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被我否定的应用题附图


  纪广洋
  上中学时,老师曾给我们出过一道数学应用题:河道的宽度是365米,渡船的航速为每分钟25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分钟15米,求渡船到达斜对岸时所行驶的距离,以及被水流冲成的航线的斜度。
   许多同学把此岸和彼岸的直线距离(365米)的两端设成A点和B点,把船舶的落脚点设成C点,画出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再设渡船到达斜对岸时所行驶的距离(即三角形的斜边)为X,然后用X除以25拟出渡船到达彼岸所用的时间,再用这个时间乘以15拟出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即三角形的短边),然后根据勾股弦定理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的得数,再运算出∠A的度数。
   我则坚持,在中学数学的现有常识里,该题根本就没法做,它似乎牵扯到流体力学以及河流的中流、边流、次边流等一系列河流流动的规则或不规则的现象。因为船舶横渡整个河流时,经受的边流、次边流和中流的流速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这些冲击力的变化规律我至今也弄不清),而且水流的速度与渡船被斜冲构成的夹角也不一定成正比,这似乎与船帮的受力面、吃水线和载重量都有关系,直接用渡河时间乘以所谓的水流速度是不实际、不科学的。
   经过几番辩论之后,出题的老师也承认出题时没考虑这么周全,认为我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并夸奖我爱动脑筋。
  事过多少年之后,当我在人生的急流、事业的波峰浪谷间几度沉浮、几度冲撞之后,我又想起那道存在问题的数学难题来——人生之旅又何尝不是问题多多的数学难题呢?试想:当我们在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的人生旅途上奔向理想中的奋斗目标时,有多少轨迹没有偏离设想中的直线?有多少落脚点还是原来的目的地?
  生活的浅滩和时代的潮流无不影响着我们理想的航程和人生的走向。而这所有的一切,又都像数学难题中那条流速不定、暗流难测的河流,让我们难以测算、难以预料。
   如果说深浅莫测的河水就好比人生命运的话,那么,就让我们在命运的河流上架一座通往理想和成功的桥梁。
  【声明: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站目录投稿:寄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