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就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科学确定普通高中规模,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为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教学和新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部对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发出禁令,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此前发布的"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攻坚计划做铺垫。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但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成为攻坚计划的最大瓶颈。禁办超大普通高中,就是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攻坚计划的这两根"牛鼻子",防止高中教育资源走入密集发展的老路子。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必然实行教育资源"扩容"。从目前高中毛入学率来看,不少县市高中公共教育资源依然存在严重不足问题,办学条件必须尽快适应普及要求和消除大班额要求。那么,这个"容"往哪个方向扩,就必须有一个明确规划。 过去一段时期,地方政府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大量打造"超级高中"和"航母学校",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畸形化集结,不仅导致了不少乡村高中消亡,也直接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不均衡,更逼仄了中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就是到今天,去房地产库存依然压力很大,盲目的政府办学思维依然存在,这是制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最大的思想屏障,也是使"禁办超大高中"可能沦为一纸空文的最大阻力。这是必须要引起警觉的。 根据教育部"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结合我国工业化发展人才供需结构关系分析,高中教育资源扩容的大方向应该是中等职业教育。在确保消除大班额现象的基础上,必须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要集中财力发展职业教育,防止普通高中挤兑职业教育。要防止将普及高中教育误读为大办普通高中,或者盲目恢复被撤并的乡村高中,必须要引导地方政府坚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切实推动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才是实现普及高中教育攻坚计划的重要途径。 因此,有必要对普及高中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出台更加细致的指导意见,积极预防地方教育决策失误。"禁办超级普通高中"是普及高中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是输不起的教育战略。"禁办超级普通高中"要落实到具体办学行为上,还必须建立重大教育建设项目上报公示制度,强化地方高中普及教育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把舵的责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