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谷歌带给我们什么?我们该如何使用谷歌?现代人在网络上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与大众传播学学者希瓦· 维迪亚那桑的新书《谷歌化的反思》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本文是这本书的书评。 《理想国》里面有一个经典的寓言:"在一个山洞里,所有人被绑住只能朝向岩壁,洞口有一堵墙,墙边有人走动,阳光会在岩壁上投射出那些人和事物的影子。" 或许有些人会发笑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出现,那我再描述一个现实主义故事:当你出现类似感冒的病症,并求助于"Google大学",在上面搜索"头疼流鼻涕"的时候,如果第一个页面描述,这可能是最新甲流的病症,第二个页面描述说是甲流引起多少人致命死亡,第三个页面描述甲流具体症状,甚至是病人的自述……这个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病症? 知名学者希瓦·维迪亚那桑在《谷歌化的反思》(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 and why we should worry)中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却又有点无能为力的问题:网络中立。 中立是一种难以维持的状态,尤其是在信息不均衡情况下,本身中立一词就有待疑问。最早对于媒体的批判其实也大都来源于此。对于受众来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中立",大部分人其实都处于一个"信息茧房"的状态。 何谓信息茧房,简单来说就是人每天获得信息是具有偏好性的。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著作《信息乌托邦》中首次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信息的剧增,人们可以随意选择想关注的话题,可依据喜好定制报纸、杂志,每个人都可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个人日报"。当个人被禁锢在自我建构的信息脉络中,生活必然变得程序化、定式化。 回忆一下你最近使用网络的场景:打开Google,输入关键词,选择内容,消费内容;现在更方便的事情则是打开手机,打开地理位置获取附近的信息;打开微信,查看朋友圈——你会心满意足,因为这个世界的信息你已经了解得够多,而且足够"有价值",你仿佛是主宰世界的王者,随时follow或者unfollow,随时屏蔽或者开启。那么,有多少信息是你了解的第一手信息? 《楚门的世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告诉了这个道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一个被精心布置的世界里面坦然生活,每天说着早安午安和晚安。从出生到死亡,不过就是麦克卢汉那句话:我们塑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又塑造了我们。 2013年,整个互联网界关于"大数据"的运用和前景展望掀起了一股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个人隐私的关注。这也是希瓦·维迪亚那桑在书中提及的第二点,对于个人隐私的处理。Google的座右铭:Don’t be evil(不作恶)早已经受到众人争论。 作为一个从业者来说,Google做过的那些事情从我们角度来看,还真不算什么大事,几乎是业内认同。不过这些事实并非今天才有,并非是新鲜事。但直到我看完《谷歌化的反思》才知道,在每个国家,Google出来的搜索结果有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部分来自Google的干预。这种做法不过是对于大部分产品包装袋最角落那一行小字的最佳注解:本公司拥有所有解释权。 更值得一谈的是为了这个"解释权",Google的大旗是"用户体验计划"和"不作恶"。他们是如何做的呢?在互联网业界有一句话值得深思:"如果你使用的产品是免费的,那么你就是产品的一部分。"什么意思呢?微博曾有一个段子,叫做最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从没看过用户条款,就同意并接受。这是一种对于个人权利的放逐。 话虽如此,但又得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使用服务的时候,并非是那个可以抗拒、拥有强大内心的一方,而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强势者。个人的隐私如此轻易地交付公司保管,而大部分时候公司如果保管不利,可能就是一次隐私泄露,这个时候用户应该起诉谁? 然而Google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了价值交换: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为了让你看到最想看的信息出现(信息茧房),为了更好地帮忙做出决策(数据挖掘),为了更加简单快速的使用体验(使用部分隐私)。每个人在享受服务的时候,或许都没有意识到,为了自己的欲望要付出那么多的代价。 希瓦·维迪亚那桑在书中提及的各种案例都已经不是新闻,已经有许多学者提及,但归根结底,造成这种情形的问题还是在于在信息不均衡的世界中,Google作为人们主要获取信息的工具并没有真正意义地做到"搜索引擎中立"。 关于这块,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你搜索"神"的时候,前面几个页面可能都是在说基督,而伊斯兰教徒可能也被迫去接受主要的排序结果。Google引以为傲的PageRank以页面的链接数为基础判断算法,听起来很合理,但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何差异呢? 对于技术改变世界这个愿景,我个人非常赞同,但基于Google的这一系列反思,的确让人看到"中立"之难。如何降低"工具塑造我们"的场景,也是眼下每个人面临的问题。当你的思考方式是路径式的,只需要记录如何找到这个知识或者经验,而非真正接受和融会贯通,而且这条路径的终点是Google时,恐怕不可避免。包括evernote的宗旨意在解放人类的大脑,这一说法其实也值得重新商榷。 当我们乐在其中,不如想想先人的训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你看完此文,第一时间打开了Google,希望你还记得本文最后一段话。 本文作者胡澈,互联网知名产品经理,《缔造企鹅》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