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用口语表达 当众讲话与写文章,虽说它们都是使用语言这个载体,但是,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前者是"以声传意",后者是"以文达意"。 因此,说话与写文章在运用语言方面是有区别的,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尤为明显。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从小精读古代的文言文,以致日常说话也容易说文言文。有一则笑话这样说: 一个书呆子,晚上睡觉被臭虫咬醒了,便朝妻子说:"贤妻,迅燃玉灯,丈夫为毒虫所袭。"妻子莫名其妙,还以为他是在说梦话,没理他。 后来,他实在熬不住了,不得不改口说:"老婆子,快点灯,我让臭虫给咬坏啦!"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讲话还是用口语好。 有人会说,眼下书面用语并不是文言文,讲话和写文章都是用的白话文,这还有区别吗? 虽然现在写作和讲话我们用的都是白话文,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存在书面语和口语之分。 有些朋友,不论在大小场合讲话,养成了一种习惯,即事先把要说的内容写出来,然后背讲稿。 提醒你别这样做,背出来的东西不吸引人,既抓不住听众的注意力,也容易大脑断电。 美国幽默文学大师马克·吐温曾这样说:写下来的东西是不适合用来当众讲话的。 它的形式是文学的,书面的语言读出来生硬、没弹性,无法让自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而去愉快、有效地表达! 假如讲话的目的在于娱悦听众,而不是说教,便需将语言变得柔软、简明、口语化,并用自然地、仿佛未经事前思考的说话方式表达出来; 否则,你的讲话会烦死一屋子的人。 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听一些人讲话时,也有类似的感觉。口语化的语言,就像刚从山上摘下的山果,虽说带点泥土,或有点虫眼,但它因新鲜而让人喜欢;背稿子讲话,则是一听水果罐头,虽然完美,但不新鲜。 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听起来更像隔着衣服在挠痒。 以上面举过的例子为例,对比感觉一下下面两段对话: 记得七岁的时候,我一看到村里的大姐姐穿高跟鞋,我的小脚丫子就痒痒,馋得要命。老跟妈妈嚷嚷:"给我买一双吧!给我买一双吧!"妈妈忙,哪有工夫搭理我这茬儿。于是,我便动自己动手圆梦了。 记得七岁那年,看同村年龄大的姑娘有高跟鞋,我就非常羡慕。向妈妈哀求道:"请你给我买一双吧!"妈妈工作很紧张,没有余暇顾及我这事。于是,我就自己去实现梦想了。 先读上段文字,再读下面一段。对比体会一下语感上的不同感觉。 上面一段是典型的口语化语言: 如:"小脚丫子就痒痒、馋得要命!""嚷嚷""哪有工夫搭理我这茬儿"等都是些地道的口语。 如在当众讲话中善于运用此类语言,就会把你与听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句句都能说到听众的心窝里,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 请再翻回到前面那本书中所列举过的一些学员发言的实例,重新品味。这一次阅读这些学员的发言,专门从口语化的角度去品评,看看谁的发言,口语化语言运用得较地道,从中也可借鉴一下。 有人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得好,说得妙,就等于为思维披上了美丽的外衣。" 如何将这件外衣缝制得美丽合体,当然需要更多的讲话技巧和方法。下面单就口语化的特征列举几种,请参考。 ◆特征之一:双音节词多 双音节或双音节以上的词,语言信息表述得慢,听的人来得及思考,适合"口传"、"耳收"的接受特点,有利于以声传意。 如:"当我走上讲台时",不如说成"当我走上台讲的时候"听起来顺耳。 "因为我没经专门的当众讲话训练"不如"因为我没有经过专门的当众讲话训练"说起来上口。 另外,相同音节的词相互搭配起来说,让人听起来顺畅舒服,记起来好记。 比如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讲话里说: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这段讲话中,单音节与单音节,双音节与双音节,四五个音节的与四五个音节的词相互搭配,说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富有一种音律美和节奏美。 当众讲话,最好避免书面语和口语相互夹杂,不文不白。 如:"我们都是‘而立’的青年,倘不努力奋斗,成功的希望就会化为乌有。" 这句话中的"而立"、"倘"以及"化为乌有"一类的用辞,都属书面用语,说起来拗口,听起来也别扭。 如果改为这样说:"我们都是三十上下的年青人,倘若不努力奋斗,成功的希望就会化泡影。"这样既听起来顺耳,说起来也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