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心探索 朋友圈很火,不仅微信圈子,还有其他各种圈子,QQ群,百度贴吧,豆瓣小组……几个人扎堆就成了一个圈子,但这圈子不同于以往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圈子,它是虚拟的。这些圈子有着好处,这是大家知道的,但它也有着隐形的"坏处"。认识一个事物,需要从两面下手,以防极端化,"圈子"本来是个工具,但是现在我们好像不再是利用"工具",而是被"工具"利用了。所以今天我们不给这些科技"点赞",而是当面把这些圈子抖落一番,看看后面到底藏着什么。 不晒,你刷朋友圈图什么 昨天是海边度假,今天是高档餐厅的牛排,明天是一张锥子脸自拍,后天老公给买的驴牌包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看微信朋友圈里朋友们"晒"的内容成为一些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有的晒是分享,有的晒是别人的负担。 "每天在单位看到你,我还不知道你长啥样,明明是一个大饼脸,非要用美图秀秀加45度角营造出一个虚假的锥子脸。"拿朋友圈秀自拍,清一色的美瞳锥子脸。 "早上在包里发现的礼物,@某某,你有心了。"一张合影,"说好的,要幸福哦!""早上,老公帮我挤好了牙膏,幸福哦!""上街,老公贴心地帮我拎包。""昨晚的烛光晚餐。"拿朋友圈秀恩爱,幸福也能秀?幸福是自己心理的感受,越要秀出来,越说明没安全感吧! "不是在东南亚的海岛,就是在欧洲的乡村,不是在星巴克喝咖啡,就是在飞机上品红酒,你 说我忙了一整天得空喝杯水,自以为很满足,看到他们正在吹着海风喝着椰子,那个心情能好吗?"晒各种旅游照,人心易比较,这不是拉仇恨的节凑吗? 当然这些自拍、晒不胜枚举,更别说秀宝贝吃喝拉撒的,美食DIY的……表现欲极强的人像是得到了宝贝,终于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朋友圈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哪怕是虚拟的,把所有的"美好"留给朋友! 晒也许只是一场"自恋"的表达 从论坛和博客时代就已经出现的各种"秀",在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上更加如鱼得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丽亚斯认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 研究人员主要从自恋型人格的两个行为失调现象进行判断——过高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认理所应当的特权感。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会在Facebook上积累许多好友,而自恋人格指数和用户的Facebook活动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尽管"晒"生活的人们都喜欢把"分享"放在嘴边,但对那些热衷"直播"自己生活的人们来说,也许只是一场"自恋"的表达。 晒也许只是我寂寞了,想与你分享 爱晒的都有空虚焦虑的倾向,而看不得别人晒的好像也有红眼病。更有甚者大呼受不了,发誓要退出朋友圈,但最后还是免不了每日默默潜水,看着别人拼命晒。 晒只是一种方式,目的是获得回应,你也可以解读为:"我寂寞了,想与你分享。"现实世界解决寂寞问题成本有多高现代人都知道,而孤独寂寞长期集聚就是焦虑抑郁的节奏,朋友圈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生活的平台。 你有没有发现,在朋友圈交流比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得多,面对陌生人也可以说说理想神交万里;面对讨厌的人说几句赞美的话也不会全身起鸡皮,朋友圈大大降低了人们交朋友的心理门槛,而在朋友圈晒生活,也让不少人孤独空虚的人生找到回应和共鸣,刷刷存在感,原来自己人缘也不差。 通过"刷"与"晒"获取归属感 人们对此乐而不疲的深层心理原因是归属感的获取。微信的"各种群"提供了一种能够使朋友之间增加社交往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的平台,营造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氛围,满足了人们的归属需要。 "刷"与"晒"源于不安全感与想要被关注,因为不安全,所以更渴望被关注。得不到关注,又加剧了不安全感。"狂刷"源于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滥晒"源于人们对被关注、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渴望。当今中国,对门邻里都不认识,相互间心理距离很远,微信恰恰弥补了此不足。 微信能够迅速流行,确实有其原因:快捷、方便。各种信息,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瞬间即可传递,真正达到了同在"地球村"的程度。这好像使得网上的人们有了大杂院、四合院的感觉。满足了人们归属的需要,也就是人们希望能被某一团体接纳的需要。 存在感不是靠刷屏,归属感存在于你的内心 有时我甚至觉得,朋友圈就像一个买家秀,不管是秀恩爱还是秀绩点,发自拍还是拍豪车,都只是为了证明,我的决策都正确,我的品位都高端,我此刻走在命运的阳关道上。那就大方点赞吧,反正淘宝不能无理由退货,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也没法回头。但是存在感不是靠刷屏累积的。 所以,一旦某个人停止了晒图,他是不必再向朋友圈索要安全感了。这安全感可能来自于强大的自我建设,也可能只是因为,被人端端正正地摆在了聊天页面的置顶。 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朋友圈不能给你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