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迷蒙,月亮躲在云烟背后,飘渺的月光旖旎地撒进人间,落在水杯里,落进花苞里,落进眼睛里,也落进心脏里。这时便可轻易尝到月亮的味道,那是一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味道。 母亲离开的第一个夜晚,天上挂着残月。小丫在拥挤的出租房里,翻来覆去地睡不下。看着窗外的月亮,灰漆漆而冷冰冰的家伙,这可怜的少女心中顿生悲愁。月光并不慷慨地流进屋子,斑驳的桌子上刻下一尾尾安静的银光,混合着霉味儿的空气和潮气的被子,味道蹿进小丫的鼻子。她吸了吸鼻子,泪水止在眼眶,似乎宽心地笑笑。 等母亲到了那个打工的"大城市"时,小丫已经开学了。那个晚上,母女俩终于在半个月亮下通了电话。母亲才忙完手里的活儿,小丫在啃食堂的包子。小丫,用肩膀顶住电话,脖子一歪,左手举着快冷掉的包子,右手不歇地在作业上飞。挂电话的时候,小丫吃了一半的包子,她看到天上有一半的月亮,觉得也被自己吃了。她的声音绵绵软软,像踩在棉花上,包子的咸味为那声音增了重量,在冬天的冷风中勉强呼白气。 小丫最盼望的日子一天天迫近了。其实正月母亲是回不来的,她还 有工要做,回家的日子在三月。于是三月刚到,小丫的神奇如换了个人。脸蛋儿还冻得红红,小手儿冷得嗦嗦,眼睛却是弯弯,谁见都乐呵呵。 母亲回来那个晚上,小丫跑去车站接。月台顶上挂了个黄溜溜的家伙,小丫看清了,是月亮。她觉得月亮暖烘烘的,有种独特的魔力,直到她遇见暖烘烘的妈妈,她才明白那是什么……金黄的月光下,母亲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小丫的影子紧紧倚靠。母女俩都很安静,只时而抬头偷看几眼,或指着提醒下脚下石头,但不难发现,彼此的眼睛里都藏着甜甜的月亮。 快活的日子不长,母亲离开时,小丫没法去送,她在学校一整天都怏怏的。那晚天空熄了灯,见不到月亮,白炽的路灯敲不开小丫的心门,滚烫的泪珠翻涌出来,打击着小丫的坚强。月隐星稀,鸟困人歇,学校里只剩空气推搡和小丫泪珠落下的声音。月光是苦的,人也是苦的。 小丫想起课上学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她拭去多余的泪水,摸着心脏跳动的地方,她才找到自己的月亮。那个只有她和母亲才"共"得了的月亮。她笑了出来,她发现她尝到了月亮的味道,是种逞强的酸,思念的咸,归守的甜,离别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