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到绍兴学习,有幸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一走。发现,无论是在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都有不少穿着校服的青少年学生。出于教师的职业天性,先后问询了几名学生,他们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履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自去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之后,逐渐成为各学校的重要活动之一。 然而,研学旅行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难在哪儿呢? 首先是时间从哪里来。学校组织一次研学旅行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如果是路途较远或者行程较长的,可能需要一整天甚至两三天的时间,加之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要形成系列。要想从原有教学和活动时间就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那么多的大块时间,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学校也曾试想利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可这些旅游的黄金周,到处是人流拥挤,难以有效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即使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也只能是"到此一游"凑凑热闹,难以实现行学效果。同样寒暑假和周末,又因学生有各自的活动计划,学校组织集体研学旅行,很难达成"全员参加"的目标。 其次是资金从哪里来。开展研学旅行,用车、就餐、景区和场馆门票、购买出行保险,都需要钱且不在少数。完全由学校出,根本不可能。目前财政上没有专项资金,而学校现有的生均活动经费,本身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无力再顾及到研学旅行。由学生来分担,又会给学生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农村孩子来说,更是"吃不消"。 再次是动力不足。尽管当前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但上级文件对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规定的条条框框多,要求履行的职责、落实的责任多,而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鼓励性、保障性的政策措施少,缺少管理规范、责任清晰、资金充裕、安全保障的运行机制,致使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动力不足。 好的研学旅行,要想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不是想的那么简单,还有一道道难题有待各方通力合作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