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稀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背景下,国家层面开始推进广东、江西、内蒙古等地稀土资源的整合。 当年6月,内蒙古出台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涉及企业共35家,最终经过几年的兼并整合,全球规模最大的北方稀土(600111.SH)应运而生。 早在2011年,这家企业就已经赚到了一年34.9亿元的扣非净利润。 但迎接北方稀土和投资者的并不是更多的利润,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15亿、6亿、2000万元。 原本炙手可热的稀土,在大规模的产业整合之后,不仅没有延续高价格,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也造成了企业利润的严重下滑。 如今一家全国规模最大的稀土企业,利润尚不及一家市值百亿左右的钢铁企业。原本被视作中国骄傲的稀土企业,在2019年春天的牛市氛围里,俨然成为资本市场角落里的尘土。稀缺资源 环绕在稀土身上的光环之多,曾经令人相信它有着无穷的魔力。 它是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所有照明都必须使用的原材料,是让普通材料产生质变的神奇因子。 北方稀土(原包钢稀土)最终成为了这场稀土利益博弈风暴的核心。 很多企业对于资源有一种很特别的"崇拜"心态,这种观念认为包括煤炭、石油、金属矿藏等商品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产。 2010年前后,这种观念发展成为了资本市场中的"爆炒元素周期表"行情,人们相信资源的价值可以经久不衰,持续上涨。 稀土被认为是金属矿产中的稀缺资源,中国一度供应着全球范围内超过95%的稀土供应。 2010年左右,稀土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日本和欧洲高科技企业所生产的液晶面板、高端武器装备、发电机配件等产品,都广泛使用了来自中国的稀土原料。 就连一些美国媒体,也在渲染高科技产业对于稀土材料的依赖。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就曾录制节目表示,中国垄断国际稀土市场,有可能会威胁到其制造业和军工产业。 但在当时的行业中,除了几家央企和地方国企之外,市场上部分稀土供应都是来自私自挖掘、盗采,这让有关部门对于这些"珍贵资源"的安全颇为担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北方稀土资源开始了全面的整合,北方稀土(原包钢稀土)最终成为了这场稀土利益博弈风暴的核心。 2015年的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公开表示,"大型稀土集团主导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毛利率下滑 2011年是国际稀土价格的最高峰,例如其中重要品类氧化镨钕售价达到127万/吨,氧化镝达到1.3万/千克。目前,这些材料的价格基本都在腰斩以下。 受到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北方稀土各类财务指标在过去多年中,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而这还是建立在国家收储和对非法稀土采矿严厉打击的基础上。 2011年,伴随着主要产品价格狂飙,北方稀土毛利率达到73.79%的历史高点,但随后六年的时间里,其毛利率直线下滑至2017年的18.34%,进一步下跌至2018年中报的15.65%。 自通过行政手段走向垄断之后,北方稀土就完全失去了产品的提价能力。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产业售价与成本的重要指标,北方稀土毛利率逼近10%,意味着其售价已经越来越接近于开采成本。 垄断有助于企业提升价格,从而获取更多利润。但显然这样的规律在北方稀土身上并不奏效。自通过行政手段走向垄断之后,北方稀土就完全失去了产品的提价能力。 为什么在2011年还供不应求的稀土材料,从此之后就变得鲜人问津了呢? 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可能就越低。这种需求低包括放弃使用和寻找替代产品,这个简单的规律,在昂贵的稀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例如在2012年,稀土进口大国日本,日本电产公司就宣布研发出了不使用稀土元素的新一代电动机; 在稀土的使用大户LED照明和显示行业,包括欧司朗、京瓷、索尼等公司,都以不同的方式研发出了少用甚至不用稀土元素生产产品的技术。失去性价比 中国"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曾经表示,稀土应用包括"原矿——精矿——分离产品——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这样一个产业链,其中越接近后端,对环境的破坏越小,效益越高。而中国在产业链的末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看似宝贵的稀土,却在行业垄断之后仍然不断跌价。 对于企业来说,技术难度最高、附加值最高的同样是产业链的末端。以北方稀土为代表的中国稀土行业里,许多人曾经认为在产业链的头部进行垄断,可以获取產业链后端获取利润,最终收获的却是惨败。 基础原材料和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却从来不是无法替代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技术的进步,所谓不可再生资源的宝贵程度正在逐步下降。 基础的矿产资源能源的价格足够高,就可以催生出一系列替代技术的成熟。那些无法被替代,始终占有市场商品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价格足够低廉,以至于没有替代品有足够高的性价比。 2019年一季度,以海螺水泥(600585.SH)为代表的水泥股取得了累计接近50%的上涨,大幅度跑赢大盘,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泥行业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产能不断集中,催生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在2018年里,普遍获得了100%左右的净利润增长。 看似不值钱的水泥可以不断涨价,每年利润大幅增长;看似宝贵的稀土,却在行业垄断之后仍然不断跌价,腰斩之后也毫无波澜。这样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局面,在给北方稀土的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同时,也足让更多企业家、投资者去感悟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