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观念中,典当行是典型的"不义之地",靠放高利贷发危难财。与一位朋友聊起典当生意,他也如是想,喏喏一阵,说了句"总有点那个……" 可如今,典当行业在悄然改变,已经不仅是救急融资的"提款机",还成了达人"淘宝"的新场所、精明人的"时尚管家"。本刊调查问卷显示,51.33%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典当行办理短期贷款业务,而在有典当经历的被访者中,居然有50.67%的人是去典当行淘宝买物的。昔日穷人进当铺,今朝时尚淘典行,这颇让人砸吧出些意味。 意味之一,"淘"成时尚,无所不"淘"。据说淘宝网很火,已经是当之无隗的C2C老大。每每听到、看到"80后"、"90后"眉飞色舞讲起自己的淘宝经历,我就觉得消费的环境真的是变了。一个"淘"字,说尽了时下多元选择与自主消费的个中精髓。典当行居然也成了淘物时尚场所,这个世界已经是无所不"淘"了。杂志要淘,博客要淘,微博要淘,淘来淘去,还是淘金淘Fans,有多少fans就意味着干了多少活、能赚多少钱啊。 意味之二,交换有值,流转溢价。一件暂时闲置或不急用的物件,拿到典当行可以作价抵押,以获得自己急需的资金。有钱还上了,再把该物件赎回;没钱可还,典当行可出售当物以获得补偿。在这个过程中,当户、当铺交换各自的风险,并获得风险补偿,实现了流转的溢价,当铺无疑是现代抵押贷款融资当之无愧的鼻祖。当户不能方便自由地流转手中的当物,所以当物要打折;当铺承担了绝当潜在的风险,所以可以要求较高的回报补偿(高利贷)。这个最古老的生意,实际蕴含了所有金融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风险的交换与定价。 意味之三,当铺之火,金融之憾。据说现在当铺很火,几个在南方经营典当行的朋友很发了些财。但于社会来说,典当生意红火凸显的正是现代金融服务的缺憾。当铺的生意,本质上是民间高利贷的生意。这个生意的温度计刻度,反照的正是我们银行对中小企业、对民间个人的金融服务程度。每月三四个百分点的服务费率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贷,如果从银行能贷到款,如果银行也能提供小额融资的方便服务,谁愿意付那么高的费率啊。 我们都在讲经济结构调整,在我看来,如果银行的金融业务没有服务到广大中小企业和更广泛的个人大众,内需消费拉动的增长方式转变就遑论成功。在这个意义上,我不希望当铺生意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