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童趣爱好是什么? 朋友过来聊天,说起他家刚上一年级儿子来,对两件事颇有抱怨,借此随意聊了很久。 一个是孩子背诵古诗,只看一遍,也不理解意思,合上书本就背,也不理解就背。 还有就是喜欢玩抓迷藏游戏,拉着大人玩个没完没够,这个也太幼稚了吧。 知道这家伙家庭教育有一套,老大学习很优秀,这个小的比起老大年龄差距较大,自然更多缠着家长玩。 说上面这些时候,人家明显不是真的要讨论啥,因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这个比较明显,就是享受的说出来,说出来的这些怎么看怎么是幸福指数爆表啊。 由于彼此很熟悉缘故,我就带有开玩笑意味,打趣着讨论上面话题。 也适当打击下,平衡咱的心理呗。比如,先来一句,你说孩子这些表现正常不正常吧! 这个不言而喻的答案,自然就奠定了下面随意聊天基调。 为何维护孩子学习兴趣最要紧? 家长不满于孩子"背书格子"死记硬背,这是典型的成人思维投射,把自己经验强行施加给一年级孩子,这才是问题背后的问题。 小孩子思维发展有个过程,一年级孩子6岁左右,心理特点是形象化思维阶段,也就是要借助形象化物体认识事物,背诵的古诗歌本身就是抽象思维表达,这时候能够背下来就很棒。 还有,小孩子特有的权威意识,是绝对听老师的话,老师要求是背诵可不会要求一年级孩子理解,这就是孩子要完成的目标。 因此,孩子背诵是高效的,因为完成了既定目标,而家长则是杞人忧天,自我中心。 当然,这都是事后分析,当时我是这样和朋友说的。 ——孩子不按你的理解背诵法,能背诵下来吧? ——能的,第二天检查都可以的。 ——你觉得理解重要还是背诵下来重要呢? ——都重要。 ——打比方,"小九九"是背诵下来重要还是理解重要呢? ——也是,给孩子讲解3*4是3个4相加,其实没有用,还是背下能用就好。 ——好比学习写文章,一定先学会字词积累知识。先背诵相当于积累素材,量变到质变。 ——也是。 ——你是用40年人生经验,来"教育""教训"6岁小孩子,红脸不红脸啊。 ——嗨,这个不是着急嘛。 ——不要求孩子理解,鼓励背诵就好,关键在于维护孩子学习积极性,保持兴趣,如果要求过高,打掉学习兴趣,给你撂挑子不干了,到时候也就后悔晚矣。 最后,我给"恶狠狠"来了这句狠话,效果不错。 果然,给我自我暴露说,给孩子检查背诵时候,有时候一手拿着孩子课本,一手拿着手机看,孩子一般忍住不说,有时候也抱怨"别老看手机好不好"。以后一定尊重孩子学习劲头,保护好学习兴趣。 为何小孩子喜欢玩捉迷藏? 说起来小孩子玩捉迷藏,这个类似前面分析,也是孩子特有天性体现。 谁不喜欢玩呢。我说做家长的回家玩不玩,回答自然了。 两口子一个抱着一个手机,以至于孩子说你俩也得陪他玩会啊。 玩游戏是孩子在发展生活兴趣,也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问具体如何玩呢。朋友说太好玩了,孩子在客厅喊倒数十,然后家长藏好后去找,家长聪明啊,藏到窗帘后就找不到,还会趁机跑回原来房间,最后孩子不愿意了,说不能再回去。 又说,一旦长时间找不到,就会大哭。 又说,小孩子藏在被子下面,大人过去就发现了,被找到后小孩子还挺纳闷,问自己藏的好好的,为啥被发现呢。 这么"幼稚"的游戏,只是家长眼中的看似幼稚,可是在孩子感受中,就是最好玩的活动,有刺激,有兴奋,有惊喜,有发现,当然还有亲子互动的亲密感。 再打个比方,大人都喜欢打牌玩,不喜欢打牌的人会纳闷,不就几张扑克牌吗,一打一天有啥吸引人的。这样就可以了解孩子对游戏的喜欢了。 为何说看到孩子需要才重要 同样事情,家长与孩子看法不同,理解不同,太正常不过了。 可是,背后反映的正是如何共情一个人。 共情就是暂时放弃自己立场,能真实看到别人需要,"理解也要理解,不了解也要强制理解",一旦把自己立场转到孩子位置,先别管那么多的对错判断,首先认同孩子做法自有孩子理由,这就好办了。 丛中教授说过,共情要有三步:一是说出感受,二是找到缺失的需要,三是把需要重构为积极追求目标。 上面这个就是,孩子玩游戏是兴奋喜欢的,正是积极发展自我同一性这个目标。 反过来,说到底,亲子之间冲突,往往还是家长过高期待,用自己理想的"孩子形象"代替真实的孩子,看不见真实孩子的真实需要,一切都是自己焦虑不安的投射。 这个问题,家长如果不能想透彻,放下自以为是替代孩子谋划的目标,一定会陷入糟糕情绪无法自拔。 说到这里,得向这位朋友点赞,从陪伴孩子背诵,和孩子玩游戏,愉快真实说出这些,都是积极行动的体现,反映出亲子关系的良好。 这就是家有读书孩子最好的亲子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