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与母亲的爱恨情仇


  在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众多学派中,最关注"母亲"这一角色的无疑是客体关系学派。与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视角不同,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人的行为是由追求快乐的满足的本能(力比多)驱动的,而客体关系的视角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是寻求客体,即人际关系的连接。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养育者)特别是母亲(主要照顾者)的关系。
  我们在刚出生的时候,所有的体验是弥散而不整合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概念,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你"。而母亲拥有一种敏感地觉察婴儿的需求的天性,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淡化自己的主体性以适应婴儿的愿望和需要,这让婴儿获得一种"主观全能感":我和妈妈是一体的,世界由我操控,我一饿就有奶吃,我尿布一湿就马上会换成干净的,我一伸出手就会有温暖的手握着我的手。而妈妈的持续关注、对着婴儿的笑容、充满爱的温柔抚摸怀抱,让婴儿体验到自己持续的存在感。就像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在遥远的地方卷起汪洋,这个生命早期的共生阶段,母亲的爱给予的全能感和持续存在感会发展出自我效能感,即能够胜任的感觉,最后发展出自信,并且因为注入了母亲的爱,而不会有爱的匮乏感,从而有爱别人的能力。
  然而母亲对孩子就真的只有爱吗?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温尼科特列举了正常母亲恨婴儿的17条原因:
  1、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
  2、婴儿不是童年的游戏,不是父亲的孩子,不是兄弟的孩子等等;
  3、婴儿的出生一点也不具备神话色彩;
  4、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
  5、母亲生个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的母亲,因为她需要一个孩子;
  6、婴儿伤害了她的奶头;
  7、婴儿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等人,一个不领取报酬的仆人,一个奴隶。
  8、从一开始她就只好爱他、爱他的排泄物以及爱他所有的东西;
  9、他总是设法伤害她,周期性的咬她;
  10、他表现出对她的幻想破灭;
  11、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就把她像橘子皮一样扔掉;
  12、婴儿起先一定是支配性的,他被保护免于偶然事件,生活必须以他的速度展现;
  13、最初他一点也不知道她所做的,或者她为他所作的牺牲;
  14、他怀疑她,拒绝她的好食物,使她怀疑她自己,却和他的阿姨吃的很好;
  15、度过了一个糟糕的上午,她和他一起出去,他向一个陌生人微笑,陌生人说:"他难道不可爱吗?";
  16、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抛弃或疏忽了他,她知道他将永远报复她;
  17、他使她兴奋,但也使她感到挫败——她不能吃了他,也不能与他性交。
  在共生阶段的接下来的时间里,母亲逐渐又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这时候婴儿的需求需要延迟一些时间才能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明白,原来世界不是由自己主观掌控的,有时候自己要的东西不能马上出现,这便是分离——个体化的开始。这让婴儿逐渐明白,自己跟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人,世界是是客观存在的。这多多少少有些挫败,但如果妈妈的爱已经给了婴儿安全感,婴儿便可以开始逐步探索外界,去与外界建立关系。客体关系认为,足够好的母亲在被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同样关键的是,母亲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适时退开,逐渐减少婴儿对母亲的依赖。
  而因为爱,很多母亲恐惧跟孩子分离。要承认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是痛苦的,因为那意味着要接受不能把孩子"打造"成自己设想中的样子的挫败,还要承受与孩子分离的被抛弃感。于是一些母亲牢牢地抓住孩子,无法从共生状态中走出来。她们抵制孩子成长的力量,要么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要么阻碍孩子与外界建立关系。即便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还是一个无能的婴儿。而那些以"我生命的意义就是你,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这般如此强大的母爱与孩子捆绑在一起的母亲,更是让孩子连享受自己的独立的权利都没有了。
  温尼科特之所以列出这些母亲恨孩子的理由,是希望通过让母亲意识到这些"恨",帮助母亲与孩子拉出一点间隙,这一点距离使得母亲放弃做一个过于完美的母亲,减少藉由爱对孩子的控制,才能帮助孩子分离和独立出去,发展出自己的能力、建立自己的关系。
  孩子对母亲也必然是又爱又恨。我们从襁褓之初就完全依赖于母亲,但毕竟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有她的害怕、焦虑,这些背后的情感带来的行为可能伤害到孩子,而且在做母亲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有失误,甚至会给孩子带来创伤。母亲也曾经是个的小女孩,她的身上也带着她的父母带给她的大大小小的创伤,这些创伤使她不知道怎么很好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而再把创伤继承给孩子。很多孩子苦苦挣扎于母亲因为害怕分离的无意识控制和自我独立的成长力量之间。然而在我们这个讲究孝道的民族里,对母亲的恨很多时候是不允许被表达甚至是被意识到的,如果愤怒得不到表达,压抑的愤怒最后成为心结,或者无意识地又疏远了和母亲的关系。
  婴幼儿时期与母亲的互动关系,逐渐印刻在我们的内心,形成我们所有人际关系的"底片",对于一个离开妈妈就无法活下去的婴儿来说,跟妈妈的关系无疑是唯一的重要的关系,魔鬼的怀抱也是怀抱,所以即便是质量不高的关系模式,我们也会无意识地一再重复。因为那样的关系在我们的生命里太过熟悉和深刻,我们会潜意识地去寻找那样的关系配对,或者通过投射性认同在潜意识的你来我往中把关系变成底片里的那个样子。边界清晰的健康关系、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虐待与被虐待的关系、若即若离的关系,如果你所有的关系里都有同样的影子,那就是这张底片投出来的东西。
  我们的一生都会因为新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但这些最初的关系总会对人格结构发挥持续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给了我们命运。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我想母爱的最伟大之处,不止于对孩子的付出,而在于明明那么爱孩子,却要忍受被被抛弃与挫败,让原本与自己一体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她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在精神分析的领域里,爱与恨被视为硬币的两面,一切浓烈的感情都包含爱与恨两个部分。不管你看到爱的一面还是恨的一面,都说明你与母亲的连接之深,她已经存在于你的生命里,印刻在你的人格里,流淌在你的血液里。
  ------------------------------
   文/文馨
   转载需注明出处并署名,勿作商用。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xlswenxin
网站目录投稿: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