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天花费在睡觉上的时间是很长的,在大家成年之后,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花费在睡觉上的。那么,宝宝对付分离的把戏-不睡觉,你注意到了吗?就让本站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豆妈记录:崩溃的睡觉 2岁6个月 你知道一天之中,我最盼望哪个时段吗?毫无疑问,是晚上,就是豆子睡着之后的那一段时间。当豆子进入梦乡,混乱了一天的世界终于回归清静,时光终于是我自己的。 如果天使可以赐予我一种魔法,我愿学习神奇的催眠术,将魔杖轻轻一点,豆子就昏昏倒下,嘴角流出哈拉子,然后一觉睡到大天亮。因为,这家伙睡觉实在太闹心。 其实他小的时候并不这样,洗完澡,抱着奶瓶,一边喝一边就睡着了,我怀念那样的时光。 现在,他不肯再轻易地睡去,也可能是遗传了我的习性,越夜越兴奋,我怀疑他长大以后会去搞艺术创作,灵感总是在夜间泉涌。据说,晚上不肯好好睡觉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通病。我在网上一搜,居然找到不止一本专门谈如何让小孩子入睡的书,可见,大家都对这个问题不甚其烦,以致必须下力气研究,找对策。 八点半,豆子进入临睡前的程序: 洗个温水澡——目的是放松身体,辅助睡眠,我选用的是含有薰衣草成分的沐浴液,产品说明上说薰衣草有安神镇静的作用。(无效) 喝瓶热牛奶——牛奶的安睡作用大家都知道吧,哼哼,这个作用远不及补充体力的功效来得明显。喝了牛奶,豆子神采奕奕,开始在床上表演高难度体操。 和妈妈一起看书,听故事——和往常一样,我调暗了灯光,调低了说话的音调,放慢了语速,尽力做得像催眠的样子。讲完了《我爸爸》,豆子眨眨眼睛说:"妈妈,讲个新的吧。"我简直想翻个白眼晕死过去,一番苦心白费了,还以为重复的故事比较容易让孩子入睡。应豆子的要求,我开始创作故事:"有一天,天黑了,人们都睡觉了,有个小朋友还不睡……"豆子很好奇:"为什么呢?""是啊,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听妈妈唱歌。" 哦,原来如此,我拍着豆子的背,轻轻哼起《小毛驴》,一首他从小听到大的老歌。"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唱着,唱着,眼皮越来越沉,我把自己唱睡着了。后来,豆爸进来看成果,豆子竖起一根手指"嘘——",豆爸只好把豆妈喊回房间,亲自上阵,亲自重复豆妈刚才失败的程序。 讲完了3本书,上了2次厕所,唱了N首儿歌,豆爸向豆子宣布,时间到了,必须睡觉,遂关了他房间的灯,亲了他的脸蛋儿,说"晚安"。 不久,我们的房门响起,豆子以各种理由进来,说:"窗户外面有眼睛""我口渴了""身上痒,帮我挠挠"诸如此类,最后挨了我一通臭骂,逼令其上床闭眼,哭哭啼啼在11点钟睡着了。 这种日子真让人崩溃。我告诫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和小豆子一起,平稳地度过睡眠问题期。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宝宝应对分离的小把戏 拖延时间、激惹父母的的实质是一种被动攻击,这是宝宝经常用的自我防御机制之一,为了不去体验内心的无力感。分离让宝宝焦虑,尽管他越来越独立。每一次的分离过程,都需要在被接纳的情形下发生。 孩子很晚都不肯睡觉,这个状况始于豆子三岁左右。是豆子精力过剩,不需要睡眠,还是他害怕睡觉?在我看来,这是他应对分离的一个小把戏。因为他被要求独自睡觉了,而他不想与妈妈分离。他知道,只要不睡觉,妈妈就会一直在身边。 越独立越依恋? 从豆子会用"我……"表达开始,就越来越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对妈妈反而更加依恋了。这听上去有些矛盾,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很简单,想想我们自己就知道了。举个例子:你有个老朋友,时常联系,已经习惯成自然,但是某日这个朋友要离开,去国外了,可能很长时间见不到,分离的感觉上来了,这时候,我们会体会到一种比较哀伤的感觉。这个体验,让我们更珍惜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本来一个月见一次面的,现在每周见一次甚至两三次。 小豆子也处在这个期间,他在又一次面对分离。人生下来有几次大的分离:首先是从妈妈身体里出来;其次是妈妈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第三次是"我是我,妈妈是妈妈",虽然自己是妈妈的宝宝,但终究还是要独立去面对诸如睡觉、上幼儿园等等问题。第四次大的分离,是青春期,真正的独立成为一个要为自己负责的人。当然,最后的分离就是父母去世。 在每一次分离开始的过程中,人的内心都会有着强烈的焦虑感。独立是自己要的,但依赖的感觉也是自己要的。这似乎很矛盾,特别对母子关系很亲密的宝宝来说,这真的需要勇气。 这样的矛盾会表现在与妈妈相处的时间和方式上面。很多妈妈发现宝宝刚开始上幼儿园时对妈妈的需要忽然又强烈了。本来对妈妈需要已经慢慢少了,甚至在妈妈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会回避,为什么一到上幼儿园,或者要让他们单独睡觉的时候,反而更需要妈妈呢?这个问题在上面已经讲了。 这时候的妈妈更需要耐心。但再好的耐心,都会在小屁孩无理的要求中被消磨掉的。呵呵,豆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激惹的。 处理分离的错误做法 每一次分离过程,都需要在被接纳的情形下发生的。一些妈妈不懂得宝宝的心理,当然就不能去用好的耐心帮助宝宝完成这样的过程。这中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不让宝宝完成这个过程。比如说,很多妈妈很爱宝宝,当宝宝对自己有需要的时候,就无条件满足他们。有些妈妈理智上知道这时候宝宝需要独立去面对睡觉问题了,但只要宝宝说自己害怕,或者不舒服之类的话,妈妈的心就软了,马上让宝宝回到自己的怀抱。还有一些职业女性,由于自己工作忙比较少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内心有愧疚感,用满足宝宝的方式来弥补愧疚,这样的宝宝就缺少了一次分离的机会。而有的妈妈更加过分,把丈夫赶到另一个房间,自己和孩子睡一个床。同样的情况时,当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很不适应时,妈妈直接放弃了让孩子去上幼儿园。我不知道这是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另一种极端做法。父母认为孩子到了该独立睡觉的年龄了,就专断地告诉孩子"你必须要一个人睡觉了",当孩子有一些焦虑的时候就指责孩子。这样,孩子内心的分离哀伤根本没有机会被表达出来,因为要做个听话的孩子,他们就把分离的情绪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了。有些父母则把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全托给老师,孩子心中不舍得,但似乎又无能为力。这样的情形下,孩子内心会被严重的创伤,他们感受不到自己是被爱的,甚至会有被抛弃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会一直伴随着恐惧感,直至他们的成年状态。 怎么让宝宝单独睡觉 这个时期的宝宝单独睡觉是会有一些困难,因此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 妈妈们需要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在经历着什么样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上面我们谈到的。然后再采取比较温柔的方法,去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适应期间。在较早的时候,和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可以有一个时间刻度:什么时候开始,我需要一个人睡觉了。这样,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时间。 然后,告诉孩子,开始的时候,妈妈会陪你久一点,等你睡着,妈妈再离开。每次睡觉前,妈妈会陪宝宝到几点钟,会给你讲故事等等。 接下来,妈妈陪伴的时间会稍微少一点,鼓励孩子自己去面对一个人的时间。 最后,等孩子能适应独自睡觉了,再强化孩子的成就感,并给予一些奖励。重要的是,找某一天,用一个仪式化的程序,告诉孩子,从此,你已经是可以一个人睡觉的了。 帮助孩子找一个替代性的物体充当妈妈的陪伴,或者守护神,也很重要。可以找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什么的,让孩子能抱着睡觉。 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反复的,但妈妈必须能很好的识别孩子的把戏,比如用身体不舒服、有怪物之类的理由来达到和妈妈睡觉的愿望。这时候,妈妈需要坚持原则,并告诉孩子,妈妈是要和爸爸一起睡觉的,这也对孩子建立三元关系有帮助。 耐心,决心,"狠心",这是妈妈帮助孩子完成独自睡觉所必须具备的。 以上都是小编了解的一些小技巧,希望能为各位宝妈们分忧。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