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文案有一个外号叫翻译官


  文案有一个很形象的外号,叫翻译官。大部分人认为,翻译是指把外国语言翻译成本地语言,这是狭义的表象。广义上的翻译,是指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文案就是翻译官。文案就是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更快地传递正确的信息。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哪一种方式是陌生的?哪一种是相对熟悉的?哪一种表达方式让读者容易感受到?是口语化还是书面化?
  口语:就是我们日常交际说的话。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语言形式。
  理智去看待,不难发现每一种表达方式都有优劣之分。口语容易朗朗上口,而书面语可以彰显格调。
  比如iPod:
  口语:体积小,内存大。
  书面语:小身型,也大有身手。
  文案翻译就像变焦镜头
  当然今天要分享的,不是让你翻译口语和书面语。文案要翻译的,是把一种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学会变焦镜头,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把模糊的变成高清的。
  比如耳机:
  模糊:静享音质。
  高清:犹如置身音乐会。
  模糊的文案,其实就是概念和标签,有助于品牌的打造,但不宜多。多了就是假大空,悬在半空中。而高清的文案,能让消费者能够具体理解和感受产品。模糊的文案不在于多,一两句就可以定出品牌的调性,比如耐克的"活出伟大"。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要写高清的文案,跟读者更好地对话。
  第二,把写实的变成有意境的。
  比如水果:
  写实:水果的糖分高达99%。
  写意:甜过初恋。
  写意的文案更有穿透力,写实的文案更具有可信度。
  比如滴滴:
  可信:滴滴的市场占有率为75%。
  传播:四个小伙伴,三个用滴滴。
  写实是基础,但写意是升华。文案们,翻译官们,让我们升华下吧。
  案例:空气净化器的文案翻译过程
  现在雾霾这么严重,我们就以空气净化器为例,来演示下文案的翻译过程。直接把产品的介绍说明翻译成更好方式的文案。
  以下是空气净化器的文案翻译过程!
  社会现象
  原文:雾霾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呼吸道和肺。
  翻译:一出门,气得肺都炸了。
  产品背景
  原文:室内空气污染,在家吸霾。
  翻译1:要么屏住呼吸,要么买净化器。
  翻译2:不买空气净化器,就当人体吸尘器。
  净化效果
  原文:PM2.5净化率高达99%。
  翻译:推开窗是北京,关上窗是北欧。
  产品外观
  原文:简洁时尚,精致外观。
  翻译:工作时是净化器,静止时是装饰品。
  噪音处理
  原文:采用静音马达,噪音保持在36分贝以下。
  翻译:空气般的存在。
  远程控制
  原文:WIFI连接,远程控制。
  翻译:如果有信号,在月球上也能控制。
  净化效率
  原文:净化效率高达330立方米/小时。
  翻译:9分钟,还你一片蔚蓝天空。
  安全设计
  原文:有童锁功能。
  翻译:可当作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省电优势
  原文:功耗降低60%,工作模式仅为4.8W。
  翻译:一个月的电费,大约一个口罩的钱。
  文案约等于翻译官,主要的工作就是翻译。把产品的信息翻译成消费者容易接受理解的信息,说人话,一说就懂的话。
网站目录投稿:晓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