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淘宝是一个平台,在无线化的今天,淘宝其实也只是一个APP而已,作为一个APP最核心的自然是它的功能(简单如微信、微博,都是靠着无与伦比的社交功能叱咤风云),那么一个功能性极强的APP最担心的自然是它变成为一个单纯的工具,一旦一个APP变成一个简简单单的工具,那么他的用户打开的频率就自然下降了,简单对比下你每天打开微信和淘宝的次数,再对比下打开大众点评或者58同城的次数,所以就能知道,淘宝最担心的(当然是未来)是有一天消费者把淘宝也只是当成一个买东西的工具,在社交化越来越强的今天,微信电商虎视眈眈,淘宝一定得未雨绸缪,那么如何让淘宝不仅仅限于一个工具类的电商APP?答案显而易见:"内容化",因为你看一篇有趣的文章的时间肯定多过一个详情页,你看一个视频的兴趣肯定多过一个简单的图文,你看一个基于产品本身的达人推荐肯定好过看商家的广告详情页。——这是淘宝为什么要不断的倡导内容的原因之一。 其二,内容承载了更多的千人千面的使命,逻辑上反而是内容会给到更多的中小卖家尤其是腰部的特色卖家机会(当然肯定排除那些打价格战和产品低劣的店铺),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很多的内容渠道(比如有好货),往往很多知名的品牌(尤其是线上线下的爆款知名品牌,有兴趣大家可以自己搜搜)在内容端是不怎么看得到他们的影子的,逻辑原因其实很简单,内容端的小二对这类的品牌天然有一定的排除机理,不是他们不去投放(有钱有势,他们不可能不去做的),而是投放不进去(亲身经历,某电商TOP1品牌,投放有好货/爱逛街,其间费劲程度简直超出你想象),逻辑也很简单,既然在搜索领域都能大量出现的产品,如果内容也大量出现,那么流量自然又再度越来越集中,所以在这个范畴淘宝本身是有人工的干预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那些大品牌(甚至在某些渠道直接把部分快销类的大牌给隔离开) 另外,大家可以发现,在手机搜索任意关键词,它的千人千面的逻辑是根据人的,也就是说在特定时间内,某个人搜索某个关键词展现的内容及产品都差不多,这是淘宝的搜索规则决定的,大类目如此,小类目更不用说,那么就带来2个问题,第一就是小商家要获得展现和曝光的难度大,第二就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单位时间内搜索的结果趋同。 内容则比较恰当的出现在了这个时间点,首先,内容的曝光逻辑是标签,也就是你刷新一次手淘首页或者内容渠道,淘宝都会默认根据你最近的搜索浏览购买标签,展现不同的内容及产品。对于商家来说等于在搜索的竞争中寻觅到另外一片战场,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满足了他们多样化产品推荐的需求(这点在女性购买习惯中体现的特别明显了) 这么一说,大概就能理解淘宝推内容的一个逻辑和决心了。所以区分淘宝达人的分别也能看出淘宝在不断的充实和引入达人创作者。 基本上3种号,商家也可以开通自己的微淘号,目前主流的合作的都是达人号。 达人分为普通达人、创作达人、大咖、红人(现在新入一批千咔,基于站外的公众微信大号的IP引入),淘宝在不断的去吸引站外的优秀的内容装作者和IP进去淘宝内容的生态圈,来完善同事提升整体的效果。 所以这篇文章要说到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达人究竟要不要做? 答案肯定是明显的,如果你就是一个小店刚开展,肯定先别急着找达人,很多商家简简单单的把达人当成淘客使,其实本质是错误的(你算算淘客你卖啥价给什么佣给多少服务费),达人本身是内容经营者,就想商家是产品经营者一样,达人的目标是产出优质的内容(因为这就是他们的产品)。所以对于新店来说,大部分的达人都是不愿意做的,那么这时候老老实实的做好内功,打好运营基础,比如多上上派代(我不是托,哈哈!)不会不懂的认真虚心请教交流。当产生了持续稳定的平销后再可以适当考虑开始内容的投放。 那么在准备内容投放中,和达人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类似于达人可能更加懂渠道及内容创作的逻辑属性,但是你可能更加懂得是你的产品的卖点和特征,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容突破口。所以在平销稳定和利润相对稳定的阶段,要适当考虑投入一定的预算试水内容,10-15%左右,把表现不好的直钻类的预算转移一部分到内容来是比较务实的做法。初期结合自己的实际利润水平,各个渠道能做的都可以尝试一次,因为不论你做还是不做,这部分的流量始终就在那里,在尝试过后,一旦发现某些渠道能够带来一定的UV效果,就可以再尝试加大投放(更多的内容及更多的达人账号合作) 所以内容不是不去做的,也不是盲目做,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相对稳定的日销和利润支撑或者直钻的投放效果陷入曝光瓶颈),都是适合内容开始的时间点,而且这时候你也相对店铺有一定的权重,积累了一定的标签(这点对内容的千人千面展现非常重要,后面的文章会提到关于展现逻辑的部分)。 小编推荐:高客单商品怎么玩内容营销? get更多电商资讯干货、趣闻轶事,速度关注卖家网公众号吧!(ID:maijiadada) 本文"淘宝达人如何玩转内容营销?"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427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