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双十二,支付宝线下五折,着实火了一把,将大妈们的小宇宙引爆。 支付宝扫码支付成功之后,会提示关注商家服务号,看到这,脑海中瞬间闪现出微信公众号的模式,再联想到微博媒体版的私信推送,三家的公众平台外表竟然一样!延伸开来,就有了这篇文章,产品形态和用户需求的关系,没有需求,何来产品形态。 图示分别为,微信、微博、支付宝 先从这个案例开始 微信公众号,订阅号主要定位内容类服务,服务号为功能性服务。整个服务基于微信用户双向沟通聊天的平台,打开频次高。 微博私信推送,主要属于内容类服务,附带服务。基于微博的关注信息流平台,和产品主要功能重叠。 支付宝服务号,主要属于功能性服务,附带内容类推送。基于支付的应用场景,打开频次低。 这三种模式,形式都属于一对一的窗口式交互,窗口模式适合沉浸式操作,就像我们去银行一样,窗口式才能保证一次服务的质量,如果柜员走动着去休息区扫描式服务,效果就会差很多。扫描式服务是我们常说的刷信息流模式,适合高效率的获取大量信息,在移动时代被广泛应用。 大家还记得看报纸和在PC上浏览门户的时代,看文章,都是先扫一眼大版面标题,看到感兴趣的文章,再深入细读,这是扫和窗口模式的结合,只是到了手机时代,屏幕尺寸限制,扫变成了刷。 那这三种产品的共同形态,有没有符合用户的需求呢? 微信服务号:没有问题,服务和窗口概念十分吻合。 微信订阅号:刚推出来的时候,没有问题,关注的公众号和文章都不多,每天抽几篇读一读是ok的。随着关注公众号的增多,以及越来越多的水文,筛选感兴趣的文章成了一种负担。朋友圈刷信息流模式,信息获取效率优于订阅号。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分享订阅号阅读量数据,提到20%用户去订阅号里挑选内容,80%去朋友圈阅读这些内容。我认为这不仅仅因为朋友圈关系更紧密,还由于订阅号获取大量信息的效率太低。有了大量信息,用户就会有筛选的需求,有筛选的需求,就会有扫和刷的需求,这点订阅号的形态没有满足。 微博的私信推送:怎么看都和之前功能重叠,关注已然是一种消息推送,形成了信息流,私信推送又是一种消息推送,而且是打散的信息块,相当于用两种方式来解决用户的一个问题。 支付宝的服务窗:在支付的大背景下,窗口模式太符合业务场景了,产品形态和用户需求很吻合。只是支付场景出现的频次太低,app的打开频率受到影响。支付的高频操作,比如付款、水电煤、机票、电影等也不需要打开服务窗,除非商家有活动,在微信的高频操作竞争下,支付宝服务窗使用理由不足。 总的来说,微信的订阅号各公众号独立窗口模式,已不适应大信息量的获取和筛选,微博的私信推送模式和之前关注信息推送功能重叠,支付宝服务窗很符合支付场景,但使用频率无法和微信相比。 说了那么多,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用户需求、产品形态、产品定位要统一,用户需求决定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决定产品形态,产品形态用最优的方式解决用户的问题 用户需求在获取有效信息,产品就定位成让用户获取到有效信息,产品形态就成了关注和信息推送的信息流。典型的如微博、instagram、雪球、nice、lofter等 用户需求在沟通,产品就定位解决沟通问题,怎样沟通爽怎么来。比如微信。 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产品定位成工具,产品形态就要让用户尽快的打开工具,解决问题。比如支付宝、百度地图、打车软件、美图秀秀 用户需求在约炮,产品就定位成让你们最快速最爽的约成功,产品形态上,如陌陌第一屏就是附近的人 说白了就是,产品形态用最高效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没有需求的产品,形态做的再好也没用。 反过来看,一旦产品的形态和定位固化,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固化,每个产品都被标签化,比如微信是朋友聊天的、微博是看新闻的、陌陌是约炮的、支付宝是付钱的、淘宝是买东西的。当产品试图更改自己的定位,或者增加功能,解决用户其余需求时,往往要花费很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