导滞通便。二诊患儿病情减轻,主证未变,故守原方,加浮小麦以敛汗。三诊患儿活动后汗出,乃日久气随津脱,气虚不敛阴津之故,以太子参、牡蛎相佐,补益脾肺,益气生津,而患儿大便虽未恢复正常,但积热已去,故去原方之神曲、内金、黄芩、栀子、生石膏、霍香,加用枳壳、防风以消痞通便,巩固疗效。
  小儿便秘初起家长多不重视,来诊者多积滞日久,故以消积通腑为基本治法,兼顾他证。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小儿便秘上有明显优势。临床所见小儿便秘以实证、热证居多,但其他证型之便秘亦不少见。此外,还需对器质性病变进行鉴别。便秘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所谓:"乳有时,食有节,则令儿安。"治疗同时,应指导饮食调护,多进食果蔬,主食除米饭外,可食荞麦、玉米、小米等;水果可选香蕉、火龙果等,蔬菜则以白菜、甘蓝、油菜等绿叶蔬菜为主。食药结合方可缩短疗程及避免复发。
网站目录投稿: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